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笔记整理
社会形式不同导致的文学风格也出现差异。社会的动荡,战乱,流离和死亡形成了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政治上的开明,文化上的兼容并包,孕育了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明清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是程朱理学构建的,相比于程朱理学,世俗文化在当时影响力有限,并不能起到重新整合社会价值观念的作用。 良渚文化的特点:分布于长江流域,社会等级,规模大,数量多,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良渚文化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它的发现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改变了对中华文明的原有认识。为研究我国古代原始社会后期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筑以及社会状况等提供了重要史料。 甲骨文中记载了大量农业活动,而且出现了五谷六畜,说明农业在商代是重要的生产部门。占卜记载了农业生产的相关内容,但不能决定农业生产。 汉初废除秦朝礼仪制度,之后呢,君臣礼节不严,儒生叔孙通自荐为皇帝制定朝仪,最后得到刘邦赞赏,从中可以看出叔孙通为满足帝王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反映了儒学正向务实致用的转变。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最根本的原因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落后的农业文明无法战胜先进的工业文明。 520血案是指1947年5月20日各地学生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地举行示威,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的事件。 1948年底解放战争的形势已经明朗,敌我力量对比发生转变。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7年土地法大纲颁布,解放区的土改随即开始。 近代中国的求变者,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内忧外患,为挽救民族危机近代中国的求变者主动担起社会重任,五四时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创建中共,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土地革命时期,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抗日战争时期领导中国军民抗击外敌入侵,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这些历史功绩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中国由弱变强,由衰而盛的历史转折,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当时中国士大夫阶层认识到西方的坚船利炮,林则徐的观点符合当时学习西方的认知水平。 上海钱庄倒闭歇业的原因:受国际金融的影响,自身资金不足,庚子赔款的支付,政府昏庸的指令,官员缺乏近代金融观念,官员缺乏大局观,公报私仇,民众投机过度。 战国时期,齐宣王在齐国都城设立了招徕四方文士讲学议政的官办学术机构——稷下学宫。各家学派在这个学术王国之中互相汇通,在辩驳争鸣中综合发展。 《夷坚志》是南宋的文言志怪集,内容大多记录宋人奇闻异事以及普通居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特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