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典《隆中对》

文评】:白華金刚范辰帆/《隆中对》出自魏晋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相当精妙。惜矣,如水镜先生所言,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正因孔明的出山,助力刘备集团,为日后三国鼎立的形成,间接奠定基础。正如《新三国》剧中所言:从这一刻起,历史发生了剧变,《隆中对》成为了千古名典,孔明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
在今天好多人看来,《隆中对》算不上什么大策略,这些人皆缺乏历史与时代观点相结合,严重忽略当时的客观因素,没有贴合的价值观,更没考虑大环境气数,多流于坐而论道、空谈天下之言。表面上看,荆州之失最为关键,导致孔明《隆中对》策略最终未能实现;有道是,能否执行看主上,一如江东有鲁肃,此人真乃英杰,鲁子敬是东吴我最钦佩之人,而非孙权、周瑜和陆逊,惜鲁肃之东吴上策亦未能彻底执行,这背后冥冥中,也为三国鼎立造就了根本原因。天道运转,地气相应,乾坤之中,至定之数,中有事间,非人力所能相邀。
罗贯中《三国演义》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意即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此乃英雄也;彼此信任、交心换命,为鼎定天下并肩作战;帮明主一统天下,名垂青史,为后人所敬仰,永垂不朽。帝王将相、公侯宰辅、贤明圣智、权达卿贵。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惟佛子仙翁,静观世度外,随喜江山易,代有才人出。下面,择《隆中对》里最经典的一段,即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小节,配以视频,与大家共同回忆探讨。况且,个人认为《新三国》剧中,这段语译演得非常好。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