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吗?
看到有人说人类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的确是这样吗?是刻意将本人的感受放大到整个人类群体?
有时个人的感受找到几个共鸣的案例就想得出巨大的结论,放大格局,好像找到了社会的运行规律,有众人皆准我独醒之感。
该问题可能见仁见智,共情能力强的人会说自己的情感常受到他人的影响,共情能力差的人觉得自己永远是旁观者的视角。
不过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确实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第一:性别的生理构造差异。这个很好理解,女性生孩子的感受,男性的蛋疼都只存在于各自的性别里。
第二:人类存在非条件反射,即先天存在而非后天习得。比如血液激素浓度仅靠大脑指挥难以控制。当坐在椅子上用手机阅读时,能够自如的调节感受,进入兴奋、抑郁或者贤者时间吗?不能吧。如果是更复杂一点的情感呢?比如《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对着狱中的学生大笑。人类情感状态似乎只能在特定的场景下才能够激发。
因为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原发布时间:2023-01-15 16:32
记录原发布时间理由可看开篇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