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常识午餐】
1.(单选)下列唐诗所描写的内容与对应的体育项目不相符的是:
A.御马牵来亲自试,珠球到处玉蹄知——马球
B.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游泳
C.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拔河
D.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射箭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传统民俗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活动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杨桴(fú)击节雷阗阗(tián),乱流齐进声轰然”中有响亮的击鼓声和流水声,描写的是赛龙舟,该句出自刘禹锡的《竞渡曲》,记叙的是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形容的是赛龙舟热闹的场景,而非游泳。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御马牵来亲自试,珠球到处玉蹄知”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通过关键词“御马”“珠球”“玉蹄”可知该诗句对应的体育项目是马球。
C项:“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出自李隆基的《观拔河俗戏》,通过关键词“拔拒”“长河”可知该诗句对应的体育项目是拔河。
D项:“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出自李世民的《咏弓》,通过关键词“上弦”“激箭”可知该诗句对应的体育项目是射箭。
2.(单选)关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不公开
B.公民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和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C.行政机关逾期不答复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公民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办公厅(室)可以作为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法律其它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4条规定,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不能直接决定不公开。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3条规定,除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可见公民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和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C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3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可见行政机关逾期不答复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公民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D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可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办公厅(室)可以作为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
3.(单选)关于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生指导等任务
B.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家庭自我保健
C.以让农民“看病不出乡镇”为发展目标
D.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时政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相关知识。
第二步,对比选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指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体系,主要承担着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卫生监督、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任务,为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保障。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指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体系,并不包括家庭自我保健。
C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目标,使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而非让农民“看病不出乡镇”。
D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以村卫生室为基础,而不是乡镇卫生院。
4.(单选)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遗洒物、障碍物或者污染物,当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机关可以决定立即实施:
A.查封
B.扣押
C.冻结
D.代履行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行政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强制。
第二步,根据《行政强制法》第50条的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无。
5.(单选)下列哪组人物均与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密切相关:
A.周公、孔子
B.伯夷、叔齐
C.周武王、姜尚
D.管仲、鲍叔牙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人文其它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周公制定了周礼,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克己复礼”和“礼乐文化”。周公、孔子均与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密切相关。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A项: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B项: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接受,叔齐也不愿继位,二人共同逃亡。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夷齐“兄弟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仁哲大义,是历代中华仁人志士、诚信礼让、忠于祖国、抱节守志、清正廉明的典范。
C项:姜尚,姜子牙,帮助周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姜尚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久远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D项:鲍叔牙推荐管仲为相,共同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有着深厚友谊,《列子·力命》记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6.(单选)甲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入狱后,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甲可以如何处理:
A.既可以假释也可以减刑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可以假释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刑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的减刑和假释。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8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甲可以减刑,不能假释。
C项:甲不能假释。
D项:甲可以减刑,不能假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