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30825

2023-08-25 16:50 作者:AKANERO  | 我要投稿

看一些设计相关的视频或者阅读类似性质的书籍时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当看到一些你很喜欢的观点时,经常能发现它们之间会有些神似,似乎一个观点的立足点和根本与另外一个不同说法的观点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比如我在观看写作大师课的时候,讲述者,一位著名作家说到创作的本质,他说人们喜欢听故事,因为这是人们能够接触与其自身很可能一生无缘的世界中有趣的事情的方式,人们天生好奇他们所不了解的事情,而他们了解这些事情的方式,最原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听别人讲故事。在故事里我们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把自己带入到故事中去,于是就仿佛我们也经历了那些令人神往或令人落泪的故事。而人们能体验到这一点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创作故事的人必须在故事中投入他自身的真实情感。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我们永远无法真正体会别人心里的感受,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我们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共通之处的,这是人类独有的共情能力,是人类在百万年间的漫长演化过程中进化出来的唯一值得骄傲的能力。我们通过这种能力在困境中互帮互助,它让我们理解到别人的想法与我们其实可以共存,而正是因此我们的文明得以延续至今,其基础就是我们的共情能力。

同时人类的创作欲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不会像动物一样每天吃饱了之后就躺着啥也不干,我们想要与其他人建立社会性连接,这是我们得以存活的必要条件(当然你硬要说鲁宾逊当年一个人在岛上怎么活下来的,请记得他还有星期五陪他)。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如果要活下去,时间长久之后他也会完全改变其习性导致其与社会基本脱节,此时他的存在大体上来说可能确实可以说是没有依赖其他人了,但这有什么意义呢?他的行为可能已经与野兽无异,作为野人来说他也是数量极其稀少的,短时间内就会彻底灭绝,没有任何延续的可能性。那么说到如何建立社会性连接,最方便的当然就是让双方意识到彼此的利益一致了,除开常见的合作狩猎和分工活动之外,可以有效加深人群之间的认同感的事情之一就是讲故事了,本质上来说还是要让更多人认为彼此利益一致。你瞧,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甚至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如果我能理解你所讲述的故事并认同你表达的观点,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成为朋友,也就是一定程度上的信任关系,做到这一点远比我们想象中容易,只要真诚地表达我们的想法就可以了。

圣经中的马太福音中有一段文本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现在常用马太效应来形容市场行为中赢家通吃输家尽输的情况。我在各种途径中看到的观点相似的内容时也有类似的感觉,那就是被广泛接受的做法和观点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甚至于可以通用在其他完全不同的领域也具有参考价值。在游戏行业中的一个普遍认知是游戏制作人在游戏中真正投入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或者是他真心很喜欢的内容,包括剧情、机制、玩法,乃至画面等方面时,我们往往能看到这类游戏的成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这是游戏行业,偶然性和机遇在这里就像是赌博中的大奖,我对此的感受是可行,但不是长久之计。真正可以称为万代千秋的内容一定是符合大众喜好的逻辑的,这涉及到人类情感的触发机制,至今也没有任何研究可以说明这东西的根本。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人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但他们确实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当说到游戏时,人们喜欢的当然就是好玩的游戏。要用具体的定义来规定具体什么才能叫好玩的游戏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是没有意义的。好比你永远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故事一样,我们注定只能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体验无数种(当然严格来说故事本身的数量是有限的)故事中的一小部分,而且还没有任何手段能保证我们遇到的故事一定是我们喜欢的,那么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只做我们喜欢的游戏就好了,但我们要做我们自己喜欢的游戏,好比一位作家写出好故事的基础是他能把自己真实的情感带入他的故事中,给他故事中的人物赋予生命,让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事件去体会作者真实的情感。你可能会觉得这件事是如此的困难,没错但也错了。就创作这件事本事来说它是没有门槛的,大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笔下的栩栩如生,小到市井街头中卖菜大妈的诉苦衷肠,它们两者之间唯一的差别只是讲述者的个体差异和讲述的方式而已。你会为诗人笔下的主角感叹,同样也会为田间挥洒汗水的农民露出微笑。它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都是你最真实的情感,是你作为人类的一员对其他人类的共情能力所引发的,这件事放到游戏里是一码事,讲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对我想表达的观点有了一些概念,甚至你可能自己也曾有过与我相似的想法,当然没有也很正常,没关系,试着回想一下上一个让你从心底里感到“这个故事我真的很喜欢”,或者“这个游戏我真的很爱”是什么时候,然后试着想一下为什么你会这样觉得。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就是反应你真实想法的镜子,不论答案是什么,这就是你喜欢的东西。

人们对于能给他们造成重大影响的记忆有着有趣的记忆机制,往往是那些让我们情绪波动最大的记忆让我们记忆最为深刻,记得最清楚,所以如果你对以前的事情记得的不多,那么有可能你只是对大多数事情没有你想象中的在意而已。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有几次次写作文的经历就让我记忆深刻,因为那是我彼时脑海中记忆尤为深刻的事件,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还忍不住掉了小珍珠,同时那几篇作文也被我们的语文老师点名表扬,其中一篇甚至登上了我们校刊的头篇,这让当时的我不胜自喜,我甚至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对我文章的评价:“你看吧,生活即语文。”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我对语文这件事的看法,它对我对于创作的理解有着深远的影响,当时我或许只是有了些许的顿悟,直到如今,我才慢慢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思考。这又让我想起之前看赛博朋克2077的时候,这部动漫把我的心打击的粉碎。后来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个动漫的制作人们说观众的痛苦远不及他们在画画的过程中感到的痛苦,作为创作者的他们所说的这种感受,我感到十分的真实。正如前文所说,人类只会对给他们造成重大影响的情绪有着最清晰的记忆,同时糅合着这种强烈情绪的作品,一定也是足够打动其他人的,这里的其他人不一定是所有人,也正如前文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注定了有些情感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的,但是只要是一个人真实的情感,是他发自内心的足以让他产生深刻记忆的东西,总会有人能同样感受到这个故事中的真情实意,这便足够了,实际上,只要是有真正的感情表达的故事,通常情况下会喜欢这个故事的人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也就是说世界上曾有过与我们相似经历或者情感的人绝对不止一两个,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说,如果从事一份以创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事业,创作者对自身保持百分百的诚实是十分重要的,不要担心表达自身真实的想法,更不用担心没有人会同意你的想法,因为这事儿从概率上来说就是不可能的,而有人不喜欢你的故事这件事也非常正常,我只能说他们不是你的目标用户,而你的工作实际上很简单也不简单,那就是做你真正想要的创作,能打动自己的创作就是好创作,就这么简单。


23082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