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凡汽车,月销2060辆,被吹成巨大成功!企业有没有蛀虫?
昨天(2023年8月25日),网上有一篇500多字的短文,题目是这样的:“8月销量预测:飞凡与智己,上汽集团的难兄难弟”。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上汽集团一向擅长营销,但他们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上汽飞凡汽车,在这方面就有点儿不灵光了。虽然以换电为特色,再加上最近三电体系首发,理应厚积薄发,华丽转身。但现实是很残酷的,上汽集团似乎忘了,他们的利润主要依赖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经营得也不温不火。

最新数据显示,8月14日至8月20日,上汽飞凡只卖出了384辆,其中飞凡R7为234辆,飞凡F7为150辆。再往前一周,表现更惨淡,只有143辆。按照这个情况,8月份的销量大概也就2000辆左右。月销量2000辆左右,上汽飞凡的表现还算稳定,之前几个月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不过,要说有多么“非凡”,那倒也没有。但是,就是这样稳定的业绩,居然被他们雇佣的自媒体号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在是让人觉得,飞凡汽车,真是敢吹。当然,吹牛逼又不交税。

同样是上汽集团旗下的智己汽车,虽然投放市场的时间,比飞凡汽车要早一些,但也是“大获成功”的销售量。数据显示,8月14日至8月20日,智己汽车卖出了272辆,其中智己LS7卖出了251辆,智己L7卖出了21辆。结合之前几周的数据来看,智己汽车8月的销量预测,有可能环比下滑,整个品牌能不能卖到2000辆,都还是未知数。

根据上述的数据分析,在整个八月份,上汽集团的两个新能源汽车领域里的两大品牌——飞凡汽车和智己汽车,月销量加起来,很有可能不到5000辆。不说比亚迪25万辆的销量,就是站稳45000辆的埃安汽车,达到38000辆的理想汽车,也把上汽集团的老脸,无处搁放。但上汽集团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月销量达到2000辆,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上汽集团近些年的人事调整来看,他们倒是比较注重缓和人际关系,营造出一片祥和的气氛。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制胜法宝吧!可惜,他们没有致胜。实际上,从车型的定价上,就已经能看出决策上的混乱了。上汽飞凡和智己汽车,这对难兄难弟都在互相刺刀,仿佛在对外展示一幅滑稽的画面。

上汽集团的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基本上都是同样的打法。先是拿出巨额广告费进行狂轰滥炸,配合地面部队——收买大批的自媒体作者,狂发软文,一顿狂吹(就像那篇被人斥责为不要脸的巨大成功的文章),然后在招聘、豢养一大批水军,对于批评他们的自媒体实施网络暴力。他们这样做,认为就可以超过比亚迪,打败特斯拉了。

实际上,上汽集团是国有企业,按照惯例,支付巨额的广告费,当事人是有一定的回扣的。据某个新能源汽车厂家的老板称,这个回扣的比例,有可能会高达50%!至于收买自媒体发软文是不是也是这么高的比例,我们不清楚。雇佣水军这事,应该不会再要回扣了吧?这是我们按照经验的推测。

如果这样算下来,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每家高达几十亿元的广告费,就有一半被他们个人揣进了自己的腰包。是不是这样,我们不清楚。我们希望,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会同上海市审计局,对其进行审计。上海市纪委监委,也可以同步介入。按照人们常说的,查谁谁有事,应该会揪出一些蛀虫。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