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鬼斧神工

2021-02-20 05:20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鬼斧神工

《庄子·达生》


【原文】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


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由是与!”  《庄子·达生》


【今译】

鲁国有一个技艺十分高超的木匠,名叫庆,大家都叫他梓庆,鲁国巧匠梓庆能削刻木头做鐻(古代悬挂钟鼓的木架,为猛兽形,有的形似虎,上面雕刻有精美生动的图案,本为木制,后改用铜铸)。木鐻做成以后,外形美观,形象逼真,活灵活现,看见的人无不惊叹,认为好像是鬼神的功夫,而不是人工所为。


鲁侯见到这个美轮美奂的鐻后,便问梓庆,说:“你用什么办法做成的呢?”


梓庆回答道:“我是个做工的人,会有什么特别高明的技术!虽说如此,我还是有一种本事。我准备做鐻时,从不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斋戒三天,心中没有杂念,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得爵位和俸禄的思想;

斋戒五天,不再心存别人对我非议、夸赞、精巧或笨拙等的杂念;斋戒七日,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正当这个时候,我的心里已不存在见君主之念,智巧专一,而外界的扰乱全都消失。然后我便进入山林,仔细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外形与体态最与鐻相合的木材。这时候,业已形成的鐻的雏形已经呈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了,然后动手加工制作;不是这样我就不做,我的思想没有达到,我就不动手。这就是用我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以天合天),制成的器物疑为鬼神工夫的原因,恐怕也就出于这一点吧!




【赏析】

在这则寓言故事中,通过描述梓庆削木为鐻时所作的准备,摒除杂念,忘形忘我,顺应自然万物的本性。提出了“心斋”的概念,就是心灵没有任何外界干扰和杂念,进入“无待”的境界。人只有放下自我,才能达到无所限、无所待的境界。


梓庆依三个步骤依次淡忘了利、名、我,怀着“以天合天”(以己之自然天性与木之自然天性相合。)这样的心态创造出来的鐻被誉为鬼斧神工的佳作 superlative craftsmanship.


“鬼斧”喻其不是凡人所能做到的。

“神工”好像是鬼神的功夫,而不是人工所为。

“鬼斧神工”被认为是一种高超的技术 extraordinary,一种天才艺术家才具备的巧夺天工的能力。


掌握一门高超的技艺或许需要一定的天赋,但更需要后天的努力和专心致志。



后来就用“鬼斧神工”形容工艺美术、文艺创作、建筑、雕塑等方面的作品精妙奇巧,技术极为高超 extremely skillful ,几乎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as if done by the spirits.


鬼斧神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