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章
白珊珊赶到时,聆音馆门前已经聚满了人。薛祺一袭杏黄色长袍,看上去十分朴素。他手捧一身凤冠霞帔,直挺挺地站在聆音馆门前,高声喊着:“月如,我来娶你回家!”
围观的人群争议四起——
堂堂知县怎么能娶一青楼女子为妻?
这薛大人怎么看着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没想到竟然这般堂而皇之的娶青楼女子...
这女子什么来头?怕不是红颜祸水吧!
真是伤风败俗,有伤风化!
.......
白珊珊听到这些话顿时一股火气冲上心头,这些人怎么能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口出恶言呢!
白珊珊正欲出言阻止时,那位月如姑娘才徐徐走出。围观的人们看到正主出来了也纷纷禁了声,一副看好戏的样子。白珊珊也站在一侧,没有说话。她倒是挺想看看,这薛大人到底能不能成。
她神情复杂地看了眼薛祺,随后就将头撇向一边,不再看他。
她冷冷地开口道:“薛大人请回吧,我不会嫁给你的。”
“月如...”薛祺早就知道她会这样说,只是很心疼她。
“月如,你我一早便订下了婚约,我亦承诺过,待我高中回乡之时,我定会娶你为妻。我薛祺既然认定了你杜月如,今生今世都不会改变!”薛祺语气坚定,他已下定了决心,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他都会娶她为妻。
“薛大人,你我之婚约,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之间本就没什么感情可言。更何况我们并没有互赠信物或婚书。”“如今我家道中落,沦落至此,那一纸婚约更是不做数了。”
杜月如深深地看了一眼薛祺,她的眼中有不舍、难过、更有决绝。“薛大人,与你相配的是昔日华阳杜氏的杜月如,不是现在在聆音馆的杜月如!”
极尽嘶喊。
杜月如深吸了一口气,“民女万分感激薛大人的垂爱,但民女无福消受。民女在此祝愿薛大人早遇良人,一生和乐顺遂...”泪水不停地在她眼眶里打转,她一刻都不想再停留。因为再多停留一刻,她就真的坚持不住了......
她毅然转身的那一刻,一滴眼泪滑落......
“月...”
“月如姑娘请留步!”薛祺还未唤出杜月如的名字,就被白珊珊出言打断了。
众人见是白珊珊,都十分尊敬地叫她三夫人。就连杜月如和薛祺都向白珊珊作揖行礼。
“月如姑娘,我觉得薛大人你是非嫁不可了!”白珊珊冒的一句话让在场众人都惊掉了下巴,这三夫人怎么会同意他们两个成亲呢?
薛祺和杜月如皆是一惊,但薛祺心里暗暗高兴着,他觉得若是三夫人出手,他和月如就一定有希望!
人群中有一百姓高声问道:“三夫人此话何意?难道您认同薛大人娶这个青楼女子吗?”
杜月如垂下眼眸,心中一痛,她的结局从她踏入青楼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即便她心中有他,可若是真在一起,必会被世人诟病,他的大好前程也会被毁于一旦...
纵使自己只是卖艺不卖身,可这层身份的枷锁,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挣脱得了的...
白珊珊并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转身面向众人,微笑道:“我且问一问在场的诸位,薛大人自任职以来可有一天懈怠公务?”
众人面面相觑,皆摇头否定。
“那他做过一件伤天害理,损害百姓的事情?”
众人摇头。
“他为承平百姓做的每一件事是不是都利国利民,是不是大家心目中以百姓为先的好官清官?”
众人思索片刻,纷纷点头。
“好,那我们再来说说他与月如姑娘。”
“诚如月如姑娘刚刚所言,她与薛大人的婚约是父母之命。如今两人的父母均已离世,若是双方无意,这婚约自然是不做数的。”白珊珊话锋一转,“可现在是郎有情,妾有意,怎么就不能在一起呢?”
“我知道,大家对月如姑娘的身份多有犹疑。可难道青楼女子就没有拥有幸福的权利吗?”
“青楼女子有几个是自愿做这个的?这世间女子又有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和疼爱自己的丈夫呢?”
“月如姑娘的学识才华皆为上品,日前织禧阁新出的诗经系列图就出自月如姑娘之手,且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薛大人为官清廉正直,以民为本,这是公德。他信守承诺,不因身份而背弃未婚妻子,这是私德。”
“所谓家和万事兴,一个人若连小家都可以背弃,那又何谈守护大家?一个人的品行不仅在于对这个国家的贡献,更在于对自己家人朋友的所作所为。”
“对家人关怀,对朋友义气,但对国家背离,此不可取;对国家忠义,但对家人朋友弃信负义,亦不可取。”
“薛大人对国家忠心,对百姓仁义,对未婚妻子不弃,实乃世人之典范。而月如姑娘,她既没有伤害到在场诸位,也未做对不起诸位的事情。这本就是他们二人之间的事,两个人在一起又有何不可呢?”
“宁毁十座庙,不毁一桩亲。他们二人都是良善之辈,诸位真的忍心就这样拆散一对有情人吗?请大家设身处地的想想,你的姻缘被拆散,你的家庭不美满...或是,你们希望有一个背信弃义之人来做你们的父母官,来为你们主持公道?”
白珊珊的一番话,让原本准备嘲笑辱骂他们的人彻底没了话。众人皆羞愧的低下头。
其中有一人走上前来,向薛祺和杜月如道歉:“薛大人,杜姑娘,在下言行有失,是非不分,冒犯了二位,我向你们道歉。”
其他人听了,也纷纷向他们二人道歉。
白珊珊十分欣慰的点了点头。
薛祺与杜月如相视一笑,随即便面向众人,行礼致谢。“乡亲们,薛祺在此谢过诸位。此后我仍将洁己奉公,竭力为民。”
“薛大人言重了。”
“我们相信薛大人,也相信杜姑娘。”
“薛大人与杜姑娘成婚之时,可要请我们去喝一杯喜酒啊!”
此话一出,人们纷纷应喝。
薛祺笑道:“好!待我与月如成婚之时定会大家去喝喜酒,希望那时大家不醉不归!”
人们都鼓掌欢呼,为这对有情人献上最真诚的祝福。
白珊珊转头看向早已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杜月如,玩笑道:“月如姑娘,这下你不嫁也得嫁了吧!咱们薛大人虽然一表人才,但有时候又有点傻,他这股子傻劲只有你最清楚,我看你就勉强答应他吧。”
薛祺将杜月如抱在怀里,杜月如听了白珊珊的话害羞地将头埋进薛祺的胸膛。薛祺也不好意思的轻笑出声。
白珊珊又道:“我说薛大人,旁人若来求娶定然是三书六聘,身着华服。你虽带着凤冠霞帔,但这一袭素衣着实朴素了些,而且于你现在的样子完全不符。我想,你这身衣服应是你们初见或是你对月如姑娘许下承诺时穿的衣服吧。”
“夫人好眼力,这正是我离家赶考时向月如许下承诺时穿的衣服。”薛祺对白珊珊的聪明才智从不怀疑,且她为人低调,又一心为民,薛祺对她是满满的敬意。
“夫人,请受薛祺一拜。”薛祺端正姿态,向白珊珊深深地鞠了一躬。
“薛大人这是何意?”
“今日之事,若没有夫人的帮助,定然不会这么顺利。在下与月如都真心感谢夫人。”薛祺语气真诚,他真的打心底感激白珊珊。
“是啊,夫人,今日多亏了您。”杜月如也向白珊珊鞠躬致谢。
白珊珊摇了摇头,将他们扶起。“你们不必谢我,若今日你们有一人并非真意我都不会出言相帮的。”
“我与月如相识的早,我知她心里有一个放不下的人,没想到竟是薛大人。起初我以为薛大人心中并无月如姑娘,可后来我才发现你上任许久却迟迟不来迎娶,是因为你想先为百姓做一些事,让他们认可你。这样你迎娶月如姑娘的时候,旁人就会因为你的功绩而少些对月如姑娘的伤害。你自然不在意身份,但你不想让她受到伤害。”
白珊珊笑着调侃道:“薛大人真是深谋远虑啊!”
杜月如感动的看着薛祺,薛祺害羞地挠了挠头。“夫人说笑了。”
半月之后,薛祺与杜月如正式成亲,全城的百姓都来为他们祝贺。
白珊珊将早就为他们绣好的婚书作为贺礼送给他们,白珊珊说:“我一早便知道你们是会在一起的。”
白珊珊怀孕时,喜欢给孩子们讲他们四人巡行天下的故事。孩子们渐渐长大,依然很喜欢听白珊珊讲故事。每每睡前,孩子们都会央着白珊珊讲故事,他们百听不厌。
有一天,煦清牵着清晏来问:“娘亲,爹爹长什么样子啊?”
白珊珊方才发现,她一直给孩子们讲他们的故事,却没有让他们知道父亲的样子。不由地心里有些愧疚。
她将煦清和清晏抱在怀里,提笔将司马玉龙以及赵羽,丁五味等人的画像画在纸上。一个个指着教他们认。
白珊珊笑着说:“煦儿和晏晏要记住爹爹以及这几位至亲的样子,这样我们见面的时候就不会认错啦。”
煦清动动小脑瓜,用稚嫩的声音问道:“娘亲,爹爹为什么没和我们在一起?”
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父母为什么没在一起...
白珊珊愣了一下,她觉得有愧于两个孩子,鼻尖顿时一阵酸涩。斟酌再三,方回答道:“爹爹是为了保护我们才暂时没和我们在一起,元祈太公不是说离我们一家团圆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嘛,娘亲向你们保证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
煦清转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满是自豪地说:“爹爹是大英雄!煦儿相信爹爹!煦儿会好好学习,让自己好好长大,像爹爹一样。这样爹爹见到煦儿的时候一定会很高兴的!”
清晏眨眨眼睛,高举肉乎乎的小粉拳,大声说道:“哥哥说得对!晏晏也要好好长大,爹爹一定会很喜欢晏晏的!”
白珊珊笑着将两个孩子抱在怀里,各自在脸上亲了一口,感叹两个孩子如此懂事。
舞夫人在外奔走了近三年,终于将那些隐患彻底清除。可她一直没有寻到白珊珊的下落,直到有天无意间看到一妇人的手帕,那绣法她再熟悉不过。她连忙叫住妇人询问,得知此物出自承平镇的织禧阁,做此物的人都叫她三夫人。
三夫人,珊夫人...难道是珊珊?
舞夫人喜出望外,赶紧出发去承平镇,她必须要马上亲自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