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意象
秋是四季之一。过了夏的鼎盛后,渐渐衰残。所以秋大都是寂寥之景。秋天的气象象征刑官,时令属阴。秋在音乐上是“商”音,既“伤”。所以在古代文人眼中秋往往都是悲伤的。这不得不提到诗文中的意象:“悲秋”。 古代文人常用秋天来表达感伤之情。比如郁郁不得志,官场失意等。试看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作者借景抒
情,抒发离别怀远的情感。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多用来表达愁思。比如欧阳修《秋声赋》:初淅沥以潇飒,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描写了秋雨由小变大的过程,且运用拟声词将其写的生动。又或江淹《别赋》中: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这是秋,似乎只有无尽的感伤。但花木亦无情,秋显得如此悲凉,皆是文人墨客心中的悲凉。 不过秋不止于此。不乏有许多诗人豁达开朗,写秋的景致截然不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么美丽的景致!诗人王勃肯定在滕王阁上谈笑风生。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登碣石山俯瞰汹涌的沧海,曹操此时胸怀天下,心志豪壮。晴空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刘禹锡心情开朗,所看景致也那么爽朗,秋日更比春朝好。 秋既是寂寥感伤;也是悠闲爽朗。气象万千,这都是文人丰富的内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