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社哲讲堂32】如何获得对事物的洞见

2023-01-18 15:51 作者:这里有个飒飒  | 我要投稿

# 00:00-05:45 获得洞见的条件

  • 打比方:照相机拍出高清照片
  • 部分:性能+技术缺一不可

# 05:45-10:18 认知事物的方法:感性与理性

  • 感性:通过感官经验获得的表象认知,举例子:兔子是白的,归纳法,∵目前为止观察到的兔子都是白的,∴推理所有兔子都是白的。
  • 理性:通过逻辑获得内在认知,举例子:1+1=2--2+2=4,演绎法,∵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会死

# 10:27-12:31 练习:认识多罗西123

  • 感性:她有着银铃般悦耳动听的声音
  • 理性:社会学up主

# 12:39-17:32 感性与理性的局限性

  • 感性的局限:1.感官是可以骗人的。2.因果关系不成立(过去是对的,不代表以后如此)
  • 理性的局限:1.认识事物无法脱离感官,通常从感官入手。2.不是任何事物都能被抽象为理性或者是语言。比如你看到红色就是红色的,无法说看到红色是什么样的感觉,你以为的红色在对方看来是绿色。名词:隐性知识,是无法被表述的知识。

# 17:41-20:51 从感性到理性:大量经验到本质规律

  • 结论一:完整认知=感性+理性
  • 结论二:大量的感性认知可以维积出理性认知(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量经验--本质规律

# 20:58-25:18 研究:定量与定性

  • 定量:收集数字数据,属于理科。研究方法:-实验(控制变量法求得某种因果关系,区分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的点)-大数据(问卷调查,数据库)。讨论“是什么”
  • 定性:收集文本数据,属于文科。研究方法:访谈、民族志(实地调查)、案例研究、焦点小组。讨论“为什么”

# 25:27-28:07 实践:一招治好玻璃心

  • 大量经验/实践来解决问题。 人际关系本质跟情商/性格无关,需要你接触更多的人。

# 28:16-30:41 总结

  • 如果把从知事物类比于照相机拍照,那么首先是相机性能也就是我们的头脑要处于一个好的状态,其次是拍照技术也就是认知事物的方法。包括两种,这两种都有局限性,得出结论,了解本质。不仅仅适用研究,也适用于在我们生活中解决自己的难题,在害怕的事情上,积累经验。
  • ”不顺心的东西或许恰好是对你长期的成功有益的。”

【社哲讲堂32】如何获得对事物的洞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