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关系重点是价值交换?
曾经的有写过,也是被外界观点影响后的情感流露。认为职业生涯的后期,还是更多的在发展圈子和社会关系。最近毕业季,听到的事情让我对搞关系有了些想法。
曾经交往颇深,但是许久没有联系的同学突然发来消息说在哪里发展?一起坐坐聊聊天;还有接到节日的问候,心里都会挺高兴的。
于是,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逢年,也给通讯人列表选择性的点名道姓发一发祝福,拉拢感情。可是,这又出现一个啥问题呢?看截图。

因为保存的聊天记录,让两个人之间只有时隔一年的节日问候。本意是真诚,却好像变成了例行公事。
那要怎么做呢?走向另一个极端,保持沉默吗?好像也不妥。
其实这样的节日问候思想,再挖掘其目的,有物化人的倾向。和所有人保持沟通,以后遇到有需要的地方,感觉才不会那么生疏,得到帮助的机会更大。这样的观点成立吗?
不像是健康的关系。
搞关系有时还会走到一个可能错误的方向,比如不断的参加活动,扩充微信好友,然后看着一长串的头像,不知道接下来该干嘛。循环上面的节日问候,然后被导向功利性和物化吗?
有一个朋友在省属高校读研究生,ta导师是曾经的学校处级干部,家里小孩是958的硕博,还有top2的博士后经历。找工作时居然没有安排进来,最终去了隔壁师范高校。
实习单位部门经理和员工团建,讲到ta怎么发挥关系的价值,大概是认识省委党校的厅局级干部。有次被交警拦下,打电话求帮忙,一顿折腾后交警没有为难,感慨就是小事,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吧。因为我们公司的性质,如果有理赔的事情,所以可能就存在价值交换。
还看了吴军老师写的《态度》一书,谈到作为腾讯的副总裁时,每天几百人联系,但是离职后就立刻人去楼空了。
今日恰好还看了一段视频,也供学习。【如何向上社交,搭建有效人脉?】

几个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原发布时间:2023-03-11 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