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长衫”孔乙己是谁?一个从业角度的小见解

最近“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这一条央视梗貌似很火爆,看了很多人都在讨论理论、职场、职业方面的问题,甚至升级到了产业结构,亦或是所谓当代教育的问题。作为一个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工作到现在,换了好多家公司,最后无奈选择自己培养客户创业,勉强温饱的人。我直接被吓得一个激灵。难道真的。。。这一次,孔乙己也要背锅了么?
但是翻遍全网,我也没有找到我认知中的答案。我感觉,这句话的解读以我个人的理解来说,差点意思。
现在的观点无非就是这几个意思:
1、成功企业家或者上层人士劝人“脱衫”没有说服力,尤其是在996的代表人物马云翻车之后。
2、作为一个大学生,从小被教育的就是读书是最终的答案。是对于父辈们干苦力养家庭的深刻的记忆,是对那个积贫年代的深刻的恐惧。然而,现在。。好不容易完成了学业。官媒却反向操作,劝人放下笔杆子,拿起锄头子。这种落差让人绝望。
3、还是有人带节奏。。。
我想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我既不是成功人士,现在也不是都市从业白领。至少我自己不这么看。90年代,我顶着1万多块一年的艺术特招学费,读完大学。本以为自己从事的行业“设计师”也算是个“孔乙己之流”吧。出来之后少说也是能独当一面的设计师,美术师之类的。
但工作了20来年了。。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了。由于我自己的脾气中的傲气,不断遭遇职场问题。要么不合群,要么熬清高。怪客户、怪老板、怪同事。那时候不得志的我。。满身的戾气。高昂的学费和求学经历与现实的落差不要太残酷。
直至十几年后,我真的可以独当一面了,能自己接项目能独立完成从策划、设计、施工交底等一系列的环节后。我才接触到了这个社会运行逻辑。
那天,我在抱着图纸跟甲方去现场演示完毕以后,我送走了甲方。坐在了工人的旁边,点上了一支烟。看着眼前七八个工人忙碌开工。我突然好像发现了什么。
现场七八个工人,面色黝黑。其中两个块50岁的老师傅带着几个40来岁的中年男人在安排怎么施工。我突然想起来,我这几年去过的十几个工地现场。竟然没有见过一个30岁左右或者更年轻的人。
我突然对他们发生了兴趣,过去递了一圈的烟,跟他们攀谈了起来。我首先问的问题就是:你们现在一天工钱多少?
我得到的回答让我多少有些酸的。带头的是一个48岁的泥瓦工。他的月薪是一万八。他擅长的是处理石材石板的安装和干挂的问题。就是怎样做钢架,怎样将大理石。花岗岩板材附挂在外层这样的事情。
而另一个,月入1.2万的老师傅,是负责做预埋和焊接的。他负责配合瓦工做钢架,做切割,做焊接,兑水泥。填埋固定。他们称为:大工,是一个施工团队里面的灵魂。
我又问了另一个问题:你们干这一行多少年了?
老师傅吧嗒了一口烟,告诉我:十年了。。十年前,他是一个搞个体的,给一些施工单位供应建材和五金件的。市场慢慢的规模化之后,他这种小个体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成本运维什么都比规模的公司高。慢慢就做倒闭了。于是他开始去施工地当学徒。
然后我问了第三个问题:这个。。难不难?他说,难。。。也不难。。因为他没什么文化,以前看不懂图纸,要是他能看懂图纸。他做学徒的年份还要大大缩短。现在他能看懂图纸了,但是有些字却不认识。。。。所以他很快的就聊到他儿子的学业的重要性。至于手上的活。对他来说,头三年就学会了。
最后我在从工地出来的时候,看着工地上停着的那两辆不算太贵的脏兮兮的轿车。包公老板告诉我,这是两个师傅的车。这时候我突然发现,我自己究竟浪费了多少年的光阴。挥霍着那些无意义的情绪。
下面,我仅仅从管中窥豹的角度谈谈什么,是孔乙己的长衫。
2022年前后为例子,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我从事的行业内:电焊工日均工资500-600元。泥瓦工、木工、水电工日均工资:400-500元。学徒(小工)日均工资:200-300元。这些是我从一直合作的老板那里得到的数据。这些人工工资,都不是大型工地或者集团内的数据,那些数据我不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大部分打工人,需求都是这样的流动工数据。
也就是说事实上,如果你作为一个能看懂图纸,能有施工经验,而且有过实战案例的工人,月入过万是有可能的,而且很大可能。干活越是仔细,让老板越是省心的工人,老板越是一有项目就会叫上你,而且他们专门有一个群,就是工人和老板的对接群。忙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抢着摇人。然后年头年尾大概三四个月的时间活比较少,档期不能排满。
即使是这样,作为一个技术工,年薪十万是没什么难度的。而现在,我看到的,包括我在内。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去跟工地,不愿意去干这些活。其实在我看来,这些活,比送外卖,蹲办公室或者是去做什么朝不保夕的互联网行业要好的多。
它很自由:活就在那里,你勤快你就多干去年无休的话,你的收入是可观的,而且,加班费也是现场谈的,谈不拢你走人就行了。第二个就是:它有PUA,但是却不是职场那种。而是师傅对于学徒的。类似于德云社中郭德纲对徒弟那种。很简单,艺不轻传,你要学手艺,你肯定是要孝敬师傅的。你越是陈恳师傅越是肯教。最直观的就是,你的工资体现上,你会比你的老师少拿差不多一半的工资。但是,你不会被大公司那层层叠叠的剥削规矩给套娃,套路。往死里压榨。
所以,孔乙己的长衫到底是什么?脱下来就变成了骆驼祥子了么?我看未必。孔乙己的长衫,他就穿在孔乙己身上。他不会穿在骆驼祥子身上。你脱下了长衫,你还是孔乙己。骆驼祥子穿上长衫,他也看不懂图纸,读不懂文件。
你的所学不会浪费,反而会成为加分项。比如,你可以看懂图纸,你可以看懂表格,可以分析问题。这一点,在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建设中最为突出。毕竟,规划者和建设者的比例可以说差距是很大的,大家都去追求规划者的时候,建设者其实待遇也在慢慢的水涨船高。我想,所谓的用工荒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离底层太远了,远到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
所以,我的理解是:是时候低头看看,是时候到群众中去。时候去思考一下,自己除了死守着自己求学所学的那些看似华丽但没啥卵用的知识,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种变现方式——去干就对了。
紧跟国家建设的规划,现在的乡镇一级,拥有许多的工作岗位。国家一方面在农村建设项目,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是在创造知识分子下去的机会。我个人这几年就一直在乡镇上做设计和规划。项目也不大,也就是那些工程量在几十万的项目中来回打滚。虽说不能大富贵,但是温饱。。。没有问题。。发展。。。也会慢慢的改善的。最关键的是,我去他的大企业,去他的上市公司。那些地方,除了坑。。就是奇迹。
如果你不相信奇迹,你就跳出那个坑,去一个不那么波澜壮阔的地方,想办法做一个芸芸众生吧。这些,和学历无关,只是那根植在心中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