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儒学研究会二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
主题为“弘扬儒学时代精神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吉林省儒学研究会二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23年8月20日在长春市茶密学堂召开。

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儒家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道德修为,提出了“修齐治平”、“仁义礼智信”等自我行为标准;
儒家思想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社会发展秩序,强调“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亲和友善思想和“民惟邦本”、“以和邦国”等社会治理理念;
儒家思想强调“经世致用”“兼济天下”,有“明明德于天下”的崇高抱负,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责任担当,彰显着强烈的家国情怀;
儒家思想倡导不同思想文化间求同存异、共存共荣,提出了“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等思想主张。
儒家的这些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流派的思想,推动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构成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华儿女的行为方式。



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后,长春茶密学堂董事长韩震山先生、众方大业集团总裁钱淼女士、东北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胡海波教授作为本次会议的特邀嘉宾先后做了主题发言。

吉林省儒学研究会会长钱凤仪先生在《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规划报告》中说: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弘扬儒学时代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我们中国人最为可贵的人文精神,归结起来,就两点,第一是“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二是“虚心学习”的精神。我们“自强不息”和“虚心学习”的精神,两者都来源于我们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自强不息”,才能达成“天助自助”。我们虚心学习,是向西方学习马克思主义,向西方学习科学。我们要清楚的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道理伦理的文化,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和做事的文化。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哲学上普遍认为,科学是为道理伦理服务的,如果反过来,道德伦理为科学服务,我们的世界就会成为丧失道理伦理的邪恶社会。所以我们应该清楚的是,在道理伦理的基础上去运用马克思主义。
今天我们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更应当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一个民族和国家,要准备立于世界之林,主要需要两个要素,一个是领土,是它得以存在的物质要素。另一个就是它的精神家园,也就是他的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出了问题,他是无法经营好他所拥有的那块领土。因此精神上的文化家园,就重要性而言,是超越物质上的领土家园。
为了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不断从胜利走向辉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牢记的是,科学不能使得人民群众,富有道德良知,科学也不能使人民群众,变得善良淳朴,科学也不见得能使社会自由、富强、民主和幸福。而只有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之下,我们伟大的祖国才有可能实现文明、富强、自由和民主。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担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文化价值所在。
未来五年儒学会的工作计划将着重放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会将在吉林省县级城市建立更多的办事处。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我们弘扬中国人的道理伦理文化。第二,就是在未来五年内,学会将建立自己的书院,使得国内和省内国学界专家学者,有地方为我们吉林省人民讲清楚、讲明白儒学理论的来龙去脉,让吉林省人民因为儒家文化而树立起文化自信。第三,希望今天参会的各位广泛宣传积极引进,为学会发展更多的会员朋友,通过会员这些主力军,推动儒家道德文化的回归。







来自吉林省长春、四平、白城、松原、吉林、延吉等多个地区的理事及会员代表、儒学研究机构负责人与学术团体的多位专家学者及嘉宾共9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记录者:苑景山)
责任编辑: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