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版掷弹筒,wz.36榴弹发射器

上世纪20年代,波兰着手研制一种用于步兵连的火力支援武器,制成了wz.30榴弹发射器,这是一种有着迫击炮特征的榴弹发射器,与日军的掷弹筒类似,在经过一系列优化改进之后,1936年推出了新一代wz.36并广泛装备到波兰陆军中,成为二战初期波兰陆军连的主要战斗武器之一。

与超轻型迫击炮类似,wz.36重8千克,拥有一根400毫米长的滑膛炮管,口径46毫米,炮管腰部固定了折叠两脚架,它可以将发射器固定在45°仰角,不具备角度和方向角调节能力,大多数迫击炮尾部采用矩形或圆形的底座,wz.36采用的是一种驻锄造型的底座,上面安装了气泡水平仪辅助操作人员准确架设发射器。

它通过枪口装填46毫米口径的弹药,常用弹药有反人员榴弹、烟雾弹、照明弹,另外还有训练弹。榴弹重760克,尾部有尾鳍,爆炸威力和同级别迫击炮差不多。

弹药并不是通过重力下滑撞击发射,而是在发射管尾部安装一个击锤式的手动击发件。固定角度的发射器通过改变射击时的膛压调整射程,在发射管上有另一根金属管,发射管的后膛有通道连接上方,射手可以通过转动上部金属管尾部的调节环改变燃气泄出的量。上方这根金属管的主要作用是引导泄出的燃气向前排放,避免伤及炮组,在这根金属管上方安装有折叠瞄准具。

不同的发射压力可以改变弹药出膛速度,发射榴弹时出膛速度可在30~110米/秒之间转换,相应的射程在100~800米,在当时能够胜任连、排的支援火力。

波兰陆军将它部署到连级单位,每个步兵连装备3门榴弹发射器,每门发射器配备一个4人作战小组,分别是指挥官、装填手和2名弹药手,作战时由连级指挥,也可以将一个发射小组加强到排级作战单位中。

事实证明wz.36是一种非常可靠的武器,在测试中曾以高射速连续发射850次,不过也必须承认它的结构比常规迫击炮更复杂,制造成本更高,维护起来更麻烦,实战证明它的精度比德军的5厘米迫击炮略低。

生产工作持续到1939年,到该年8月,波兰陆军总共收到3454门发射器,并在随后德军入侵波兰的战斗中使用,在压倒性的战争形势面前自然不能发挥太大作用,德军缴获了855门发射器,重新命名为4.6 cm Granatenwerfer 36 (p),这些发射器装备于国防军训练单位,后因弹药缺少而退役,还有数量不明的发射器落入到苏军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