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针灸总论

2023-03-03 10:51 作者:小王子的猴面包树yzn  | 我要投稿

针灸

经络、腧穴、针灸、临床表现

 

《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理论,分为《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

经络(运行全身的气血)总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

十二经脉:

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
阳经在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经在内侧。太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支沟穴:治疗岔气、便秘

位置:腕骨背横纹上三寸,四指为一夫

丹田:肚脐下三寸

任脉走行于前正中线

督脉走行于后正中线

胸部为阴,背部为阳

上下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十四经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

脏指的是实心脏器(心、肺、肝、脾),腑指的是空心脏器(大肠、小肠、膀胱)

考!十二经脉的气血流经顺序以及交接规律

考!是表里经关系的是?

手对手、足对足、阴阳相对

如: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属络关系、表里关系)

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

表里关系在四肢末端交接

同名阳经交接在头面部

同名阴经交接在胸中

 

奇经八脉:不属于脏腑,也无表里相配的关系

指的是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

一源三岐:八脉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

 

十五络脉:

鸠尾(剑突)、攢竹(眉心)、蠡沟:治疗虫症

丝中空(眉梢)

十五络脉=十二络脉+任督二络+脾络脉

十二经别的功能:离入出合

两耳朵对折形成耳尖,两耳尖连线中点是百会穴,或前发际线到后发际线共有十二寸,五寸与七寸交点就是百会穴,此处放血用于治疗麦粒肿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标本:主要是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

四肢为本、躯干为标

肘膝以下经穴对治疗其远离部位的疾患

落枕穴(外劳宫)位置:二三掌骨中间窝,病人吸气时进针,哪侧落枕哪侧扎针

少商穴:大拇指距外甲0.1寸,放血10-12滴血可治疗肺部炎症合急性咽喉炎(扎针过程嘱咐患者吞咽口水)

足三里穴:走行于足阳明胃经,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对脾胃病有作用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印堂穴(眉心):治疗前额痛

腘横穴(委中穴)

列缺穴在两虎口交叉,示指搭在桡骨径突凹陷处

合谷穴治疗牙疼

内关穴治疗心悸、胸闷、晕动症、心动过速

三阴穴“内踝最高点三寸,走行在胫骨,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水沟穴(人中):人中沟上三分之一等份点,急救时用指甲掐人中

赤白肉际:掌心掌背横纹交界处

后溪穴治疗后枕痛、背痛

得气的意思是针灸部位有局部酸胀感


针灸总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