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层领导的感悟
大家好,我是群友悟道。 尽管我已经工作近10年,但说起来好笑,仔细算了一下,自己在办公室呆过的时间还真不长,最近重回办公室大概一个月,才有时间做个小结。 对于经历过的事物,我比较喜欢用感悟来形容,而不是感受、复盘、看法等描述。因为感悟更像是脱离了事物之后来探究本质和收获,而不是持续拘泥于其中,或喜悦于曾经的成功,或悲伤于以往的失败。 在总结的过程中,情绪是最不值得被反复咀嚼和重复吸收的,它会干扰我们想借此而成长的契机。
01 第一份工作,不到一年被裁员
言归正传,回首我的工作经历,实在是花样百出。我刚毕业时的第一份工作,是需要坐办公室的,干了大概一年就被裁了,哈哈,至今都不知道是该感谢还是痛恨曾经的主管。 这个阶段有过办公室经历,但那时候还太过正直和青涩,完全看不出其中的门道。 比如说我被裁这件事,同年去了三个应届生,另外两个同事是同一学校的,而领导是我的大学某一届的学姐,按理说我应该是地位最稳的一个。 但事实恰好相反,我被裁了,同时被裁的还有另一个女生。 现在想来,我犯了以下几点错。 一是错过了很多领导的暗中拉拢,认为工作只是完成任务就可以了,没必要搞关系,而且搞关系可能会被其他人看不起; 二是跟领导指挥不动的职场老人走的太近,被猜忌以致殃及池鱼; 三是没有顾及到学姐看重这层身份的用意,没有当好她手下的开路先锋; 四是认为团队很小,没把领导当领导; 五是没有上进的意识和需求,只想当个咸鱼…… 其他原因可能还有,但主要应该是以上几点。这里面如果按被裁时的要命程度来排序,我想应该是四二一三五,对领导产生直接影响的,肯定要先被咔掉。
02 我那段保健品推销的奇葩工作经历
此后,我在同行业找了一份工作,虽然是在办公室,但时间比较自由,做完工作就可以走人,待了大概也是一年多,这次很不幸,整个行业因规范性问题,被国家法规给取缔了。 从此我就换了行业,干了半年的保健品推销。这个工作是在办公室待不住的,即使没人要求,你也会主动出去跑单,因为不出去就没钱。 这段经历是我个人觉得最奇葩、最艰苦,也最精彩的,我甚至觉得太过单纯的大学生都应该去这个大染缸里泡一泡,练就一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 限于主题,这段经历以后有机会再展开分享。 历练是可以,但幽哥的老群友都知道,这份保健品推销的工作显然是不能长久做下去的,所以我半年就换到了下一份工作。从此我就成了居家办公模式,也固定了行业。 岗位在不到一年后换了一次,此后的工作便没有换过岗位,只是职位上的跃迁,整个过程甚少有办公室经验。直到上个月公司启用办事处。
03 重回办公室坐班的感悟
至于现在的办公室环境,则完全不同了。由于是从分布式办公转为集中办公,所以各部门的人员构成并不齐全。 职级最高的是我直属领导的领导,同时也是整个研发中心的负责人,在行政上对办事处所有人员有管辖权,但却跨了多个职级。 这种人物已经是象征性的人物,实际上也是,办公室启用以后,除了当天聚餐,他一次没来过。 此外职级最高的就是我了,而且我来自单独一个子部门——项目部。严格来说,我没有同一部门的同事,我是一个独苗苗也是一个光杆司令。 剩下的都是基层的人员了,虽然也分为几个职级,但属于一线的同一岗位,有在我的项目上的就归我管,但行政上都不归我管。 这个配置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带着重回办公室的兴奋,我观察了好多天。 首先我第一次去办公室的时候请了一次客,作为破冰行动,我想通过此次活动传达善意。 此外,基层需要引导,他们的方向感要比较差一些,这时候我们应该给出明确的信号——我想跟大家打成一片,大家不用拘谨,可以随意一些。 再者,我的言行举止也应该成了他们参考的标杆,比如早晚上下班的时间,比如中午订餐的选择等等。 当一个人被作为样版来观察,那很多动作就不能随心所欲了,要考虑带来的影响和别人的感受。 就早晚上下班来说,早上我是肯定不会迟到的,以免落人口实,被传到领导耳朵里,也担心带坏风气;但也不会来的太早,给他人带来压力,毕竟都是打工人,平时已经很累了,没必要再装的那么挺,大家都很脆弱。晚上下班一样的道理,非必要,不会带头加班,甚至偶尔带头下班,尽量营造轻松一点的氛围。 每天的午餐是很有意思的环节。出去吃还是点外卖?要不要跟别人吃一样的?要点贵的还是便宜的?谁来拿主意?这些我通通尊重了他们,人家按我的意愿来做的事情已经很多了,在这种无关痛痒的选择上,当然要给他们充分的主权。 即使你是上级,但一个人不能完全没得商量,事事做主,特别是工作以外的方面上。失之桑榆,才会收之东隅。 具体到项目管理上,还是同样的要求,不会放松,甚至会更严格一些。 但不同的是,给出的措施和意见会多加解释,让他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面对面带来的压迫感,并使他们有更大的收获和成长。张驰有度,才能让他们亲近而不敢随意,敬重而不敢逾越。 打成一片是以做好工作为基础,毕竟做好了工作才有工资可拿,所以绝不能因为有人靠得近就特意放水。 以上种种感悟,其实都是事后总结的。 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我们并非是先把想法按条写下来再去执行,那毕竟不现实,也太累。 最好的修为,应该是把原则内化成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随手施为,则所行之事不损他人之利,而亦顺乎己心,还能解当务之急,方是职场轻松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