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拱一卒的定量分析

2023-10-17 10:34 作者:Maki的完美算术教室  | 我要投稿


  • 日拱一卒的含义

    • 坚持不懈地努力, 保持以稳定速度前进

    • 不求一天突飞猛进, 但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

    • 每天记录, 每天复盘, 不断精进

  • 日拱一卒的例子

    • 阅读: 读书, 看视频课

    • 写作: 写日记, 写笔记, 写讲义

    • 学习: 上课, 做题, 整理

    • 研究: 读论文, 参加讨论班/学术会议

    • 工作: 完成日常工作, 锻炼工作所需的技能

    • 生活: 规律作息, 定期运动, 健康饮食, 日常清理, 个人卫生

    • 心理: 休息, 冥想, 睡觉, 自我交谈, 社交

  • 哪些事情需要日拱一卒?

    • 坚持做才有效果的事情

    • 重要的事情 = 通常被认为不紧急的事情

      • 真正的维度只有重要/不重要一维, 不紧急只是心里认为不重要的借口罢了

      • “紧急”是虚假的概念. 但是可以在心理上利用紧急性.

    • 常人不能坚持的事情

      • 只有坚持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 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 今天的讲座: 定量分析日拱一卒的方法.

  • 案例假设

    • 现在所有人的目标是读完一本300页的书.

    • 这本书不好读, 所有人都不愿意读.

    • 所有人的智力都相仿.

    • 所有人的空余时间都一样多.

    • 所有人内心深处都想读完这本书.

    • 唯一的区别是日拱一卒的方式不同.

  • 关键指标

    • 截止日期, 目标感, 自信心, 钝感力, 重要性,灵活度

  • A同学: 自卑心理(我不可能学会的)

    • 不敢定目标, 害怕失败, 甚至不愿意开始

    • 成效: 0%.

  • B同学: 骄傲自满(随便看)

    • “不需要定目标”, 于是没有目标

    • 心情好一下子读很多, 大多数日子里就不读了. “反正到时候都能读懂”, 他想.

    • 靠小聪明勉强成功, 其实什么都没有读进去.

    • 成效: 20%.

  • C同学: 表面努力, 其实在偷懒

    • “我只要每天读几页就可以了对吧, 那我花一小时随便看一下就可以了对吧”

    • “我只要看完了就可以对吧, 我就可以休息了对吧”

    • 有目标, 坚持做, 但基本没有任何效果.

    • 成效: 20%.

  • D同学: 很想读完, 但是三分钟热度

    • 刚开始几天读得很开心, 但是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卡住了, 读不下去了

    • 发现读这本书也没什么意思, 不如看看别的.

    • 发现计划不能完成了, 不想换计划了, 放弃.

    • 成效: 5%.

  • E同学: 很努力执行, 但是经常很累, 经常搁置学习计划

    • 学习状态巨差, 可能是熬夜过度, 身体虚弱, 意志力低下. 也有可能是因为身体或心理疾病.

    • 累的时候无法唤起学习意志, 于是硬撑或者放弃, 效果都不好.

    • 虽然努力执行, 但是不能完成很多.

    • 成效: 30%.

  • F同学: 状态很好, 每天认真读书, 但是总是遗忘读过的内容

    • 有目标, 有计划, 日拱一卒, 非常好

    • 没有复盘和整理, 所以快速遗忘.

    • 但是因为认真读过, 所以再读一遍就能唤醒一部分记忆.

    • 成效: 60%.

  • G同学: 勤奋踏实, 精力充沛, 日拱一卒

    • 按计划稳定推进, 直到达到目标.

    • 遇到困难不慌张, 耐心勇敢地解决.

    • 总是在读完书后立刻整理并复盘, 走在路上/休息的时候也一直在回顾自己读过的内容.

    • 甚至把自己读过的内容给别人讲, 甚至写一个小总结, 甚至写成讲义.

    • 成效: 95%.

  • H同学: 勤奋踏实, 精力极其旺盛, 日拱一卒

    • 有目标有计划, 按要求完成任务

    • 容易快速集中和转移注意力

    • 可以快速克服倦怠感, 可以迅速清醒, 可以迅速在休息模式和工作模式中切换

    • 有强烈的目标感

    • 成效: 100%.

  • 日拱一卒的数学模型

    • 如果没有限定截止日期, 就不会因为一天的流逝而感到担忧, 就很难达到日拱一卒的境界. 所以假设存在截止日期, 假设从设定的这一天到截止日期相差n天.

    • 假设总页数为M页.

  • 日拱一卒标准模型

    • 平均每天阅读M/n页. 但是很难做到, 因为总是因为每天的空余时间的不同和书的难度的不同而上下波动.

    • 正常的上下误差可以达到50%, 也就是状态不好的时候可能只能读M/2n页, 而状态好的时候可以读2M/n页.

      • 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状态好的日子, 争取读两倍的量, 这样就可以平衡未来状态差的日子.

    • 标准模型的问题在于体系极其不稳定. 生活中总是会多出不可预测的事情, 棘手的事情, 亟待自己处理, 非处理不可.

    • 我们假设10%的日子会出意外, 我们无法达成目标. 这就导致最终只能完成90%的工作量, 也就意味着要延期完成. 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项目都会延期完成.

    • 一个朴素的解决想法就是乘上1/0.9=1.11这个因子, 也就是每天平均要比预期的M/n要多工作11%的量. 换言之你可以直接假定有10%的时间是不工作的. 这个弹性的量可以让体系更加稳定.

    • 标准模型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给自己每天的硬性要求以后, 就会在无法完成的时间带来非常大的心理负担, 甚至会自我责备, 引起可能的恶性循环.

  • 日拱一卒高级模型

    • 计算平均工作量, 但只作为参考.

    • 生活以工作为主, 以工作为乐(假设工作包含学习), 因此绝大多数空余时间首先用于读书.

    • 人为提高读书的优先级排序, 提到极高甚至最高.

    • 严格控制其他绝大多数任务的工作时间(包括闲聊时间, 自我怀疑时间, 硬撑时间), 但通过高效工作确保在最短时间完成自己一定要做的事情, 随后把重心转移到工作上.

    • 在工作疲惫以后, 立刻休息, 休息后立刻切换任务. 等到另一件任务疲惫以及休息后, 立刻切换回来. 循环往复.

    • 在上述条件下, 已经做到了效率最大化. 于是虽然统计了平均每天工作量, 但是不必严格执行, 而是”尽力执行”. (只有在达成上述条件以后, 才能说自己尽力, 绝大多数人的尽力都是几乎没用力)

    • 最初的几十页往往是更容易的, 所以争取以三倍或四倍的平均效率阅读. 并做大量整理和归纳, 为未来的困难做足准备.

    • 在开始阶段尽可能多地强迫自己多阅读.

    • 通过自我鼓励/命令/暗示等方式(使用魔法)在疲惫的时候迅速恢复状态. 在真的读不进去的时候迅速放弃学习, 进入休息状态.

    • 保持正常的社交, 休息模式(前提条件是最高效完成了今天乃至于未来几天的任务, 在状态好的时候要一次性多做很多事情)


日拱一卒的定量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