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9年北京大妈带“万元大钞”鉴宝,称花460万买的,专家:上交

2023-10-17 09:47 作者:高音镜面  | 我要投稿

谨由我同大家一起来深度剖析一下这篇与私人收藏钱币以及其他纸质藏品管理对其私人流通交易使其国有藏品流失的影响有所相关联的通例并看看其中所藏有着的细节以及痛点在哪里,接下来的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如下:

在一个鉴宝节目上,一位大妈显得很焦急,她迫切地等待着专家们的鉴定结果。

原来这位大妈带过来的是一张1951年发行的现版万元大钞,如果是真品的话,价值不菲。


×

(纸币照片)

几位专家拿起工具仔细查看,不久心中就有了答案,然而专家们却没有着急下结论,而是慢悠悠的科普收藏知识。

专家指着大妈带来的大钞说,如果鉴定这张纸币,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上面的图案,都是才采用手工雕刻的,不是机器打印的,那符合当时的技术条件;

二是看上面的数字,这张纸币上的数字是分两次印刷上去的,仔细一看有色差,而且数字也有高低起伏的样子,假的是做不出来这个效果的;

三是看整体感觉,如果摸起来是平滑的感觉,那就是真的。

随后专家们还谈起了其他的鉴定知识和自己的坚定经验,可还没等专家们说完,大妈就有些着急的问,那我的这张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专家清了清嗓子,然后说,经过我们的鉴定,您的纸币是真的,而且质量属于珍品,价格更是高的不得了。

大妈听完笑的合不拢嘴,这下家中的困难有办法解决了,于是大妈赶紧追问专家们,那专家,你们看这个藏品能卖多少钱?

专家们没有回答,而且皱紧了眉头,随后说了一番话,让大妈和观众们都惊呆了。

专家说出了什么话,大妈又有怎样的故事?


×

要回答这些,还要从头开始讲起。

欠下巨债

开篇的大妈姓张,她和老伴都是北京一矿厂的普通工人,退休后,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尚可高,除去吃饭、看病吃药的固定费用后仍有不少结余。

本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张大妈和老伴却很发愁,原来他们的儿子快40了都没有结婚,因为北京的房价太贵,他们没钱买房。


×

(公交车司机,非当事人)

老人的儿子是北京的一位公交车司机,每个月仅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对于北京的房价而言,这无异于杯水车薪。

思考之后,张大妈决定拿出多年积蓄给孩子做生意,毕竟按部就班可能一生都买不了房子,做生意才有可能“翻身”。

拿到钱后,张大妈的孩子辞了职,然后投身商场,可他毕竟家底薄,而且没有经商经验,父母给他的钱不到两人就亏了个一干二净

(做生意失败)

看着父母的“棺材本”都被亏没了,张大妈的孩子着急了,他迫切的想要“翻本”,于是他孤注一掷,借了许多有息贷款,准备继续进商海博弈。

但商场就是战场,张大妈的孩子最终输了,不仅输掉了房子,还背上了巨额的债务。

这件事过后,张大妈的儿子心灰意冷,因为他的工作没了,钱也没了,更欠下了巨额债务,考虑到自己已经年近四十,他觉得自己未来几乎无望。

看着沉溺于痛苦之中的孩子,张大妈也无比心痛,但她也没有办法,毕竟自己除了退休金也拿不出别的来。

然而正所谓否极泰来,张大妈一家人的命运齿轮悄悄改变。

原来张大妈的母亲给她留了许多遗物,虽然有些东西不值钱,但其中有一张纸币却不一样,那是一张51年、一万元面值的纸币。

(鉴宝节目)

张大妈想,这张纸币是一万元的,就算再怎么不值钱,最起码能卖到万把块吧。

有了这个心思,张大妈就开始关注鉴宝节目,然而节目中鉴定实物的多,鉴定纸币的却很少。

张大妈有些不耐烦,偶尔会和懂行的几位邻居打探关于纸币的消息,可他们纷纷都笑张大妈开玩笑,因为市面上流通的最大面值的一直都是100元,10000元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这事过后,张大妈有了自己的想法,与其漫无目的等待,不如主动出击,亲自去鉴宝节目中鉴定,让专家们给自己判断。

这有了开篇张大妈鉴宝一事。

大妈鉴宝

一天晚上,张大妈带着万元大钞到达了鉴宝现场,主持人看到她手中没有金银珠宝,于是好奇地问,大妈,您是来闲逛的吗?怎么没带宝物呢?

这时大妈慢悠悠的说,我是来鉴定的,我想让专家们帮我鉴定一张一万元的纸币!

主持人听后有些惊讶,怎么会有一万元的纸币,于是他开玩笑说,大妈!您可不要拿出不吉利的东西啊!

(鉴宝节目中的大妈,非本次事件)

意思是大妈不要拿出冥币,毕竟冥币的面值是不限量的。

大妈脸色微微难堪了一下,然后就从身上摸出了一个小盒子,小盒子里面有一个小帕,被小帕包的就是纸币,随后一张崭新的万元大钞被展示到了专家的面前。

(鉴宝专家)

专家们用镊子小心地拿起万元大钞,然后他们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大钞,生怕弄坏了。

看了一会后,专家们问大妈说,你这个藏品的确实是我国曾经流通过的牧马图纸币,但真假还不好说,你能说一下是怎么来的么?

张大妈如实回答,这个是母亲最开始用三袋粮食换的,后来她一直没舍得花,于是就传到了自己的手上。

因为长期战略,新中国建立初期面临着通货膨胀、物价居高不下等问题,经过5年多的治理,新中国的经济趋于平稳,也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在治理期间,为了方便老百姓购买物品,国家发行了一万元面值的货币,然而发行期却很短,因为不久后中国的经济问题得到了根治,所以万元纸币的发行量很少,根据专家统计,现存的万元货币不过百张,而品相好的更是只有个位数。

专家又问张大妈,既然是传家宝,为什么不一早就拿过来鉴定,而是放到这个时候鉴定呢?

张大妈如实回答,之前家里的生活条件过得去,但孩子这两年做生意失败了,所以想要把这个藏品卖了,填家里的窟窿。

专家点了点头,随后出现了文章开篇的那一幕,专家开始普及收藏知识。

然而专家说了一大堆,张大妈基本上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她听不下去了,最后在专家与观众互动时,张大妈沉不住气了,于是她主动问道,我的这张纸币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专家们点了点头,宣布大妈的纸币确实是真品!

台下的观众和张大妈一样激动,一听东西是真的,迫切得想知道这件藏品能卖多少钱,都屏住呼吸认真听专家继续说。

然而专家卖了个官司,他慢慢地说道,02年的时候成交了一张万元纸币,成交金额是20万,但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了,价格肯定水涨船高。

之前刚成交了一次,成交价格是460万元,所以我们给您的定价是不少于400万元!

没想到竟然这么值钱!现场的观众都沸腾了, 张大妈笑的合不拢嘴,毕竟孩子的债务问题能够解决了,而且他的住房问题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可就在张大妈正在高兴头上时,专家的一句话给张大妈泼了凉水。

“很高兴能够在您这里看到这么宝贵的东西,但我们觉得这张纸币意义重大,您不应该把它出售掉,而是应该捐给国家!”

(发言的专家)

大妈听后脸色一变,说,这个是我妈当时换的,而且当传家宝给我的,是我的私人物品,我怎么使用是我自己的事,这不是我偷得、抢得,凭什么要我无偿上缴!

专家一看张大妈的态度坚决,于是他们没有继续说下去。

张大妈也有些生气,她赶紧走上前把纸币包装好,然后就走下了舞台。
从此之后,张大妈消失在了大众的事业中,她的那张万元珍品大钞的去留也无法被获知。

站在专家的角度上,万元大钞几乎是“绝品”,上缴国家让更多人欣赏也是无可厚非。

然而站在张大妈的角度上,她家境一般,孩子还背负着巨额债务,这件藏品就是他们翻身的法宝,如果夺取了他们一家人翻身的权力,那藏品、纸币还有何意义?


2019年北京大妈带“万元大钞”鉴宝,称花460万买的,专家:上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