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的巨变——凡华体系下的世界(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章 第二节 其他条约与中欧革命
圣日耳曼条约
协约国与奥地利于1919年9月10日在圣日耳曼昂莱签署了圣日耳曼条约。
根据条约,奥地利以及其他同盟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承认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南斯拉夫独立。
向协约国支付数目不菲的战争赔款。
规定奥匈帝国解散。

对奥地利的武装力量进行了严厉的限制。
与凡尔赛条约一样,由于圣日耳曼条约包含了国际联盟的盟约,所以没有获得美国的承认。
特里亚农条约
1920年6月4,法国凡尔赛大特里亚农宫,战胜国美国、英国、法国与意大利,以及刚独立的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捷克斯洛伐克战败国,与战败国匈牙利签订条约。

匈牙利总共失去72%的领土,人口大幅减少。
圣日耳曼条约与特里亚农条约,象征着数百年的哈布斯堡王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讷伊条约
1919年11月27日,法国巴黎近郊,塞纳河畔,讷伊,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王国之间签订了一份条约。
保加利亚承认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签订的布加勒斯特条约。
割地给南斯拉夫和希腊。
支付赔偿金。
削弱军事力量。

塞夫尔条约
奥斯曼帝国于1918年战败后,与协约国签订《穆兹罗斯停战协定》。
协约国签订该协定后便开始侵占奥斯曼帝国领土。
希腊从西面挺进。
法国和亚美尼亚分别从南、东两面进入。
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于战时、战后进行了多次协商,来获取利益。
1920年4月22日,协约国邀请奥斯曼参加巴黎和会。
奥斯曼派出前首相艾哈迈德·陶菲克参加。
陶菲克认为有关条款过于苛刻,拒绝继续讨论。
然后,
奥斯曼撤掉了陶菲克,改派首相费里德继续和谈。
1920年8月10日,费里德于法国塞夫尔与协约国签订了《塞夫尔条约》。
割地给希腊、亚美尼亚、叙利亚、伊拉克。
划定非军事区,但协约国拥有军事行动权。
阿拉伯和伊拉克地区割给英法。
赔款。
削弱军事力量。
如条款的执行情况不合协约国之意,伊斯坦布尔将被占领。
《塞夫尔条约》以协约国利益为先,战时英国对阿拉伯人作出的自治承诺并未完全兑现。(骗,就硬骗)

总的来说,这些条约无一例外,要求战败国割地、赔款、裁军。
这样一来,凡尔赛条约和这些条约一起,构成了整个凡尔赛体系。
魏玛共和国

当苏俄内战在猛烈进行时,欧洲面临的问题是苏联制度会不会向西方传播。
布尔什维克密切的关注着中欧,尤其是德国的事态发展。如果德国成了社会主义国家,那么德国的工业实力和俄国丰富的自然资源相结合,简直无敌。
可是,德国工人过得挺好,不想革命。而且德国社会主义者内部不团结。
所以,德国在1919年1月19日举行的是国民议会而不是苏维埃代表大会,这样,德国成了民主的魏玛共和国,而不是苏维埃德国。

中欧革命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确保其他中欧国家不会成为苏维埃。但这一时期这里还是充满了骚乱。
1919年,在库恩 贝拉的领导下,创立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但因农民的反对和罗马尼亚的入侵灭亡。

1920年2月,霍尔蒂在协约国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右翼政府。

农民领袖道出了人民大众的不满,纷纷上台,但他们奉行和平主义,所以他们没能够长期的保住自己的权力。
1923年,保加利亚的鲍里斯国王建立了一个独裁政府。

1928年,南斯拉夫的亚历山大国王建立独裁政府。
1930年,罗马尼亚国王一再建立和废除内阁,直到10年后逃离罗马尼亚。
1934年,奥地利建立了由陶尔斐斯总理领导的独裁政府。

1936年,希腊建立了由迈塔克萨斯领导的独裁政府。
这样,整个中欧完全处于独裁统治之下。但捷克斯洛伐克除外,凭借马萨里克和贝奈斯强有力的领导,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唯一成功的民主制国家。


点赞破6,下次讲讲苏联吧

史料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在评论区留言
别忘了点赞、投币、收藏、关注

加入本群,有《共产党宣言》等学习资料,人才也多,说话又好听,哇,我超喜欢这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