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律师》成就了黄子华从不叫好也不叫座到票冠的演变
2月24号上映的《毒舌律师》火,不过不是在大陆火了,而是在香港火了。
《毒舌律师》在香港那边叫《毒舌大状》,于2023年1月21号在香港上映。没想到曾经那个不叫好也不叫座的黄子华这次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毒舌律师》正是由黄子华领衔主演,这次在香港火得一塌糊涂。

《毒舌律师》的导演是吴炜伦,属于自编自导的,还是他作为导演的处女作。主演有黄子华、王丹妮妤、王敏德等。影片主要讲了作为律师的林凉水(黄子华 饰)给一位蒙受不白之冤(虐女冤案)的单亲妈妈打官司,代表贫苦百姓向权贵发起挑战,捍卫法律尊严的故事。

该影片于2023年1月21日正式在香港开播,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它居然创造了香港电影史上一个票房记录:上映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成为香港第一部票房破亿的华语电影,名副其实地站上了“香港历史票房最高华语电影”的颁奖台上。在该记录板上,排在《毒舌律师》之后的是巨星古天乐领衔主演的《明日战纪》,而季军依然是黄子华的,那就是由他主演的,于去年上映的《饭戏攻心》。

遥望过去,黄子华还是那个不叫好也不叫座电影的代名词,有点比邓超和俞白眉这对叫座不叫好的组合更惨。但摇身一变真是今非昔比,去年跟今年两部高票房电影让人似乎有点不认识过去那个“票房毒药”的黄子华了。
《毒舌律师》算不算一部好电影呢?我认为算,但也不算。
在香港叫《毒舌大状》,在大陆叫《毒舌律师》。该影片虽然是以“律师”取名(古代香港那边管律师叫状师,现在叫大状,现在大陆官方用语称作律师),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合格的香港律政片。香港律政片的辉煌时代还是要数TVB黄金时代的作品,在《毒舌律师》这部影片中无法体会香港TVB黄金时代律政片的魅力。

虽然在该影片中找不到香港律政片辉煌时代的那种记忆,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恰恰好”的电影。为何这么说呢?第一、看看票房就知道了,仅仅上映一个月就成为香港第一部票房破亿的华语电影,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第二、虽然只是一部普通打嘴炮的电影,但却很符合香港本土观众的审美需要与心理诉求,这是一种可以媲美在《流浪地球》上的到的满足感。
《毒舌律师》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好呢?一个字:爽;两个字:很爽;三个字:足够爽。

其实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应该都会一种感觉,电影的故事十分简单,甚至简单到可怕了。无非就是说一个“明媒正娶”的老婆误杀了一个“小三”的孩子,而那个入赘的懦弱的丈夫居然将这一切的罪责都推到了这个被迫蒙受不白之冤的“小三”身上,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住他自己的名声和地位。这个可怜的“小三”不仅仅失去女儿,还因为连自由都没有了。作为律师且有正义感的林凉水于是为民请命,向着权贵发出怒吼,同时也在捍卫法律的尊严。结局也是那样的自然,代表正义的林凉水战胜了邪恶。

有没有感觉这样的电影这样的故事真的是司空见惯的,甚至编一个这样的故事我都能脱口而出了。说起这样的故事我想起了另一部电影《审死官》,巨星周星驰1992年的一部电影,影片中讲的跟《毒舌律师》差不多的斗权贵故事。20年前那部电影勇取年度票冠,票房是4988万港元。

细心的朋友有没有发现热播中的《毒舌律师》跟《审死官》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首先这两部电影都是喜剧风格,《审死官》属于无厘头,《毒舌律师》是毒舌风;然后《审死官》是喜剧大师周星驰的大作,《毒舌律师》的主演黄子华也是后来居上的喜剧大师。第二就是两部电影都是讲剧中主角给一个可怜女子申冤的故事,恰恰主角的身份都是“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