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瞬间的背后|乔麦克纳利半自传影集

2017-12-27 08:38 作者:阿强憨憨  | 我要投稿

作者是乔·麦克纳利,世界著名摄影大师,“百名对摄影最具影响力的人”、2008北京奥运会十位摄影师之一,他还是柯达公司“在线传奇人物”和尼康公司“镜头背后的传奇人物”。乔的客户包括《体育画报》、《ESPN》、《国家地理》、《生活》、《时代周刊》、《财富》、《纽约时报杂志》、《商业周刊》、《滚石》等畅销杂志。

个人推荐阅读指数四星。零星穿插着乔从受父亲英雄接触相机,开始学徒摄影,到成为大师,以及关于他的家庭孩子的故事。

乔是摄影界的成功人士了,却并不是想象光鲜亮丽,用他的话来说,为了生计,他得舍弃陪伴与孩子的相处时间,还与妻子离了婚,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职业而不能长期与家人相处而造成的。他在书中建议人们别把摄影当职业。当职业摄影师是很苦逼的,为了生活,不再是你想拍什么就拍什么,往往会落入拍摄都是大量重复类型的照片,进入技能提升瓶颈,比如专门的婚礼摄影师。我想起去年从北京去深圳的火车上我上铺的一位三十多岁的摄影师,路上聊天得知他干了这行七八年,这行很苦逼,劳动量大,工资低,现在最赚钱的反而是弄摄影培训的。生活就是这样,工作与爱好难重合。建议把摄影当作业余爱好,偶尔有时间出去拍一拍或者兼职一下,才能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矛盾的一点是,如果你不是一个职业摄影师,基本不会拥有庞大的设备群,和尝试多种不同设备拍摄的可能,对于非职业的摄影师不可能随便买上一个400mm的镜头,解决方法是去租一个体验一番,非职业摄影的付出与回报不是一件高性价比的事情。

乔是布光大师,整本书的照片大部分以暖色调为主,特别是人物摄影上,无比佩服。布光是从第一支闪光灯开始的,现在我还没有开始购买闪光灯,主要因为相机的快门数太少,而且我才刚毕业一年半,手中的钱不太多,会在将来考虑买一个低端的,慢慢学习。作为一个拍照的,要做好不怕脏不怕累的心理准备,什么爬电线杆,下水,野外被蚊虫叮咬那是常事,随时做好拍摄的准备,尝试不同的机位,可能有些都是大胆的。拍摄中需要不断与人打交道,如司机、保安、模特等,这当中会有技巧,比如拍照时上前给被拍摄者翻翻衣领,理理线头,这样接触被摄者,消除戒备很受用。


书中学到的几个拍摄素材:窗户上的雨滴、人的出丑、窗框、门框、真情流露的人。

学到的拍摄方法:手动径向动态模糊,可以通过曝光时转动镜头来实现。

一个小小的惊喜:书中有年轻时候川普。


瞬间的背后|乔麦克纳利半自传影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