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红楼梦的一些暴论【二】

2022-12-05 18:51 作者:今天也是平凡的上班族  | 我要投稿
  1. 有些自称黛玉粉的自我定位很不准确,张口闭口就是黛玉有持家能力黛玉家里有钱,这类人不该自称黛玉粉,应该叫第一女主粉。有些则是反反复复强调宝玉有多么爱黛玉,可黛玉的好处凭什么要靠宝玉才能证明?这类人大概应该叫宝玉真爱粉,不过宝玉也挺爱袭人的,就没见他们对袭人有这么高评价了,反而动不动骂袭人爬床,所以合理推测这类人还是应该叫宝玉正宫粉。能好好去欣赏黛玉自身聪慧灵气的人似乎少得可怜。

  2. 有些人总喜欢说黛玉真诚宝钗虚伪,恐怕是有什么误解,黛玉不会像你想象的一样,谁真诚她就对谁掏心窝子的,如你我这样的俗人,黛玉只会变着花样嘲讽还让你听不出来。反倒是宝钗会客气点,她会叫停黛玉的,但她背地里还会夸黛玉嘲得好,花式夸她用词精妙。

  3. 坚持“毒燕窝”论的读者估计都没看全百度百科的词条,只看到冰片性寒凉了,没一个看到冰片易挥发且几乎不溶于水,也就是说哪怕宝钗拿三斤冰片放到燕窝粥里煮然后给黛玉吃,实际能吃到黛玉嘴里的估计连半个指甲盖的量都没有,如果吃到了那应该是满嘴碎冰碴子的感觉。

  4. 洁粉梅片雪花洋糖实际就是一种西洋冰糖,动动脑子看看语法,洁粉、梅片、雪花三个词是并列关系,洁粉、雪花都是形容糖的外观,与其并列的梅片难道还能是用料了?人家曹雪芹就想凡尔赛一下,谁能想到后来有这么多大老粗不但get不到还搞出这么多笑掉大牙的言论呢。

  5. 红楼梦里已出场的奶奶辈和母亲辈的人物文化水平都不怎么高的样子,但到子女一辈的时候姑娘们就人才辈出诗文皆通了,仿佛经历了什么基因变异。宝钗母亲没什么文化,所以宝钗的学问全是靠父亲教养。黛玉也有父亲还有老师,就是不知贾敏文化程度如何。贾府中没有长辈会主动给姑娘们讲学问,所以三春读书大概纯靠上学了,请的先生什么样也没提过,估计水平一般,但探春在这种环境也能写出相当不错的诗词,可见聪敏和努力哪边都不差的。

  6. 黛玉六七岁的时候步步留心不敢出错,长大些却活泼机敏妙语连珠,宝钗七八岁时候淘气爱玩乱看杂书,长大后却老实规矩了,所以黛玉算不算是用一生来弥补童年的缺失……

  7. 我对陈晓旭版的林黛玉其实不够满意【这是可以说的吗?】机敏活泼劲表现得太少了,不够大气,时常想求求她,演到黛玉心有不满时能不能不要老是用撇嘴表现情绪。

  8. 黛玉身上有股执拗劲,命运对我残酷我就不停向天质问,如此脆弱的生命价值到底和在,又该何去何往,不止代自己问还要代普天下的女子一起问,这是她身上最让我着迷的地方。所以说,把葬花吟解释成是王夫人薛姨妈这些人迫害她令她伤感也是挺可笑的,这是在瞧不起谁呢。

  9. 宝钗则完全相反,既然命运残酷,那就珍重有限的生命去践行圣人之道。宝钗这种人,不管把她放在多么逼仄的环境中她都能泰然处之,她是真的万缕千丝终不改,不管换哪种环境你都能想象出她是个什么状态,因为她的内核就稳稳立在那里。黛玉则相反,她有太多可能性了,不同的环境可能造就她不同的形态,但不管哪种形态,她的精神境界都是远高于自己所处环境的。所以不管宝钗遇到什么环境我都不太会替她忧虑难过,因为我知道她能自安。但对黛玉,贾家这个环境真是太逼仄了,我希望她能走出去,比对探春的期待还要高,可惜已经不可能了。

  10. 宝钗是不可能嫁给贾雨村的,一句话就可以说明问题。56回探春改革,宝钗告诫她不可利欲熏心,将孔子都看虚了。探春是不会真的利欲熏心的,那这话是骂谁呢?不只是贾雨村,小说中大部分男性角色都中枪了。

  11. 中枪的不止小说中人物。作者分明借宝钗之口代佛说法代圣讲道,偏偏有许多人把宝钗当成追逐名利的浅薄之人。倒也难怪,现实中利欲熏心者不比小说中少,理解不了宝钗的境界就只能强行把她拉到自己这种境界去理解了。

  12. 理解不了宝钗的也理解不了黛玉,上条中的人和第1条重合度一定很高。

  13. 如果这部小说从贾珍的视角写那大概就是部贵族版的金瓶梅了。倒也没错,这位确实和西门庆一样成日大摆宴席花天酒地,妻妾成群还四处玩弄女性,罔顾人伦,正好,连尤氏都和吴月娘一样是继室呢。

  14. 黛玉写海棠诗时的表现很有趣,和丫头们玩玩闹闹,等别人交卷了才赶鸭子上架写完,估计是前面构思好了后面却出不来好句子,只能赶鸭子上架写出来完事,事实上这首诗也确实,前半很优秀,后半就差点意思了,估计是不喜欢受限于格律,这次的出题影响她发挥了。

  15. 黛玉这种观念不是无迹可寻的,教香菱写诗她就强调不要受限于格律,自己平时写诗也是有感而发,哪里会管什么格律?

  16. 钗黛的诗虽然风格各异,讨厌格律限制这一点倒是挺默契的,海棠诗两个发挥都差了点意思,到菊花诗出题时宝钗就坚决反对限韵,然后黛玉就夺魁了,焉知不算钗黛糖呢。

  17. 曹雪芹设置小说人物很喜欢搞一些天命和人为的并列对比。比如宁国府,贾敷是因为早亡而无法承担家业,这是天命,贾敬则是因为和道士们胡搞而没有好好承担家业,这是人为;比如贾珠和宝玉,贾珠因为去世而无法孝敬父母,这是天命,宝玉则是因为自己性子古怪不肯正经读书而让父母忧心,这是人为;比如钗黛,黛玉是父母双亡家庭彻底败落,她薄命的原因是天命,宝钗的哥哥本应成为她的依托,哥哥却不干正事反而带累宝钗,她薄命的缘故则在人为。

  18. 很多读者有个通病,就是作者以上帝视角对人物进行的描述定下的结论,他们一个字都不肯信,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某些红学家功不可没

  19. 红楼梦前期宝黛钗的关系是宝黛近而钗远,但到后面慢慢就是钗黛近而宝远了,都是以黛玉为中心,所以全书第一主角其实应该是黛玉才对【不是

  20. 承接上一条,既然三角关系中有两条感情线的描述了,那么可想而知80回以后黛玉死后,就该去描写二宝的关系如何贴近了


关于红楼梦的一些暴论【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