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顺天府
顺天府,帝国的都城,
现在已是十月底,这让顺天府城外是一片深秋的肃杀景象。官道旁的树木都已经是一片金黄色的枯叶。在城门附近有不少顺天府城内以及附近村子里的居民所设置的摊点。在这个开始转冷的季节,一般会有行人在这里坐下,喝上一份氤氲着热气的大碗茶,好让自己的身体在这个有些清冷的秋天暖和一下。
很多的时候,不只是在城门口过往的行人,就连顺天府卫戍部队派往城门执勤的士兵们也会过来喝茶。久而久之,在城门口就形成了一片和城内的不夜市有区别的市集,一般在早上城门开的时候开始营业,待到夜晚大约十点半,便会自行散了。
大约在临近正午的时候,官道上响起了“乓啷”、“乓啷”的銮铃声。而且这阵銮铃的声音并不单调,应该是有很多人骑马在向着城门而来。而在顺天府那宏伟的城墙上,顺天府卫戍部队的士兵此时已经拿起了“千里眼”向官道上张望,随后就看到了远处有一批骑兵在向着城门而来。
整个骑兵队伍看上去并非一般部队的骑兵,他们的装甲擦拭的很光洁。在骑兵队伍的最前面,有两名手持旗帜的骑兵。卫戍部队的哨兵看到了旗帜上有帝国西部藩王雍凉王的纹龙标志,而在旗杆上还系有一道红色的彩带。于是城墙上的士兵们便立即让官道上执勤的同伴管理交通。
“王子驾到!行人避让!王子驾到!行人避让!”
顺天府卫戍部队实际上不只是担负京城的卫戍工作,还负责管理京城交通和重大治安事件的处理。当然一些小的治安事件都是由京兆尹的那些衙役们来处理的。
此时行人听到有王子来了便立即向官道两边走开防止被骑兵撞到。
根据帝国法律《大锆律》规定,藩王的王子如果被确立为王国储君需要到中央任职或者去帝国军队当中参军,在期年之后将返回王国并被正式册封为王储。
而雍凉王只有一个独子,自然王储非他莫属了。而这个王子在三年前曾到中央的礼部任职,在礼部任职两年后就回到王国封地的首府北地郡被正式册封为王储。在这之后,坊间传闻中就流传着雍凉王的王子已经掌握了王国卫队的实际指挥权,卫队指挥官雷振霆将军对王子非常忠诚。按照传闻,只要老国王百年之后,王子便可自然加冕称王。
随着官道上的骑兵逐渐靠近,在城门口的人们开始了他们的围观并随后就议论了起来。
“这是雍凉王卫队的骑兵?”
“健儿啊!健儿啊!”
“什么嘛,不就是一个西北边塞的蛮王嘛。”
在路旁围观者的议论中,在王子右侧后的身穿草绿色披风的骑兵抬头看了一眼前面的王子,却只见王子毫不在意的径直入城了。在入城后,街道上的行人增多,骑马的速度就不能太快,于是骑兵队便缓慢行走了起来。
此时这个身穿草绿色披风的骑兵便骑马走到了王子的身旁小声的问道:“殿下当真不在意他们的议论吗?”
“冶苏平,这‘蛮王’的称号从二十年前家父受伤的那次战役后就开始传开了。我能怎么办,把那些恩荫为官的贵族官宦子弟抓过来打一顿吗?”
雍凉王王子朱煜晨一边说着一边将戴着的面甲扶正,防止在京城的街道上被人认出来。虽然骑兵队打着雍凉王王子的旗号,但朱煜晨并不想在京城搞特殊。如果自己的身份暴露,那么按照规矩京兆尹必定派出衙役拿着写有“回避”或“退让”的大牌子招摇过市。这样一来对帝国皇族不友好的势力就要上场了。
听到刚才路旁那群受恩荫制而被封为郎官的贵族官宦子弟的议论,一个书生模样的人便背着书筐走了过去。在向这些人行礼后,这个书生问道:“几位衙内,在下钱塘吴氏贡生,敢问‘蛮王’的称呼是何意啊?”
“就是只会舞刀弄枪,却胸无点墨、粗鄙不堪的意思。加之雍凉王在帝国官场中领受武职,不在丁忧行列,故而也是无父无母之人,毫无品行可言。”
“可不是嘛。那雍凉王的老国王已经二十年不来朝觐天子了。在西北肯定是无法无天了。看着骑兵队的盔甲仗势,估计没少盘剥民脂民膏。”
这群贵族官宦子弟随口说了两句就转身离开了,他们前去的地方似乎是顺天府南苑,那里有的是风景不错的园林。在这群贵族官宦子弟走远后,另外有几个打扮和书生相似的人也在进城的人群中出现了。他们对视了一眼,然后装作入京城拜访在京名士的书生一起走进了顺天府。
此时雍凉王王子朱煜晨和护卫着他的骑兵队骑着马向着皇城走去。朱煜晨并不打算先回在京城的王府,而是打算按照帝国军制,先去外廷的兵部交差。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顺天府中心最宽阔的朱雀大道上却发生了拥堵。此时,朱煜晨和身旁的骑兵看到有京兆衙役手持水火棍快速赶向前面发生拥堵的地方。随后前面就出现了哭喊声。朱煜晨感觉苗头不对就对身旁的骑兵们说道:“看起来前面出事了,我们去看看。”
“殿下,京兆尹的衙役已经去了。我们就不需要了吧?”在朱煜晨左侧的骑兵姜锟有些犹豫的说道。
骑兵队中唯一的女兵冷云说道:“老姜,我们还是跟殿下一块去看看吧。”
老姜犹豫了一下,也点点头表示了同意。于是朱煜晨带领着这队骑兵,一行10人赶到了前面发生拥堵的地方。随着距离越近,前面的哭声就越清楚。随后他们就听到了衙役大声呵斥:“你们快点离开这吧。一会卫戍部队的官兵来了,我们可也保护不了你们的。哎呀呀,你们要告状也不用在这里拦路告吧。京兆尹不是已经给你们把状子递给刑部了吗?还敢在这拦路鸣冤?京兆尹和刑部门口的大鼓都是摆设吗?你们不去击鼓鸣冤在这里拦路干什么啊。”
随后那些人的哭喊也传入了朱煜晨的耳朵,可朱煜晨听到之后却心里一惊,随后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长官啊,我们已经敲了三遍了。根本没人受理啊。我们家里死了人,却没有任何抚恤。他们都倒在繁峙战场了啊。就剩我们这孤儿寡母的怎么活啊?”
“怎么了?”朱煜晨骑着战马走了过去,然后在衙役班头身旁下马对他说道。
衙役班头看见是身穿雍凉王卫队盔甲的骑兵自然不敢怠慢,立即一副点头哈腰谄媚的向雍凉王问好。衙役班头在看到骑兵手中的旗帜上有代表王子队列的红色彩带便立即继续点头哈腰的向王子问好。
朱煜晨有些不耐烦的挥挥手,然后看了看衙役班头胸前挂着的胸牌说道:“杨班头,出了什么事情你们处理不好,我们殿下要赶时间去兵部公办的。”
“兵部。啊,兵部!”杨班头一听是王子是要去兵部就觉得救星来了。于是杨班头便将情况较为详细的向朱煜晨说了一遍。由于戴着面甲,朱煜晨没有被杨班头认出来。于是就知道了此事的具体情况。
在两个月前并州北部燃起了烽火,帝国北部边患——鞑靼的几万名骑兵在繁峙突破长城防线向着忻州南下。之后凉并总督魏衍指挥从凉州、并州调集的军队展开反击,在忻州城以北击败了入侵的鞑靼军队。
然而根据之后打扫战场,繁峙守关的一个戍卫团被算成全部失踪。可随后魏衍就上奏说明这个团应该是全部战死了,但因为不知道的原因没有找到尸首。可随后兵部转发的中书省刊文中还是将繁峙守关的一个戍卫团全部算为失踪。
于是这个卫戍团的家属便来到了顺天府告状了,但连续几天都没有等到开庭的消息。
朱煜晨在听杨班头说明了大致的情况后,便对姜锟说道:“老姜,你先把这些人带回王府安置好。另外,还需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是!可是殿下不会担心有人针对您吗?”
“这有什么的。我再怎么说也是帝国藩王的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