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后花园(3)——第708步兵师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隶属于第1集团军,第八十军的第158预备师。作为一支与普遍步兵师编制大致无异的训练与补充单位,他们在进行训练之余,还需要承担一部分岸防任务。而本期的第708步兵师,同样隶属于第八十军。作为第15动员波次师,他们有一个更加耳熟能详的名字——“静态步兵师”。

前文:

第708步兵师属于第15动员波次师,即所谓的“静态步兵师”(Bodenständige Inf.Div.)。这一批次的步兵师于1941年5月动员组建。旨在替换因即将开始的东征调动而产生的欧洲西部的岸防空缺。他们最初的编制非常简单,两个步兵团共六个步兵营,团直属部队只有一个反坦克炮排。而师直属作战单位方面,一个拥有3个炮兵中队的炮兵营。一个工兵连和一个(混编)通讯连。为数不多的重武器和车辆则则使用缴获或老旧型号。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都远不及更早动员组建的其他德国步兵师。

1942年,当德国人发现海峡对岸的盟军活动愈加频繁。加强“静态步兵师”的工作也提上了日程。这次编制上的调整主要的变化来自师直属作战单位,炮兵营完全失去移动能力,成为为静态炮兵营;增加一个反坦克(自行化)连。工兵连升格为一个拥有两个连的工兵营。通讯连则变为拥有各一电话无线电(部分摩托化)连的通讯营。

1943年11月,第708步兵师的两个(第728,第748)掷弹兵团只有五个营,因为其第728掷弹兵团第二营(II./728)在不久前离开前往东线部署。两个团的直属反坦克排,各装备3门中型反坦克炮(7,5cm Pak 97/38)。

师直属炮团为第658炮兵团。包括两个炮兵营,其中第二营仅有营指挥部。第一营(I./658)由五个炮兵中队组成:
第1中队,4门7,65cm F.K.(t),1门2cm Flak;
第2中队,4门7,5cm F.K.16 nA.,1门2cm Flak;
第3中队,4门7,5cm F.K.16 nA., 1门2cm Flak;
第4(自行化)中队,3辆G.W.Lr.S. für 15cm s.F.H.13/1 (Sf.)
第5中队,4门7,65cm F.K.(t).


其他师直属作战单位:
师直属反坦克(自行化)连仍在组建。
第708工兵营,包括两个工兵营。
第708通讯营,包括第1(电话)连,部分摩托化;第2(无线电)连,摩托化。
第658野战补充营,包括两个连,第一连负责机枪和迫击炮等步兵武器的训练,第二连负责反坦克炮和加农火炮的训练。
此时的第708师仅有5662人(包括203名志愿辅助人员(Hiwi.))。师三分之一的士官和士兵更换为1925年出生的兵员。炮兵则短缺10名军官。他们还获得了工作能力值得怀疑的224名意大利人作为志愿辅助人员。
除了师直属部队以外,师辖区内还部署有许多配属单位:
一个“东方”营:
第623(哥萨克)营,辖四个连。(注意,虽然哥萨克人以骑兵闻名。但这个营并非是一支骑兵部队,他们只有104匹战马,至少部分人员可能骑马作战。)

一个要塞(II./Festa. LXXX)营,辖四个连,约1300人,装备法国步枪。主要负责操纵师辖区内静态武器。
第1集团军还部署了两个(战术机动)反坦克营:
第1(摩托化)连:5门8,8cm Pak 43/
第4(摩托化)连:9门7,5cm Pak 97/38
炮兵方面:
第721铁道炮兵中队(Eisenbahn-Batterien):
2门28cm短管“布鲁诺”铁道加农炮;4门12,2cm s.F.H.(r.);4门2cm Flak;4门2cm Kw.K.(可能是二号坦克炮塔)。

陆军岸炮部队
第754陆军岸炮营:
第4./746陆军岸炮中队:4门10,5cm K.331(f);2门2cm高炮
第5./746陆军岸炮中队:4门10,5cm K.331(f);1门2cm四联装高炮
第6./746陆军岸炮中队:4门10,5cm K.331(f)
第2./747陆军岸炮中队:6门11,4cm K.365(e);2门3,7cm高炮
第4./747陆军岸炮中队:6门15,2cm K.H.433/1(r);2门3,7cm高炮



三个(静态)阵地岸炮中队:
第127,4门10cm le.F.H.14/19(t);2门7,5cm F.K.18;2门2cm高炮
第168,4门7,65cm F.K.5/8 (t);2门2cm高炮
Metz,,4门15,5cm s.F.H.414 (f);2门2cm高炮

如果喜欢本文,有请三连支持我们!
微信公众号同名,欢迎关注芬里尔战史研究!
作者:芬里尔战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