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缺少人文的科技,只能是“人工智障”。

【首发视频逐字稿,感恩梁老师开讲!】

大家好,我是梁永安。 2023 年就是我们网上生活中最火热的一个科技话题,就莫过于人工智能 OpenAI 创造的这个 ChatGPT 就给人一种非常大的一个惊讶,它可以帮你查资料,也可以完成一篇文章,那么随后就出现了像 AI 绘画、 AI 剪辑等等,就这些非常新奇的产品,就很多学生、职场,甚至学校写论文的本科生、研究生都觉得特别高兴,所以有了一个这么好的工具,写出来像模像样,然后用它来完成他的写作作业,论文等等。
但是这里边也引起一些很大的一些担忧, AI 产品会不会在未来替代人的工作,特别是人脑的工作,那么会不会造成一种失业潮?
【补:北京大学戴锦华先生关于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失业潮的观点:
1 98%的人可能由于多余成为弃民,如果这些人是通过抹除来消灭的话,可能法西斯时代到来
2就科学造成的挑衅(失业潮)科学(新岗位)来解决,过去500年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虚假的承诺
3在历史上要对财产制度财产分配制度做如此大规模的重组,一般没有和平发生的!
4(失业的群众)看不见的底层是(不稳定社会治安)不稳定的暴力因素,所以对于人工智能不会有简单的乐观态度
出自:【戴锦华:疫情后,我们似乎轻易的遗忘死者-未来已来?2023.6.1于西交大】 https://b23.tv/kh3e3eQ】
那么我们这还有一些高等学校现在就规定这个学生不能用这个chat GPT 来来来协作,那这个是非常严格的,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这种 AI 产品,
人类历史这里边就是科技和人的这种生活,就是和人自身的发展,这两个之间它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关系。就原来在神权统治下,我们都是一种观念性的看这个世界。
那么 12 世纪以后,比如说望远镜形形色色实验工具,那还有一些新能, 12 世纪欧洲农业的一个变革等等这些新事情的出现,那么一个测量时代就诞生了,就一切皆可测量,那么测量就是可以去进行量化,可以进行实验,就科技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大规模的跟人的生活的交互,我们就说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么在这个过程里边呢,就诞生到我们今天大量的一种新的,充满了里面那种科技含量的东西,以及我们今天说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在一个智能化的层面上开始全面发展。

那么,你就说波士顿机器狗,那个家伙,你看那个细长腿,那个跑起来飞快,而且平衡感特别好,现在它已经可以自主的辨别方向,感应周边的,然后你给他制定的目标,他自己会采取一种灵活的方式去完成。
1.1也就是说人类进步,人空出来了,人的世界,人要建立起人和人的关系,属于人的生活,不再是那种繁重的物质生产,就会有个新的本质性的重新思考了。就像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所说,就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压抑,压抑里面有两种,就一种是合理压抑,就历史到这个阶段只能发展到这个水平,所以你的需求不能充分实现,你只能在这种压抑中去进行繁重劳。所以我们说在高科技它归根到底的价值就是解放人,就是去不断的让人在一个更有创造性,更有这个我们人的一种,这种创造性能量、思考力、想象力、感受力、沉浸力等等这些方面去发展。然后人和人的交互,那也是在这么一个更大的有精神,更加的有艺术,更多的有创意的这么一个生活理念,然后去体现人的那他的美好。那么这里带来个问题,就是科技带动的生产决定人类,就是特别强势。

1.2所以后来那个你看,唉,就说去年代美国哈佛大学那个菲亚叫丹尼斯贝尔,他写了本书叫《资本者的文化矛盾》,一下子人类在这个发展过程里边就是为了牟利,就是资本冲突,他要求效率,他要求这种很高的这么一种新的技术,要求,一种就是很大的规模上的这样一种,这个效率就是利润。所以后来你看福特公司生产汽车,它创造的流水线就是把每个动作分解,每个工序的简单动作把它分解,然后去人附属于机器的节奏,就会出现这个情况。

所以这里面出现了一个文化矛盾,就丹尼斯贝尔,他也提到这个就是为了利世界性的这么一个大生产、大市场,是牟利的动机,就是这种能量越来越大,欲望越来越强,那么渐渐的就是所谓的就是人文关怀,就是那个关于生命的追问越来越稀薄了,那么开始就是那种功利主义,在资本推动下,就所谓的资本冲动就越来越强烈。所以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文学里边它会体现出来。
1.3卡夫卡,你看他写的变形计里边,你看这个格力高尔,这个是卡布卡那么多小说里边唯一的一部作品,里边主人公有名字格里格尔。为什么要给他个名字?就是他是个活人,给个名字像个活人,但是他一觉醒来变成打甲虫了。嗯,然后大家急的是什么呢?不能去上班了,因为他是个推销员,还是挺不错的推销员,结果他这个功能丧失了,但他急的不是他变了虫,而是急着他变成了个大甲虫,以后不能去完成他那个工作了,就人的生命就被漠视。所以最后你看这个大甲虫孤独的死去,就是它一旦是不能完成它的那个工序上的那个分工,它就失去价值。
所以我们说在大量的生产,大量的利润追求资本冲动之下,人本已紧紧压制,所以就有这个问题。
就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还是在真正的是在把人从这种机械劳动、重复劳动、简单的劳动、压抑性劳动里面让它释放出。当然在这个过程里边,我 1993 年开始用计算机、个人电脑,然后一开始比如说我用的那个就是那个系统,电脑系统在 DOS 系统、 Dos 系统,它需要输入指令,所以这个过程里面人还是不断的在提升自己的这样的里边的一种,比如说编程能力,比如说分析能力等等,所以人和机器等于共创一种过程。

黑箱社会,就是你所用的东西,其实它里边内部的技术流程,它里面的构造,它里面什么是个黑箱。那这里你有个问题,所以我们人的这种就是普遍的全社会来看,就是人的这种跟这个世界互相之间通过手,通过我们的动手,然后跟世界建立关系的这种程度,这种能力是下降的,所以我们今天就说一方面是高科技,他只能解放人,促进人的发展、人的脑子、人的智慧、人的选择、人的判断,他不能拿来替代这个东西。
2.1所以这时候就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说我们不能迷信这个就是人工智能,不能说它就是我们方便了,噢,就可以了。所以我们想这个人工智能这个事情,我们今天回过头来,为什么我就说,你用那个 ChatGPT 去写作,它替代的什么呢?它那个海量的建模在里面,模式在,然后它一个主题下去,它会在那种超链接里面,在快速计算里面会汇聚出来那些句子对吧。我也试了一下以后,比如说输入一个什么什么人名,然后他出来的结果有时候有时候 还可以,有时候就 似是而非,有时候完全是错的。
因为我们是要有主动的给他的一种分析、选择和建构。所以我在想在这个过程里边,我们中国人在新的弯道超车的时候,我们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有一个自己的清醒的这么一个价值意识文明,不能因为智能化了然后去消灭人的价值。所以这就是我们面对这个智能化的一个态度,就是解放人,以人为本,然后发展。所以具体到这里又会有这些想法。
所以后来看到这个天空 AI 这么一个新的东西,那就还是很感兴趣,就是在这个这么一个工具里面,它是个对话式的一个 AI 产品,它是我查了一下,它是这个昆仑万维打造的那一个国产大语言的一个模型。所以我们一说到大,今天我们说大数据、大物流,大什么,这里面就是规模,规模背后就是它的一个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所以这个我一看到这个AI,我们有这么一个新的东西出来,那么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
我看,特别是出版社的,还有报社的看着我就说我们现在开始轻松了,为什么轻松呢?一个稿子,把主题一输入几个关键词,咵哗啦出现一篇东西很轻松,很高兴,但当时我听着就喜忧参半,我觉得那么人自身的它的价值在哪里?想象在哪里?因为写作不仅仅是一个,就现有的就是数据库里面的一个综合,那么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在想象创意、灵感这些东西在哪里?是不是有这个缺陷?
5那么后来看到这个天空al,它除了有 ChatGPT 的那些功能之外,它还有一种所谓的就是大模型的这种 AI 搜索功能,就是在这个搜索功能里面,就是它的那种功能里面,它抓取那种信息,尤其是核心信息,那价值最有价值的内容就是而且它会对这个信息的源头判断它的真伪。
这个东西就里边就要需要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架构了,而且需要非常好的一种新的计算,它甚至可以进行 20 多轮次的这种交互验证,这种参考信息它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断裂的漂流,所以它可以就是记忆你原来你搜索的或者你已经输入的东西,而且它可以调动很大的那种巨量的那种数据资源,然后从中它就会筛选出一些重点的这么一个信息,然后这个搜索功能它出来的东西就扎实得多。
那么职场上的人,你比如说还经常需要写报告进行策划方案,比如说学校里边要写论文大纲等等,还有一些细读书的以后的读后感等等,那这些东西其实它一个基础的部分,其实我们在评价一个论文的时候,其实是叫个什么呢?
就是对于问题梳理,就你说的这个问题,他以往的人做过些什么?嗯,他已经在这个就是这个问题上他已经积累到哪一步了?你说你不能做重复性的工作,然后他已经把问题已经追溯到什么程度,然后观点到了什么程度,然后他在这里面的论证或者说已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对,这个都需要一个这个基础工作是很磨人的,非常磨人。
所以我想这个天空al看了以后,我就觉得它这个方面的质量提高不少,就它可以对这些原始的资料、大数据给它一种质的判断,然后给它一种很好的一种系统性梳理,然后还有很好的这种验证,当然我们不能说100%,但是这个是比起那种随意性,比起那种断片式的任意连接,那还是要提高了非常。而且你还有得到这个结果之后,你还进行非常好的改写过程,还可以进行互动性搜索,所以这个就是非常有意思。
所以说我们说如果说是比如说学生大学生,研究生,他想通过这种 AI 来进行学习,然后进行工作,写报告,写这个计划,写什么,那么这个就非常可以。如果各位同学希望通过 AI 来进行学习,以及对自身的工作提供帮助,可以进入天工网页版或者在应用市场下载 APP 的体验。
6所以我觉得这个这种像这一类似的天工al等等这种软件我就希望越多越好,因为我回头看,我们非常感谢在 90 年代那一批敢为人先的那种在数字化里面的探索者。
你比如说当时我们中国人要用中文,中文写作的时候编辑软件空白,

非常感谢像求伯君这样的人,跑到深圳一个房子里关起来,用了半年时间,编了 2800 多万汇编语言,然后编出了 WPS 1.0,只在一个dos盘,就是 1.33 的这个小盘里面。
所以中国科学家,我们全民他前面那个方向,我们就是一个时代要靠自己开辟。你说日本人,他开辟第五代人工智能计算机,最后你看跟美国的竞争里面搞不下去,六七年前宣布放弃
6.1中国人是没有办法放弃,你放弃了你以后就,那就不得了,给你的卡脖子,但是这个里面我们中国人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就说我们除了发展高科技,然后推动我们的这种知识性的劳动,但是它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站位了。
6.2所以在这种高科技发展的时候,不能让他说是它变成唯一的主导一切的选择标准,一定要明确,不管是市场初期能获得什么利润,更重要的是他对我们中国人的自己的现代化,在高科技,在知识化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新兴社会?所以我想我们这个今天这个方向,就是比如说天空而言,做的也很好。
所以我们不仅仅是把高科技作为一个消费主义的接受,也不是个最终结果。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里边激发出我们人类更高的创造性,更大的生命力。我想这就是我们面对人工智能的时候,它的一个最根本的一个方向,最根本的一个价值。所以这是我们就说在这个面对人工智能,我们要保持住我们的惊喜,然后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上面我们同时保持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么两个轮,所以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让牛顿和莎士比亚都非常蓬勃的活着,我想这就是我面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我是梁永安,非常期待跟大家同舟共济,做时代的旅行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