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七修类稿》明 郎瑛 (二十六)

2023-08-08 19:01 作者:三步一颠  | 我要投稿

1 “蛙翻白出阔,蚓死紫之长。”这两句,人们都觉得可乐,但不知道出处。 其实这是出自宋朝皇亲滔大使,这滔大使喜欢写些搞笑诗,当时哲宗皇帝在做艾炙,滔大使写了这首诗来搞笑,后来流传到民间。诗说“日暖看三织(三次看到蜘蛛网),风高斗两廂;蛙翻白出阔(似阔字),蚓死紫之长(似之字);拨饭听琵凤(吃饭听琵琶曲凤求凰),持馒接建章(手拿馒头当自己是建安章秀才);归来坐簾下,打杀亦何妨。” 又有一天下雪,哲宗皇帝问“你又有什么诗?”滔大使说“谁把鹅毛空处扫,玉皇大帝卖私盐。”诸如此类的,前一首《说郛》有记载,后二句记载在《群居解颐》里。 2 金人转运使田特秀,他母亲在怀他时去问仙,仙说“前中后是五,五三一十五,生死与成败,逍遥在廊庑。”没人知道是什么意思。 后来田特秀在五月五日午时出生,这就合了三五的说法,因为是三五的缘故,就给他取小名叫五儿,他居住的地方刚好是乡里的一半。二十五岁时乡、府、省、御四试都排名第五。田特秀死于忧午轩,死的那天是八月十五,五十五岁。 弘治年间,苏州学生陶麟,因为要参加科举考试,到江东之神那祈籤,词说“到头万事总成空。”这年落第,想起籤词,认为这辈子中举是无望了。后来去应贡,没想到他的编号是“空”字,正德丁卯获乡荐,辛卯中进士,考卷也都是编号“空”。这二件事,可真是太巧了。 3 钱塘有个医生叫张琎,字如玉,和另一医生张用道非常要好。 弘治甲子,张用道死于家中,如玉在徽州行医,所以不知道张用道已经死了。大概半年后,张如玉回家,有天到市场,在仙林桥遇到张用道,二人相揖,各自打听对方近来可好,如玉见用道脸有愁色,就问“你从哪里过来的?” 用道说“刚从禇家堂我弟弟家中吃完饭过来的。”二人告别。 如玉去拜访朋友马浩澜,他问马浩澜“近来用道遇到什么事了?” 马浩澜说“他已死半年了。” 如玉大吃一惊,忙说“我刚还见到他,还聊了几句。”轮到马浩澜大吃一惊。 第二天,两人相约去找用道的弟弟,才知道昨中午他在祭祀哥哥。 这件事我是亲耳听马浩澜讲的,就是真有这种事,牛僧孺才说“世间人鬼杂行,但人不知鬼也。” 4 海虞吴纳,是个老儒士,著作有《文章辩体》流传于世,他自己说“我没有什么大学问,不过是一位小小的记下我所听到的人罢了。”他自称是韵府群玉秀才,真可谓是善喻啊。 5 陈箍桶,传说是宋朝时期的神仙,非常熟悉道徽 钦事。冬天、夏天都穿一件破旧衣服,不穿鞋,头发胡须非常乱而且斑白,所穿的衣服虽然旧,但不脏;陈箍桶眼睛瞎了一只,面色像苍玉,外表看起来是个五十多岁的人。世俗上有名望的人都希望见到他,可这人行踪不定,今天出现在江东,明天又在关陕一带溜达,除非他自己来找你,否则你根本找不到他。 我的朋友王元甫弘治年在扬州的官邸见过他,当时陈箍桶坐在药栏上,和平常人没有两样。王元甫的弟弟王元敬拿火铳在他背后朝他开枪,陈箍桶根本不知道有人在他背后开枪一样,依然留下来吃完饭才离开。 昨天我听太常盛公端明说“有传说陈箍桶是晋朝时期的人,是宋朝开始记录他。” 6 杭州有个混混某,他的祖辈是商人做货款买卖的,传到他时,因为不怎么积极,所以被他败得差不多了,然而还是靠着祖业在维持。 某天,有位客人来存钱,他就将这客人的钱占为己有。到这客人来要钱时,他把其他客人寄存的货物卖掉,把钱给这位客人。 就这样年复一年,拿客人的钱还客人,人们称这是“姨夫钱”,是说阿姨死了丈夫还可以再嫁人的意思。 后来有人发现混混某的手段,就来指责他,混混某说“我家开行数十年,何尝拖欠客人钱;后客移还前客去,客人自少客人钱。”我认为这说法的确很无赖,但也贴切,这混混某确实聪明,可惜没用到正途上,哀哉。 7 姚江诸沦,乡试进士,在姑苏僧舍住了一年多,有人在宿舍走廊放了个棺材,所用的木材非常好。诸沦非常喜欢,每次出入便会抚摸说“真是好木材”。没多久,诸沦在宿舍离世。 僧人去找棺材主人买了这棺材准备将诸沦入殓,人们打开棺材,里面所刻的棺材制造年月,正是诸沦的出生之日。真是怪异。 8 新官上任,刚开始是“惊天动地”,过几个月是“昏天黑地”,离任是“寂天寞地”。这是描述官员的。 赊酒时是“风花雪月”,喝酒时是“流星赶月”,讨酒钱时是“水底摸月”,这是比喻这世界的混混。 未娶老婆时是“越河跳井”,娶来后是“擔雪填井”,娶久生了好几个无法养育是“投河奔井”,这话虽然是戏言,但也深致达理。 9 我之前和一些学士聚会,有人提议用偷盗事作对子。 这人先说“发塚可对窝家”,有接的说“白昼抢夺对昏夜私奔”,大家说“私奔不是偷盗啊?”说这句的人辩解说“虽然不是很合题,但这种方式的爱情就必须偷盗不可。” 另一人说“打地洞可对开天窗。”大家又说“开天窗不是偷盗事啦。”说的人解释说“现在那些敛人钱财的人,主要是克扣少给,俗话称‘开天窗’,这还不是偷盗吗?”大家一听,哈哈大笑。 又一人说“我也来,比如三橹船正好对四人桥。”大家听了,静静在想这算偷盗吗?他又说“三橹船载来强盗,而四人桥抬的,怎么不是强盗头呢?”大家都起哄。 宴会中有些个坐轿来的客人,心中不爽。我打圆场说“清浊不能相提并论(原文 泾渭不伦),清的人应当称四科入四辅,坐个轿有什么不可以呢?浊者怎么能说盗呢?只能说是四脚兽啦。”这些人听了才乐起来。 10 金陵有个学士顾某,几次去招箕仙写诗,一日箕仙写诗说“天冷山城二鼓敲,雪迷洞口路迢迢;云窗童子烧松义,待我鸾舆下碧霄。” 顾某请求箕仙留名,箕仙又写二诗说“古来花貌说仙娥,自是仙娥薄命多;一曲霓裳未终舞,金钿早委马嵬坡。”又说“昔日长安一太真,君王一见笑倾城;洗儿故事今何在,只问蓬莱玉色人。” 顾某又几次去求诗,不是谈情就是说容貌,箕仙所说的诗辞也不一。几番来去,顾某淫欲炽盛便迷上箕仙,多次请求要见箕仙的真颜,以畅平生所慕。 有天傍晚有个妇人从空中飘下来见顾某,这顾某见了箕仙真颜,又吓得要命,惊声尖叫,家人一听,忙跑过来陪他过夜。第二天,顾某又想起那箕仙,刚想起,那妇人马上又出现,从此没有一时宁息,顾某恐怖忧虑,已经快疯了,后来他的朋友只好将他带出去旅游,过了很久,顾某慢慢恢复正常。这是其中的一件事。 又,杭州有个人也是喜欢招箕仙问事,每次都很应验,他就说“可不可以与仙翁见个面呢?” 箕仙拒绝说“我是一个死人,还是不见好。” 过了几天,他又来招仙,再求无论如何见一面,箕仙就说“明天天快亮(原文 侵晨)时,在你家后花园梅树下见个面吧。” 到了时间,这人兴冲冲来到后花园,看见梅树上悬挂着一具长胡子尸体,经此一吓,此人病了很久,差点死去。 从这两件事说明,人啊不要因为迷信,天真地要和神仙鬼怪面对面聊天。 11 天宝年间,西番进逼西安,皇帝诏来不空三藏,叫他诵咒平番,不空三藏于是诵咒,忽见空中有金甲神人,不空三藏说“这位是昆沙门的第二儿子,你快去救西安。”后西安那边捷报频传。 西安那边的说法是,在西北边有天王现形帮助才打胜仗的,朝廷因此命令依形立像,现在佛寺都建有天王堂,是从那时开始的。 嘉靖庚子年,山西有贼寇造反,朝廷便扬旛设醮,道人仗剑咒诅禳之,后来果然捷报传到,战斗胜利的日子,正是道人作法的时候。 按我理解,左道这些东东可能是存在的。 12 周允,江右吉水文襄公忱的孙子,他为人公直愷悌(指正直品德优良),凡是请术士推命,都说寿命是五十二岁。 嘉靖二十二年,周允是庐州二守,刚好在五十二岁那年,犯了脾胃病,又感了伤寒症,自己以为这回肯定活不了。 有天夜里梦见一位神来对他说“你一生多行善事,会有人代替你死。” 隔天白天,当地的医生都来探看周允,有位老医生要出府时,不小心跌倒,头碰到石头死去。几天后,周允的病就自己痊愈了。 又在正德年间,北京西江米巷有当地人晚上回家,看见有一人洒石灰在地上,围长有数十丈,到家门口,还有石灰痕迹,心想“大概是巡逻人所为”,他等那洒灰人走远,便将石灰扫去。过了几天,这地方发生火灾,就这位这当地人家没被火烧了,他赶紧摆祭品谢天,作完祭祀后烧纸钱,纸钱的飞火将他家给烧了。这人才悟到,原来那人洒石灰的家,就是火灾被烧的那些,我将石灰扫去,所以家没被烧着,如今不小心家也被烧了,看来这是命数。 我认为,如果真代死这件事,那么善人就应该富贵长生了;如果因为扫去灰,那家就不被烧,这神也太低级了。做梦,刚好有人死去,然后病痊愈了;纸钱飞火,又将家烧了,跟有人洒石灰没关系。这些事凑一起,只能说是偶然而已,或者是说神为显示神迹教导众生,特意在这二人身上彰显。如果就因此认为每件事都是这样,我绝对不信。 13 嘉靖初年,福建闽县有位邓云老翁,年轻时遇到异人,教他种牙的方法。方法是,如果有人要种牙,他先叫这人去捉一只活老鼠,然后来邓翁家。邓翁让要患者先吃饱饭,再让他吞下七粒药丸,然后让他用药汤喇口,不一会儿,患者的牙便开始松动,牙一抜就下了。 要种时,将抜下的牙洗干净,标注好顺序,然后再用药洗牙龈,再用生鼠皮肠和药捣烂成膏,接着依患者所抜牙齿顺序,再逐枚蘸鼠膏种回原孔。 种后三天不能吃饭,患者也不饿,大概是那七粒药丸的关系吧。经邓云所种的牙,每颗到死都象年轻人那么牢固。有些人因为害怕不敢种牙,到老了没有不掉牙的,那些种过牙的人,牙齿则非常坚固。 我这里很多士大夫都去找邓云种过牙,真是神仙方子。现在听说邓云已经死了,这种牙仙方他并没传给他儿子。

《七修类稿》明 郎瑛 (二十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