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网络文化作品,简略印象考略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对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的剧情,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因为作为游戏的主要体验者,玩家,我第一次在游戏里被人背叛,同时共同作战的NPC战友,“肥皂”等,惨遭屠戮。之后随着其他队员伸张正义,讨伐奸佞,确实是属于快意恩仇了。
然而,当我后来在不断接触到“现实”的时候,发现有些虚拟形象和剧情,与现实有一些或者强烈的反差,并且还发现某些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东西掺杂其中之后——我对剧情的体验急转直下,“好印象变成了坏印象”。最近的使命召唤系列新作中,则加入了更加明确“暗示”。
参考:BV1Ry4y1x7A8
西方的游戏叙事、文化作品,将自己置于正面,所有游戏中受到西方国家帮助的战乱国家人民,无不欢欣鼓舞,迎接“字由皿煮”,以作是正义的奋斗。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因为利益和借口而经历的苦难与战争,却远超西方世界、宣传机器下人们的想象,相较而言,《我的战争》更加贴近现实。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战地:战地风云一》中,虽然游戏标榜的是反战,并且刻画一战时期的历史时间,但是在某些原本合理的地方,我却也逐渐觉得不再合理。当然,我并非全盘否定,只是在某些情节和剧情上有些疑问,并且偏向于不信任与否定。比如战役中的加利波利战役以及阿拉伯的劳伦斯,在还原一定历史的情况下,“顺便”做了点“美化”,是青椒炒肉丝呢,还是肉丝炒青椒呢,就不一定了。剧情的描绘十分具有西方特色,“避重就轻”地美化了一下一战的帝国形象,常见的BBC手段,虽然看似中肯,但是却故意漏掉了几个前提以及事件细节,把整个事件描绘得更像是英雄史诗和传说,而非史实。
以下是部分参考资料:
BV1ry4y1B7s4
BV1BZ4y1G7Gx
BV1Pf4y1v7Rt
BV1zV411t7kb
BV1ry4y1C7L4
那些失真的、美化的、不中肯的内容似乎也具有了毒性,让我觉得十分不适,因为如此,我也感受到了一些来自“内心的抗拒感”。
当然,如果不考虑现实情况的联系的话,它们或许 可以 称得上是不错的艺术作品,这一点无需否认。但是对于认知不全的人而言,这些“艺术作品”无疑会造成一定的诱导、误解与美化,这是我所讨厌的。
此外,对于中国的影视作品《战狼》而言,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一点点尴尬,但是大体上不失为一部好作品,家国情怀、保卫人民、英勇无畏,这些都是值得赞扬的,尤其是对比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治安的时候。参考:BV1s64y1C7ka
“狼性精神”,我也觉得是一个“被劣币驱逐良币”的词语,原本指的是精诚团结,互利共惠。但是在实行的时候,似乎就走了样,变成榨取他人劳动成果、拿别人当垫脚石的象征。这是很不应该的,因为褒义转了贬义,因而原本的含义就变得很不常见了。
希望一切合理的事物,都能以合理的方式实现,而非以个人目的和利益为准绳,肆意使用工具作为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