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电影《姜子牙》打5星,有4星应该都是给它的
《姜子牙》首映便爆,刷新了由《哪吒》创下的国产动画电影单日票房最高纪录。
辉煌过去得很快,口碑达不到预期,最后总票房不太可能超过《哪吒》。
其实将影片和《哪吒》一起捆绑营销,并非一个明智的选择。虽然都是动画电影,但《姜子牙》的受众面显然不是那么广。
比起《哪吒》,《姜子牙》这个故事有着更少的笑料和更多的辛酸。
老生常谈的正义与邪恶,守护与背叛的故事,影片在对姜子牙个人的塑造上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姜子牙》还是值得起一个好评,如果让我评分,10分有9分应该都是给画面的,5星有4星都是给四不相的。

质量上层的画面
上一部画面精美绝伦的国产动画电影还属《白蛇》,再前面的《大鱼海棠》其实也不错,只是输在了剧情。
《姜子牙》里面的动画,无论是打斗场景,还是一些静态的风景,都让人感到震撼。


无论是冰天雪地的北海,还是黑暗神秘的幽都山,甚至一望无垠的沙漠,商朝荒凉的废墟,都透露着三个字——大制作。
发着蓝色光芒的玄鸟划过天际时,甚至让人完全忘记了这是一部讲“姜子牙”这位平民英雄的电影。
即便是作为隐藏反派的元始天尊,也美得很有特色,一头的树枝,看不清五官,尊贵感不言而喻。

顺带说一下,元始天尊的配音是姜广涛,口口声声拯救苍生的台词,分分钟就让人出戏到了《琉璃》,《琉璃》里昊辰师兄(柏麟帝君)的配音也是姜广涛,也是动不动就为了三界。
另外一个角色九尾狐,造型也蛮有特色,但是如果看过《火影忍者》和《千与千寻》,不小心会把九尾妖狐当成火影里九尾和无脸男的合体。
简而言之,整部动画色彩鲜明,不同人物角色有相应的主题色,有助于感受角色的主要情绪,加上宏大壮观的风景和各种特效,《姜子牙》完全可以满足追求视觉享受人群的观影要求。
苏妲己为什么总是那么惨
但凡拍封神榜相关IP的,成功的没有几个。
想想我们从小到大看的各类讲封神演义的电视剧或电影,能拿到好评的还真没几部。
而“姜子牙”作为这一系列IP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拍来拍去,似乎也总是只有一种人设——拯救苍生,正义凛然。
作为姜子牙师弟的申公豹,拍来拍去也非常脸谱化。
或者说,脸谱化是封神演义系列的通病,好坏,正邪对立十分明显。
但是在电影《姜子牙》里,这些脸谱化还算有所突破,比如申公豹就一改了往日神剧中的“小人”形象,变为了一个更加有思想有个性的角色。
主角姜子牙虽然还是为了拯救苍生而活,但是却陷入了到底该救一人还是救苍生的艰难抉择中。

让姜子牙陷入抉择的人正是那位“名垂青史”的苏妲己。
苏妲己本来只是个普通人,只是因为要嫁给纣王,所以被选中,与九尾妖狐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在诛灭妖狐时,摆在姜子牙面前的问题便是,到底是救苍生还是救苏妲己一人。
姜子牙怎么选的,这里先不剧透,但我必须说一句,拍了那么多版本,苏妲己为什么永远都是最惨的那个?
所有事都是九尾妖狐做的,最后却要一个无辜的弱女子来背锅。
苏妲己失去了一切,但是得到了千古骂名。

论神话片中神兽的作用
很多神话影片中,主角身边一定跟着一个坐骑,神兽什么的。
姜子牙也不例外,而且这次的这只神兽“四不相”萌值过于高,以至于它死的时候,网友们纷纷喊着:“四不相那么可爱怎么可以死?”

四不相作为姜子牙的坐骑,直到了这部电影里,才开始被人注意,因为以往的四不相形象,真就是“四不像”,要么凶神恶煞,要么毫无存在感。
《姜子牙》这个四不相呢,可萌可甜可凶……
忠心耿耿,还喜欢偷吃,特别有存在感。
一开始和苏妲己不对付,但是到了后面却愿意舍命保护苏妲己,这种转变不仅意料之外,还为神兽一角增添了许多人情味。
当然,这么可爱的角色死了。
实在是令人愤愤不平,神兽怎么这么轻易就死了呢?噢,心痛。

善恶一念间
和以往许多版本姜子牙不同的是,影片一开头就一笔带过了武王伐纣的事,而是将重点放到了伐纣以后。
战争过后的世界,死亡的人们和妖怪,每个人其实都无辜。
但是元始天尊并不在意一个两个人的牺牲,他之所以要姜子牙去斩杀九尾妖狐,并非要抹去邪恶,而是希望他斩断善念。
说白了,元始天尊希望姜子牙能够明白,为了苍生,一个人的牺牲并不算什么,比如无辜的苏妲己。
这也是姜子牙和这位师尊的分歧所在。
姜子牙认为一个人和整个苍生并没有分别,尤其是在九尾妖狐告诉他狐族灭亡的真相后,姜子牙对师尊长年以来的崇敬动摇了。
影片不仅颠覆了申公豹等人的刻板印象,也颠覆了元始天尊的本来面目。
于是姜子牙需要做的便是颠覆原有的规则,于是拿着法器冲上了九霄。

人的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其实神的善恶更在一念之间,因为神能影响的范围更大,在做选择时需要更加审慎。
姜子牙放弃了当神,可能不是传说中那些理由,也不是与天界犯冲,可能只是忽然反应过来,作为普通人才可以看清如何守护苍生。
不过结局到底什么意思,各位可以看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