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网络加速了我们对身份的焦虑

2023-06-18 16:53 作者:竖土不立  | 我要投稿

00:00 你好啊,这期我们来聊一聊现代人的遇到的一个非常常见的,非常普普遍的一个问题,身份的焦虑,他不仅在中年人身上,他即使在年轻人身上,他也非常的普遍。这这本书是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这本书非常的易读,这很重要。既然大家已然很焦虑了,谁会打开一本更加焦虑的哲学呢?谁会看一个七八本组组成的追忆似水年华呢?在这本书前面,有一个专门为中文版写的一个序,我觉得这个序基本上就归纳了我们讨论的问题的核心。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然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身份的焦虑。 

 

00:53 身份的焦虑就是我们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一个担忧。如果你察觉到别人并不怎么喜爱或者尊敬我们的时候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一个信心我们的自我或自我形象,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地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他人对我们的忽略则会轻而易举地把它扎破因此唯有外界对我们尊敬的种种迹象才能帮助我们自己获得这种良好的感觉身份的焦虑是怎么产生的呢?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总爱拿自己的成就与被我们认为是同一层面的人是同一个层面的人来相互的比较身份的焦虑便由此而产生了现金身份的焦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更加的强烈。因为每个人获取成功,包括性爱的成功,经济的成功,职业的成功的可能性似乎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更加大了。要想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失败者,我们必须期望更多的东西。我们每时每刻都被成功人士的故事所包围。这就是我为什么在这期的标题里面,我会加上互联网时代更加会加剧这种焦虑的原因然而回顾历史。 

 

02:06 我们可以发现,在绝大多数时代里面,人们的主导思想恰恰与之相反对生活其实报以很低的期待不仅正常而且明智在那个时期啊。仅有极少数人立志追求财富与成就,对于大多数来说他们知道,自己活在世上就是呃,为人奴役,逆来顺受,即使是今天我们攀上社会顶层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即使在今天我们其实也很难我们很难与比尔盖茨这里我换成马云比较高下。成功啊,就如同一个十七世纪的人想要获得路易十四那样的权利,如痴人说梦一样。然而,不幸的是,现在的人们觉得这一切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这种想法来自每个人阅读的杂志。事实上,如果谁没有为了实现这一切而全力以赴,那才是世间最荒唐无稽的事情。作者谈论的不过是传统的媒体时代的一个状况,纸媒时代的或者有新闻的时期。所以啊,我这期的标题谈到了互联网时代,我觉得互联网让这些信息的传递更快也更夸张也更真假难辨了同时在经济的这种大爆炸中成功的案例啊。遍地都市成功人士到处都是,你每天都在接受更加丰富的那些更富裕的人展示他们的生活更加漂亮的人展示他们的脸蛋儿我们先抛开他的真实性不说,这些案例让大多跟他条件相对来说比较接近的人产生了一种内心的失衡。 

 

03:35 这种失衡在每个人身上起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一部分人会嫉妒,以至于愤怒为主,一部分人会复制他们的模式,疯狂的复制以为自己可以到达,有人会说那些生活已然很优越的人他们会焦虑吗?当然了他们攀比的对象是他们同等地位的因此想要获得成功的感觉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个稍逊于自己的人,但如果你已经是班上最后一名了。那么就去其他的班上去找吧,我们认识这个世界越多,也就越不容易获得自我的一种满足。但是话说回来,我不是主张向内的这种压缩自己的,那那那一类人啊,我知道我向外的扩张自然会带来很多的苦恼和忧愁或或者忧虑吧。但是我们如果封闭自己,拼命的向内挤压自己它是另外一个问题,那接下来什么是身份,身份其实源自于拉丁语啊。本来是站立的意思,我们泛泛来说的话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地位那在这本书里面的身份呢?指的是一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获得他人认可的一种重要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这就是焦虑的源头。萨特的我是自己和他人的注视共同组建起来的,否则我不存在。 

 

04:51 对吧?我们对自身的价值判断,其实它有一种不确定性。不管我们所谓的内心多么?强悍的人多么?自信的人多么?社牛的人他都是需要靠他人的看法来确立自己的内心的每个人对自己的品质和特性的认识啊。总是在一些矛盾的评价中飘忽不定的有时,候我们对自己非常有信心觉得自己非常牛,觉得自己非常的优秀,有时候又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甚至把自己贬低到连蝼蚁都不如。我们注定要在他人的目光中,他人的赞许中获得对自己的一种认同,他人的爱,尤其是比自己更加成功的,更有思想的那些人,对自己的认同会带给你更加坚定的自我肯定这个问题他其实也可以反过来有时候是你主动地去发现自己和那些更为优秀的人之间存在的一些共同之处于是认同他。于是加入他,于是袒护他。 

 

05:47 这就是偶像的崇拜。那这里的偶像当然不是我们说的偶像艺人的那个偶像的意思啊。所以你会发现,那些拥有身份地位的人,他们会相对来说会更加的自信,他们获得别人的赞扬和爱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更加多。更加的大。呃,也许我们看来说,虽然有些是虚假的吧,但这就是大家追求身份的原因之一吧。 

 

06:11 那说到了刚才说到了这种获得一种爱啊,就是书里谈到了我们追求身份啊,也就是追求爱。这个其实也非常的好理解啊,肉体上的爱就不说了,那精神上的爱,一个人首先是要爱自己,但是他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迷恋需要通过外界的一种确认。一旦外界也爱你也就是别人替你确认了你自己才会不知羞耻的大胆的来爱自己,否则你不敢确认你是不是爱自己的。你才敢在这个世界上表演。当然,有人问别人都不肯定我我就不爱自己了吗?当然不是的你一定受到过肯定无疑的,你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什么是肯定,你会自主地寻找一种秘密的一种认同,你看到另外一个人跟自己在某些地方非常的相似而另外一个人他非常的优秀,你就从他那里能获得对自己的一种认同,不过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甚至来源于自己的一种精神上的一种臆造。但是没关系,这很好,我们向来都是在创造一种精神上的臆造。我们的神学,我们的所有的宗教,我们的很多社社会的理论都是这样的。这很好,这没什么关系,没什么好回避的,而且它非常的重要。 

 

07:20 我们需要这种自己虚构的一些精神世界对自己的一种认同我们在世上活着,有时候身边的人其实是少之又少的。很少的。我们大多是来自于虚构的一些形象。我们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模一样的时候不需要感到害羞,因为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不需要那么的诚实。那我说的这个镜子里面看到自己跟真实的自己不是同一个人,我不是说的是美美颜相机那个意思啊。我就是说你内心认知的自己和当你直直视自己的时候,你发现哎,我们的差距这么大,是不是我是一个骗子?不是的,人需要这样子。那下一个带来焦虑的原因是嫉妒。修摩在人性论里面说过,产生嫉妒并不是自己与他人之间距离太大。比如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不会对最高级的领袖那么嫉妒,但是他可能对他身边的班长他会,他就会。 

 

08:21 比如你在自己的公司里面,有可能对没有见过的那个最顶头的老板,你不会嫉妒他的但是你对你们天天见到的部门主管或者你的小LEADER你就会,当然了。我认为修摩特说的也不一定对,哲学家哲学家休谟取决于一个人的欲望大小,有人天生就想就想当将军对不对有这样的人,有人只愿意计较别人分到的面包比我的大,托克维尔谈到了这个欲望的核心。就是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人的一种幻想,幻想或者幻想。托克维尔,我之前聊过他的那个大大制度,哎,就就这旧制度与大革命那本书,我聊过这本书吗?好像聊过,我不太记得了。那这里他说的是,当世袭的这种特权没有了,这是封建制度下的人与生俱来的财富也没有了。一个人可以选择任何职业,这时候,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当然会自命不凡,觉得自己可以从事一项更为重要的职业了。然而这一切纯然是一种幻觉,现实的生活很快会让他清醒过来以前不平等是社会的普遍的规律因而即使再严重的不平等也不会引人注视而现在平等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少了。 

 

09:38 正因为如此,哪怕是细微的差距也变得明显起来了。为什么生活在这个民主富足的国度里面?这里它指的是美国人们仍有一种莫能名传的烦愁,这就是原因,为什么这里的人民生活平静安逸,却又时时会诅咒生活。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来自于社会跟经济的这种快速的崛起和进步。个人和集体的关系里面。个人被放大了,他不再像过去一样把自己投入到了集体中以此获得一种集体的荣誉和存在感而是要不断地放大自己个人存在感个人存在的意义那么它就会带来一种个人的强烈的一种焦虑它会无时不刻的在跟周遭的人比较那这里的幻觉来自于社会创造的一种新的理念就是我也可以这个我也可以。很励志,但是又又很悲伤这既是一个给人希望的一个幻觉又是一个能使人痛苦的一个错觉我也可以我也可能我们经常会这么说因为我们看到身边的很多人跟自己我们认为他跟自己比较接近的他达到了。于是我会说,我也可以我也可能别人也经常是这样鼓励你的我们的家长也是这么鼓励我的我们老师也是这么鼓励我的我们身边的人我们自己都是这么鼓励自己的我也可以我也可能它带给多少人那么多的希望。 

 

10:56 但是我们永远记住社会社会是一个金字塔,我也可以我也可能那个顶尖上的,没有那么多我也可以,没有那么多我也可能,那是下一个焦虑的一个来源。非常的符合今天的我们这个时代,就是基因崇拜。就物质层面来看啊,在社会等级中位居低层的呃,此般际遇少有快乐可言,也就是底层的人,我们大多时候认为他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的快乐。但是从精神层面看,并不尽然。低层的人不一定总得无时无无地苦不堪言。在很大程度上,贫困对自尊的影响取决于周围的人对贫穷的理解和看法。这个问题非常的有意思,贫穷它不是一直都是让人难过的,但是大多时候它可能确实是是的。 

 

11:53 那有一个,比如一些呃,举一个例子啊,比如在我们的五六十年代我们一度强调以什么以朴素为美的那个年代朴素这个东西下。它虽然不等同于贫穷,贫困,但是它让那个时代的人对穷反而产生了一种自豪感,身边的人并不会觉得我穷,所以你什么有一种羞耻感不像今天这种价值观,在当时是主流的这种价值观,甚至直到我小的时候,它还影响着我。我们老当时老师对一个小女孩儿就说你成绩不怎么样穿到天天倒是挺好的,那这种观点在当时我们觉得嗯。是的成绩不怎么样穿那么好羞耻那么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来了,我们都会有一个普遍的一个社会共识对吧?它甭管是主流价值还是所谓的绝对正确,就是底层的穷人,他们也要受到社会的尊重。每个人都是这么想的,即使你心里不这么想,你也不敢说出来对不对?那么对于尤其对于富人来说说,他们只有善待他们,才能维护自身的一个利益和存在而对底层的人的尊重也会建立他们的一种价值的一种认同。 

 

12:57 这个东西向上说也可,向下说也可。否则,我们就会出现另外一种价值的认同是什么呢?就是有人开始把穷人和失败者联想到一起了。这个问题非常的可怕,那么他们穷人认为自己是失败者的话,那他就要摆脱自己的处境,那第一件事儿就是离开自己现在的职业。那这些职业大多是农民,大多是工人,于是他就会造成新的社会分工的一个重新重组的一个问题。那么经营制度的出现,就会打破这种固有的带有同情,怜悯,怜悯的这种尊重,所谓精英,它肯定是打破了世袭制度的它肯定不是过去的世袭的理论上来说。基因的产生是什么呢?就是要给所有人,社会上的所有人提供一种相对平等的可能。相对平等。我加了相对两个字,儿而且必须得加上相对,两个字儿在这种相对的平等下,人们才会自发的认为我们的竞争才是公平的。 

 

13:50 当然了,很多人会依然会说是不公平的,出身决定了很多东西啊,当然我们说是是相对来说公平的,相较于过去来说,好吧,这个它肯定是相对来公平的。高考那就是寻找公平的一种方式嘛。那么公平的竞争自然就会分出有能力的人和没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我们后来成称他们为成功人士,他们会成为富人或者另外一种成功吧。理论上来说,他们的富有不等同于封建制度下的那种剥削阶级了。我们不会再这么去想它了。 

 

14:21 虽然有时候我们还会调侃啊,资本家等等之类的但是我们底子里不会认为强烈的认为是一种剥削阶级了,而在竞争中这场竞争中失败的穷人他们会被挂上一个失败者的这样的一个这样的一个等号来说。虽然我们有时候不承认啊。于是精英的崇拜就发展起来了。今天我们对成功人士大多都是崇拜的,你发现了没有?我们也认同他们更加具有胆识,思想能力,运气,而这也给了另外一部分人带来更深的一个焦虑,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制度。里面这种痛苦又增加了一份耻辱。于是我们说到了,这种精英制度下,人的这种焦虑来自于自我,他不会,他的第一时间并不是说反抗,而是来自于自我。因为我们在相对的,我们自己认清的一个说所谓的平等的这样的一种竞争中,我失败了,我的穷不再是社会给我的,我的穷不再是家庭天然的给我的。我的穷是我自己在一场竞争中失败,于是在竞争中的失败我们称为失败者。对了,在这本书里面,它引用引用了好多其他的书,其中有几本书推荐啊,推荐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休谟的人性论,霍布斯的那个利维坦。 

 

15:40 这几本书都是非常值得去看啊,感兴趣的可以去买买,这几本书可以看一看啊。那互联网时代,我们把这种精英制啊推向了一个新的一个高点,社会财富还不足以来描述他们。精英以一种非常权威的形象出现在各种媒体时代里面,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他而且他们更加容易来包装自己他们不仅仅是过去的富人他也是社会里面一部分人新的一个偶像而他们带来的这种巨大的形象。加剧了别人失败者身份的一种焦虑。可是我们真的是失败者吗?这个问题本来不会被放大到这么大,但是这些精英的形象越强悍,越让人将平凡的,哲学的精神的这类人也难过进了社会的失败者里面。好像有钱是成功的唯一标准了。 

 

16:32 一个人拥有了财富了,如果他还能抱有一些理想,对社会有意义的一些理想,那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精英。我以为啊,也有成功之后只会更加疯狂的追求财富的,以至于穷凶极恶的精英。当这样的精英被封为神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崇拜了一个真神呢,还是崇拜了一个撒旦呢?在这本书里面,一共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焦虑的起因,我刚才只是聊了很少一点,因为时间关系。第二部分就是解决它的方法。当然了,我认为这些解决方法呢,都是抵挡不住我们现今的这种焦虑的这个洪流的,它需要时间和社会的下一次拐点,它自然我们会来人类走到某一个点上的时候,但另外一个问题要急剧放大以及以至于影响到人类的思考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在这个拐点上,我们会给它一个一个一个新的方向了不用担心,但我还是简单的聊一下这里所谓的就是说解决它的一些方法吧。我并不是特别认同啊,他谈到了其中的一个解除这种焦虑的方式,理性的顿视态度。这很哲学了,在遁世面前加上了理性两个字,顿视对于东咱们的东方哲学家避世避世啊,东方的禅宗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对吧?但我们并不认同一个消极的这种避世的态度,尤其在今天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们可能认同。好吧,魏晋时期。 

 

17:56 所以这里说的是理性的一种遁世的这样的一种态度,哲学家们在他们各自独立的研究中提出。我们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谴责。这个呃,其实很难做到,很难做到的就人,就是还是之前的问题啊。人的建立是由我和注视我的人建立的。那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在一个随机形成的人群中看起来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形象。用叔本华的话说,只有击中目标的谴责才能使我们受到伤害。 

 

18:37 一个人如果真正知道他不应该受到某种谴责,那么他可以满怀信心的对此不屑一顾。如果我们接受这种遁世哲学的建议,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在维护我们身份方面所采取的幼稚做法。这是一个我们永远都无法完成的工作,因为他在理论上要求我们跟任何一个对我们抱有负面评价的人进行决斗将其杀死只有接受了顿视哲学的建议并放弃了这种幼稚的做法我们才能够在严密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对自己价值的正确认识并从中获得一种可靠而有根有据的满足感。这里谈到的,虽然他谈到的就是嗯,用了这种自我建立内心建立的这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其实我们都知道啊,但比较虚。那么这种可能嘛,就是某些程度上你会发现它依然非常的。其实本质上它并没有逃离那种我们说到的避市,也就是说,当你驾驭不了这个时代的时候,当你对这个时代充满着憎恶或者恨的时候。 

 

19:41 而你又无无法改变它的时候,那么你就选择了一种躲避它一种逃避它这个逃避的话,有一种我们称之为说是什么身体上的一种逃避。有一种身对性,精神上的逃避那所谓身体上的逃避呢?就是我彻底的去到了另外一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而精神上的逃避呢,就是我的内心世界里面,对吧?我不再注视他人,注视他人,也不再受他人的注视了。我不太去计较了,我觉得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上,心里自然都得走到这一步,不是他想这样子,而是他不得不这样子。另外,我认为这里的这个理解,他的,他毕竟是一个西方的作家嘛,他的这种所谓的遁世的东西啊,用我们的哲学思想来看他还不够东方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平凡的伟大平凡的伟大是多么虚的五个字儿啊。这种说法有时候会被曲解成碍于现状的一种消极的一种自我麻痹吧,但我们试着从什么东西啊,东方式的集体是什么?东方式的集体就是家,我们从家的传统价值来思考这个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家其实一直都是我们根深蒂固的一个思想,虽然我们批判过他,骂过他,对吧?但是我们也讨论过他的好,他的意义。但加这个集体将个人投入进去的时候,你会心甘情愿。所以我们不遁世,我们可以遁入自己的家这个集体,我们在家里面找到一种身份的,一种认同和身份的和价值的这种这样的一种存在感。他会更加容易获得,虽然他也很难啊,但是他会相对来说更加容易获得我一直很想聊一期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而这里的集体就是中国式的家以后有机会吧。 

 

21:20 那下一个解决方法是谈到了就是我刚才说到的集体啊,这个我其实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啊,我我没有看之前我就想到了集体是一种很好的一种解决这种焦虑的方式。但是书里面的集体这西方式的,那就是宗教集体。宗教是可以让人脱离一部分氏族的这种价值观,而寻求一种纯粹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满足的。但是我们呢,大多人没有宗教信仰,所以我刚才说到的集体就是中国式的家。我不确定更年轻的人是不是会逐渐的在切断家带给自己的这这层束缚吧,我有时候觉得更年轻的人,而零零后啊,甚至再再往后一些啊,他们会受到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会越来越深。会逐渐的不再束缚在中国式的这种传统的家里面了。尤其城市里面的人。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的庞大的一个话题啊,可能以后它会逐渐的显现出来嘛,你比如说在欧美人,他们对家的这种付出跟纽带就远不如我们这么强烈。 

 

22:17 不是说他们不在乎家呀,他们的这种对家的这种付出,他不会像我们的这么的失去个人。但是集体确实可以让人遁入其中,以求得一种集体下的统一的认同跟一种价值。但是它有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就是它会走向集体的这种疯狂,磨灭掉个人的存在的价值,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对这个从宗教至呃,宗教至暗时期你就很难看出来,从很多的历史的事件中你能看得出来。然后书里面最后一个解决方法非常有意思,波西米亚人,而波西米安他们是极度关注精神需求的一个群体吧。但是中国人又太不波西米亚了。我们是一个几千年的一个农耕民族,隐忍又克制,而且非常的务实。 

 

23:06 我们是一个非常的务实的一个民族,在世界范围内我们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波西米亚的这种散漫的世界观离我们太遥远了。同样作为流浪民族的犹太人我们反而可能会更加像一些吧,所以波西米亚人这招儿在我们这里不适应。最后,我们回到序言里面的一段话,用来总结,我觉得非常的好。我们渴望得到地位和财富,但其实一旦如愿以偿,我们的生活反而会变得更加糟糕。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过多的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他们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假如我们不能停止忧虑,我们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治疗身份的焦虑并无灵丹妙药,其实这里他也说到了,但我们可以尽量的去了解它,讨论它。身份的焦虑。 

 

24:12 很值得看一下的一本书,它比较怎么说呢,比较适合今天。我很多时候介绍书的时候,我总希望它是在今天来看的话,它是有一些意义的。那这期视频就到这里,喜欢我的视频点一下关注,谢谢 

 

网络加速了我们对身份的焦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