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历险记》之《金钳螃蟹贩毒集团》创作背景及故事细节盘点

《金钳螃蟹贩毒集团》是埃尔热作品系列《丁丁历险记》的第九部,于1940年10月开始连载至1941年10月,并最后于Casterman出版社重新上色并整理成册出版。本作中丁丁因一个螃蟹罐头而前往当时为法国殖民地的摩洛哥追缉一个贩毒集团。那么这次的时代背景及细节又有哪些呢?

创作背景:
1940年5月纳粹德国占领比利时
由于德国西线的闪电战攻势,比利时无力抵抗。为避免国民进一步的流血牺牲,当时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正式向德国递交投降书。由于国家的投降及国王号召国民回国继续定居工作生活,埃尔热响应了国王的号召并返回比利时,由此开始,比利时正式置于德国人的占领控制及监管。

回到比利时的埃尔热发现,《小二十世纪》已经被德国当局关闭,自己的住宅也被德国宣传部征用。迫于现实的无奈及维持生计,在好友Paul Jamin和漫画家Jacques Van Melkebeke的帮助下,埃尔热最后在比利时最大的法语日报《晚报》(Le Soir)谋得一职,并得到重新连载丁丁的机会。


毫无疑问《晚报》在当时也是受纳粹当局的监管及发行。埃尔热选择在这里工作并且继续连载丁丁的故事,一度让部分读者担心埃尔热将成为纳粹宣传机器的工具。然而埃尔热仍然是正直的人。虽为生计,但他在入职《晚报》前却也明确拒绝了比利时雷克斯党曾发来的邀请。他们想利用埃尔热的影响力为其担任雷克斯党的官方宣传及插图作家。

占领期间物资的匮乏及丁丁未来主题的探索
战时纸张的严重缺乏,使得即便为晚报这种大型报刊社手头也并不宽裕。也不得不对其各内容区块及版面进行更加紧凑的调整。丁丁每期连载的内容长度由此前在《小二十世纪》的四页缩短至一版面一页。这就使得埃尔热对于故事内容要有更加紧凑的连贯。此外,Casterman出版社此时也对埃尔热提出建议,由此前的黑白版 100 到 130 页直接进行上色并将格式调整至彩色62 页(即是现时我们所看到实体书的最终版式)。埃尔热在开始时尚未习惯这样的格式,于是我们在本部作品看到有四幅巨大的画面占据了一整页。实际上这是埃尔热为填充剩余的空白页面而不得已采取的办法。相信各位小伙伴都会有深刻的印象。




此外,由于纳粹当局的严格审查及新报刊的临近连载,埃尔热不得不暂时放弃此前已经构思好的《黑金之国》,不得已重新找回之前在《法老的雪茄》及《蓝莲花》中的老主题——追缉贩毒集团。相信丁丁粉丝和读者都知道《黑金之国》里面的穆勒医生就是此前出现在《黑岛》里的德国大反派。面对纳粹监督的现实,埃尔热于本作及之后的一段时期放弃了他早期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公开政治主题及时事热点,转而采取了中立态度,为丁丁探索新的探险题材、角色及更鲜明的喜剧风格。无需讽刺时事热点及政治人物,许多粉丝及读者也观察到埃尔热现在更多地关注故事情节和发展一种新的角色喜剧风格,这也让公众的反应更加积极。

第二主角

毫无疑问阿道克船长的到来,为丁丁历险记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一度让读者对他喜爱的程度更甚于丁丁。他的性格形象与丁丁完全相反:丁丁做事深思熟虑,而阿道克船长则暴躁易怒,举止冲动。似乎也完全够不上像福尔摩斯与华生那样的互补关系。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两人成为至交朋友,在以后的冒险中一起出生入死。
相信许多读者喜欢上他的理由一般有两点:一个是在他粗犷的外表下却有颗温柔且正义的心。这种反差感正是读者最喜欢的。另一个则是他丰富的骂人语录。有关阿道克船长的创作原型及设定生平不多,埃尔热也并没有特别为其专门设定。我们只知道阿道克是他的姓,名字是阿奇波尔德(在《丁丁与丛林战士》中提及)。“阿道克”这个法文单词源自英语单词haddock, 意思是烟熏小鳕鱼。据埃尔热说是当时于妻子享用晚餐时桌上的一份菜而起的。

职业当然就是航海船长,典型的老水手形象。其航海经验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可以在之后的《神秘的流行》中看到老船长的英姿。

大多数时候,他穿着水手服,黑色裤子,水手帽,蓝色套头衫,上面有锚,我们经常看到他嘴里叼着烟斗。他的年龄不详,家庭更是模糊,只知道在本部作品和丁丁初遇时被丁丁提及老母亲而失声痛哭。

后来埃尔热也是为其添加了显赫的背景,是法王路易十四手下服役的海军上将并有贵族背景,因此后面还获得了马琳斯派克宫。感情方面也是一片空白,尽管后面与边卡·卡斯塔菲尔传出绯闻,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然而关于阿道克船长的骂人语录,埃尔热倒是说明得非常清楚:就是从各种专业词汇中挑选出足够“响亮”的词语来,并且要越深奥越难懂越好(很好,很有精神)。他后来在采访中说道,阿道克骂人的词汇灵感来源于他在一次菜市场中目睹了一位女菜贩和客人争吵的场景。冗长的骂战之后,女菜贩忍无可忍的以问候家人的方式以示结束,然而那名客人并不甘示弱,用了一句“你这个四国公约的Bxxxx“回敬。

埃尔热创作船长时也十分清楚,《丁丁历险记》的许多粉丝及读者都是青少年。所有我们可以发现阿道克船长骂人虽然看着十分激动起劲,但却丝毫不带任何的脏字。但是埃尔热专门挑生僻及专业的词汇却难倒许多翻译者,以至于后来他们翻译时不得不绞尽脑汁,并求助于许多其他的辅助资料例如百科全书等,并且结合自己国家语境来翻译这些词汇,来达到信雅达的境界。

丁丁的旅程
一天,丁丁和白雪在街上散着步。白雪在街边的垃圾桶翻找着食物,却被一个螃蟹罐头盒卡住了嘴。丁丁帮白雪摘掉罐头盒子后,在路边的一家咖啡厅碰见了杜邦杜庞,并且随后去到他们家中拜访。丁丁在杜邦杜庞家中了解到一起溺水水手的案件,并且在其证物中发现了一片刚刚的螃蟹罐头包装纸一角。丁丁意识到这是一条线索,并且随后用放大镜观察到纸片上面潦草地写着“卡拉布让”的字样。随后,杜邦杜庞也告诉丁丁的调查结果:这名死去的水手名叫戴维斯,是卡拉布让号货船的一名船员,并且他们两人准备前往货船进行调查。这下线索全都联系了起来,丁丁于是也准备前往卡拉布让号货船去调查,也许会解开这起水手的死亡案的谜团。



丁丁在抵达码头时就遭遇了一起意外事件,差点被重物砸中。随后在卡拉布让号货船上游览时也遭到船上船员的袭击并被关在船舱中。白雪随后咬断绳索解救了丁丁,他发现原来鸦片全都被装在螃蟹罐头之中,至此他确认自己被卷进这个螃蟹罐头的贩毒集团中。



丁丁意识到必须马上逃离这艘轮船并通知警察进行抓捕,他找准机会用木板和绳索从船外壁爬到上一层船舱内,并遇见了正在酗酒的船长阿道克。丁丁告知了船长他已经被架空,船只也已经被用于贩毒。船长也是个正派的人,他和丁丁躲过了歹徒的追杀并在报务室向警察发送了电报,随后他们二人乘坐小艇逃离了卡拉布让号。

由于船长的酗酒问题,他的精神状态十分不稳定,他失控并将船桨烧毁。他们二人在海面漂浮着,中途又被一架水上飞机袭击。万幸的是丁丁找准机会将飞机瘫痪在海面上,并趁机夺取飞机。


然而在乘坐飞机的过程中船长再一次闹事,飞机坠毁在撒哈拉沙漠。在他们二人徒步穿越沙漠最后脱水昏迷后,他们再一次被获救并带到法国摩洛哥的一个边防哨所。他们在广播中听到已经在风暴中沉没的卡拉布让号,怀疑这个事情的真实性。于是他们准备前往摩洛哥港口城市巴格赫进行调查。




在香槟开瓶时由于瓶内气体的喷发,应该会听到细小的“吱”一声,而不是巨大的“嗙”一声。这细小的声音有时候会被称为“爱的密语”或“女人的叹息”。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观看下方视频





丁丁和船长,以及两名阿拉伯警卫的护卫下,在横穿沙漠的途中被一群匪徒袭击。双方进行了一番射击,最后在中尉及时的援兵支援下,安全抵达港口城市。






在港口城市巴格赫,丁丁由于突然撞见大副阿兰而进行追击,与船长失联了。船长在港口码头闲逛时也发现一艘名为阿米拉山号的货船实际上是卡拉布让号伪装而成的。他随后就被船员绑架了。丁丁也只得返回追丢阿兰的地方寻找线索,结果在这里碰见了杜邦杜庞二人。他们调查得知这款螃蟹罐头是本地富商奥玛尔·本·萨拉特贩卖的。他们于是决定分头行动,由杜邦杜庞调查这个富商,而丁丁着手解救船长。



果然不久在这个街角丁丁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巢穴。在一个木桶中发现机关通往了一处地下室。


丁丁在这里解救了船长,却又一次被他激动得撞掉手枪。他们在逃跑过程中被逼到一个酒窖,最后被酒气熏醉。然而在歹徒们上前抓住他们时,被发酒疯的船长以一敌五赶跑。他们在追逐的过程中从密道逃出,恰巧位于富商宅邸内的一处秘密出入口。

最后他们通知当地警察把位于地窖中贩毒集团的人全部捉拿,并且在船长的指认下也把伪装的卡拉布让号货船扣下。至此,所有贩毒集团成员全都被一网打尽。

结语
尽管看完本部作品后我们发现,和之前《法老的雪茄》不仅有着主题上的重合与相似,都是毒品走私以及伪装手段,一个伪装在雪茄之中,而这次则藏在螃蟹罐头中。作品中都有着之前的元素:沙漠中的跋涉追击,敌对部落的袭击,最后贩毒集团的据点也是处于一座秘密地下巢穴。整个故事有些许虎头蛇尾的感觉,并且,最后这名日本警探在本作故事中如同透明人般的毫无意义。一位日本警探千里迢迢来调查地中海贩毒事件在我看来不会是什么国际主义精神。

可能唯一的解释就是日本和纳粹德国在当时为结盟形成轴心国的关系。

但是这些雷同的要素并不是埃尔热江郎才尽的表现。结合我们前面所提及的当时历史社会背景,《金钳螃蟹贩毒集团》的意义在于,埃尔热不仅是需要刻不容缓地在读者众多的报刊上发布一部新的作品,告诉读者们丁丁仍然能在战争的岁月中陪伴着他们,更是在此阶段需要为丁丁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即尝试寻找着完全不与现实政治联系的题材并且逐渐塑造并丰满阿道克船长这个重要的角色。尽管在本部作品中船长都是屡次帮倒忙并且给丁丁和自己至于险地之中,正如前面杜邦杜庞兄弟那样。所以,埃尔热也必然会在后续作品中将阿道克船长的角色性格塑造及人物背景会逐渐丰富。阿道克船长的加入,让我们只会更加期待,《丁丁历险记》后续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