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imRacing设备的误区和吐槽

2021-02-01 19:54 作者:Engineer_DJ  | 我要投稿

首先声明,本文章不针对任何品牌设备,只是阐述笔者个人对模拟器观点和分享经验。


随着模拟器品牌越来越多,产品也越来越多。愿意花钱去买模拟赛车设备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这就引发了一个话题,哪些模拟设备才是最好的?如何调整才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模拟器”?


笔者作为一名赛车工程师,车手,试车手;同时也是从05年就开始玩模拟器的玩家,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和聊一聊一些误区。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赛车模拟器”?

诸如AC,ACC,iRacing,RFactor2等等这些赛车模拟器,它们对于真实的物理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拟真还原的。但是每家也都有每家擅长和不擅长的部分。

比如RF2现在的轮胎物理被大家称为“肥皂胎”,不合理的轮胎模型参数让RF2手感大打折扣,也削弱了部分“模拟”的性质。但是在悬挂和空力上,还有碰撞物理上,RF2倒是做的很不错的。

AC应该是现在玩家最多的模拟软件了,画面和手感都不错,而且还有海量的MOD和比赛。但是不得不说的就是AC在V7轮胎物理之前,轮胎的表现力都非常赞,反而更新了V10轮胎物理之后。轮胎的物理开始趋向于under,对于滑移角的感知也大打折扣。


如果你想在去真实的赛道前摸一摸刹车点和路线,熟悉赛道。或者你想知道调整了底盘的参数和几何之后车子会如何表现出来。或者你正在学习某项驾驶技术,想用模拟来降低开销。都可以采用赛车模拟器。

模拟赛车软件里可以做到非常低的学习成本,而且随时都可以练习。学到的驾驶技术和工程技术,都是可以在真实里面应用到的。


OK我们还是聊回来设备上的一些事情。

是用CSW皮带机?还是DD直驱?速魔性价比很高哦!IMMS要出新产品了!SC要到货了!图马思特又有新产品了!巴拉巴拉……

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和还未正式市售的大部分基座和盘子,笔者基本都使用过而且调试过。接下来我们聊聊基座/方向盘。


关于基座:

现在大家接触到的无非是直驱,皮带机,齿轮机,弹簧机。

直驱现在好像陷入了一个误区,大家都在宣扬自己的扭力多大多大,12牛,15牛,20牛!但是那么大力的输出,很多时候不是一件好事。

除非你驾驶F4 F3 雷诺方程式 等等这种有下压力,但是没有助力的车。不然扭力大只是个噱头。

首先容易伤人,扭伤手腕手指啥的在直驱上并不少见。其次就是细节容易丢失。

我们拿真实的赛车来举例,Audi RS3 LMS TCR赛车是笔者最经常能接触到并且驾驶到的赛车,它的方向盘是非常非常轻的,轻到你用一根手指就能拨动了,要知道它安装的可是260宽度的全热熔轮胎。哪怕方向盘很轻,但是抓地力的表现你可以轻易的从方向盘上感知得到。轮胎失去峰值抓地力开始推头,抓地力从悬崖点跌落时,方向盘会突然“松”一下。而在最大峰值区域,力度是很“Q弹”的,施加在手上的阻尼感不会很重,但是越”紧“的地方你就知道,那里就是最大抓地力的角度。


关于驱动程序:

无论你是直驱还是皮带机,又或者是G25 27 29这种齿轮机。都绕不过一个核心,驱动程序。

如何把地面信息采集,解码,加工,反映到你手上。这就是驱动程序要做的。

优秀的驱动程序可以很好的支持各种游戏,更好的把车身动态和轮胎动态通过电机传递到你的手上。

刚刚我吐槽过大扭力的基座,而我想说的就是,抓地力细节不够,驱动很多时候要背锅。

不要嘲笑G27或者T300这种入门级的方向盘,很多时候它们的抓地细节不比直驱差哦。

还有就是某些厂家的驱动程序非常繁琐,你漂移要调一个配置,抓地又一个配置,拉力又一个配置。老实说我只想你们都先做好,给我为数不多几个调整选项就好了。我是使用者,不是开发者


关于踏板:

踏板是不是越硬越好呢?这个首先要问一下自己,趋向于哪种车。

不同尺寸的刹车泵

不同尺寸的刹车泵

我们可以看到赛车是有很多刹车泵可以选的,耐力赛的时候我们会更换小泵给车手以减少体力的消耗,但是小泵会带来刹车踏板更长的行程。大泵可以很快速的提供高压力给卡钳,更快进入有效减速区域,但是大泵要很用力去踩,踏板的行程也非常短。

所以如果你体力够好或者想健身,你选硬踏板一点问题没有,或者你喜欢用压力来感知刹车的话。不然的话,使用软踏板也一点都不丢人。

如果你驾驶过真车,想还原那个脚感的话,也可以去更换不同的橡胶或者弹簧或者液压杆。

BTW,GT3 GT4的踏板也不硬,雷诺方程式的踏板也不会很硬,为了更好的循迹刹车,通常真车都不会给特别硬的踏板。除了……那些拆掉了助力的改装车。


废话说的有点多,总结一下:

皮带机也好直驱也好,细节的反馈才是最重要的。不一定要盲目选择直驱而且还要大扭力的。如果有模拟赛车体验馆,建议去体验再决定买啥。

除了方程式,卡丁车,没有助力的车需要大扭力基座以外,GT和房车都有转向助力,都很容易驾驶。

踏板不是越硬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用软踏板不丢人。用硬踏板也不一定能开快。

如果实在不懂这些东西,不妨去问问玩模拟赛车同时也开真实赛车的人。比如:张臻东,叶弘历等等的职业赛车手。


我不推荐任何品牌是因为,万一哪个厂商突然更新驱动了,基座突然手感爆炸……那我……画个圈圈


SimRacing设备的误区和吐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