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数字化转型,解决传统企业内卷的唯一出路

2023-08-29 14:08 作者:轻流Qingflow  | 我要投稿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最近特别火的一个讨论话题。为什么?因为数字化是国家战略,关系到中国未来20年的国运,是实现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基石!

“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换上数字化系统,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型、甚至是对之前的认知的一种颠覆。

在今天,谁抢先完成了数字化转型,谁就抓住了行业洗牌的先机。

本文将结合本人10多年的数字化实战经验,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讲传统企业为什么要数字化,又如何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


一、传统企业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

首先,传统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不是因为别人都转型了所以转,不是因为别人有中台我没有就落后所以转,更不是说我所有业务板块都信息化了,就不需要“数字化转型”了。

而是因为:

数字化是解决行业内卷的唯一出路。

数字化是传统企业降本增效、实现盈利的必由之路。

数字化和信息化有本质区别。

信息化只是数字化的初级阶段,且看不到明确的企业收益,已经基本普及;而数字化的战役才刚刚打响,对企业的管理、软件战略要求更高,并且可以真正实现降本增效、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


传统企业目前面临的内卷难题是什么?

内卷加剧,兼并整合。平台化电商加剧企业间低价竞争,企业进入严重内卷时代,产品同质化也加剧内卷。行业开始进入兼并整合时代,疫情加剧弱者倒闭,强者慢慢占领释放的市场。

成本上升,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劳动力工资和10年前相比巨幅提升,货币放水也导致原材料价格飞涨。企业利润率薄如纸片,粗放式管理已经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数字化能从哪些方面给传统企业带来降本增效?

传统企业的亏损,无非是来源于成本浪费、管理混乱、订单下降这几个方面。面对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的新经营形势,管理成本急速上升,大多数传统企业都遇到了规模化、数字化管理瓶颈。

使用传统的套件信息化软件容易产生信息孤岛,无法形成闭环,不能满足新的数字化需求,无法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突破规模瓶颈,实现企业成长。举个例子:ERP和MES分开,不能形成闭环,及时完成对接,也很难实现穿透跟踪,导致查询问题非常耗时困难,最终制度很难落地。

而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搭建从销售、采购、物流、到库存管理的完整系统闭环,打通企业管理各环节,真正实现让企业经营降本增效。


而目前传统企业数字化现状是:

大型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财力投入,中小企业集体躺平,数字化似乎成了大型企业的特权;具有自己的开发团队的超大型企业,可以按照自己企业需求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完成各种系统对接,同时也独自开发私有系统。

传统ERP、CRM等套件产品购买费用高昂,很难根据业务灵活调整,且相互隔绝,信息孤岛难以打通;很多企业已经使用ERP,有的甚至还有MES 、 CRM和OA系统,但都存在严重的信息化孤岛问题,处于企业部分信息化状态,无法闭环,对企业经营无明显作用。

因此,数字化转型仍然大有可为。


因此,在今天,谁抢先完成了数字化转型,谁就抓住了行业洗牌的先机。


二、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真正痛点是什么?

要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前期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是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展开来讲,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主要是这三个:


(一)数字化基础薄弱,缺少数字化人才

一些企业的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更多的资源集中在其他业务板块,导致数字化资源缺少,数字化人才流失。在数字化转型中,由于缺少数字化人才,大部分可以通过数字化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

另一方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自身的数字化需求较多,难以明确地梳理除自己所有的数字化需求,定位清楚自己的数字化水平,这也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难题。


(二)传统系统迭代周期长,成本高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对传统的系统进行迭代更新,满足数字化转型下的新需求。但是现实是,传统系统迭代周期长,公司业务需求变化快,传统系统迭代往往无法跟上快速变化的体制机制。

另一方面,对传统系统的迭代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既需要寻求研究机构研制专业的设备,又需要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迭代,高昂的成本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难题之一。


(三)业务需求与数字化系统不匹配

一方面,很多企业充斥着各种纸和 Excel,结果数据同步慢、易错漏、格式难统一,审批流程复杂、繁琐、耗时,低效的协作模式让业务人员精力消磨殆尽。

另一方面,业务的需求变化快,个性化程度也比较高,但 IT 资源有限,无法快速响应需求,非标准、集成式场景需求让 IT 人员苦不堪言。因此,这也成为一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阻力。


接下来,就说说一家知名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功经历,给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数字化转型思路。


三、传统企业数字化的优秀案例:首帆动力

首帆动力成立于2008年,目前已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提供研发、生产、管理领先世界的更清洁混合能源整体解决方案。集团总部在上海,最大的一个工厂在江苏的海门,同时首帆动力在福建也有工厂,另外首帆动力在海外设点比较多,如阿联酋、英国,首帆动力在美国还成立了分公司。是一家全球化布局的公司,

首帆动力现在所有跨部门审批的流程和数据,全部都在用轻流搭建的OA系统里进行。

为什么首帆动力需要轻流?

首帆动力信息化框架图

举个例子,原来是在CRM里进行客户报价单审批,现在首帆动力不再把报价单放在CRM进行审批,而是先把它扔到轻流里面去,轻流审批完了反馈给CRM系统。

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用户和员工经常要到外地出差,电脑上审批不方便,移动办公才是最方便的,在轻流,任何审批人都只要一个审批界面就可以解决各类审批。

因此,首帆动力把所有跨部门审批放到轻流OA系统后,审批者永远只用一个界面,一个简单的界面,解决所有部门领导审批时的所有问题。

同时,轻流有个最大的优点:移动端就能完成审批,出差在外审批也不需要带很重的电脑。


首帆动力行业的特点是产品需求是单件小批量的,因此不能做库存,采购也是按订单进行采购,生产和过程管理的一切都按订单进行。小批量管理不难,但加上“客户高度定制化”就比较困难了。

因此,首帆动力做信息化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变”的问题。


首帆动力总经理谈到信息孤岛问题和为什么选择轻流:

“说个很直接的例子,我作为总经理,我进公司第一天拿了三份库存报表,我问仓库拿了一份,我问财务拿了一份,我问销售拿了一份成品库存,这三个数据是不一样的,但是不一样你去问他们,他们会有很多理由告诉你为什么不一样,他就应该不一样的。但是如何按照这样的数据来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我之前做流程优化做了很多年,用的系统都比较重,那么首帆动力为什么现在选择轻流?第一个原因,首帆动力叫行业认证。卡特彼勒是我们行业的翘楚,所以许总选择轻流,首帆动力也选择轻流,这肯定没错。”

OA系统是跟生产、安全、人事各方面完整结合的一个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

用轻流搭建的OA系统现在是首帆动力公司的核心,这样做的优点在哪?

即一线员工永远只需要用一套系统。首帆动力集团里目前采用企业微信和轻流结合,这意味着,员工不需要任何培训,也不需要下载任何APP,只要会用企业微信就可以了。


目前为止已有42个业务流程被复刻到轻流的系统中,这里面全是首帆动力的核心流程。

首帆动力所有的工人都是在手机端直接申报生产异常,以前首帆动力要专门找几个生产文员,把异常的情况拍照录入系统,还要领导签字确认,如果领导碰巧出差了还要等他回来。

现在一切数据都在轻流上展示之后,首帆动力每天5:30~5:40这10分钟之内,管理层会把所有异常数据统一进行查看和管理。


这是首帆动力生产系统其中的一个看板,整个车间的主任都可以在看板上了解目前生产有多少异常,每周/月的数据是什么样的,这些数据都来源于轻流。


目前生产系统里有16个流程是用轻流来进行的,比如工单、测试、检验、生产异常等,管理层可以随时查看数据异常的报告。


数字化转型,解决传统企业内卷的唯一出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