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拖延|摆脱慌于“内耗”的人生

2023-06-23 11:02 作者:神府尹  | 我要投稿

“我们真正的痛苦, 来自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 来自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 还来自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案例呈现】 一次沉重的警告 苏姗刚完成一个大项目,心里颇有成就感,还没容得她放松一把,新任务就来了。 看过了新任务的资料,苏姗的好心情瞬间跌到谷底,一股厌烦之感涌了上来:“这还有完没完了?不能让人喘口气吗?做完了这个,是不是还得给我加压?不行,我必须得心疼心疼自己,这项目20天的时间应该能搞定。不着急,先放松放松再说……” 苏姗准备花一周的时间策划出提纲,然后就在网上找资料,美其名曰“找灵感”,实则一会儿打开淘宝,一会儿看看微博,泡一杯喜欢的花草茶,享受着春日里的阳光。 可能是太过放松了,两天的时间如梭一般逝去,苏姗什么也没做出来。 到了周中期,公司安排苏姗外出参加为期两天的培训。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苏姗肯定不能错过,于是就去参加培训了。那两天里,她满脑子都是培训中的内容,那个新项目早就无暇顾及了。但是,她心里惦记着它,毕竟那是一个“未完成”的事件。 等培训结束后,苏姗重新回到工作中,身体上觉得特疲乏,心理上的惰性也较之前更强烈。她想安心地琢磨任务的大纲,但眼皮却很沉,大脑反应也很慢……就在这个时候,领导突然找到她,询问起新项目的进度,说希望这两天赶紧把提纲敲定下来。 这就意味着,苏姗原本制订的“一周计划”,直接被缩减成“两天计划”了。刹那间,焦虑感就在她的心里腾空升起,她突然有点自责,觉得不该浪费之前的时间,甚至希望能有一台时光机,把丢了的时间都找补回来。 说什么都晚了,无论自己有多内疚、多难受、多焦虑,还是要把提纲完整地交上去,因为领导要的是结果。况且,在这件事情上,苏姗自己的时间感是“两天”,而领导的时间感是“快一周了”。所以,解释没有意义,只会让领导觉得她矫情,态度不端。 紧迫感和压力的到来,让苏姗困意全无,精神抖擞。那天中午,苏姗把午饭的时间都省略了,她顾不上那么多了,只想着如何整理出一个策划案交给领导。她一直加班到晚上8点钟,总算是把提纲做好了,并发送给领导。 苏姗心里明白,那个策划案体现不出她的能力,充其量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方案,同类的模板一抓一大把。为了掩盖这一不足,苏姗还特意在形式上做了一些“花样”,心想着:“至少让领导觉得,我不是在糊弄,也是用心做的。” 这是自欺欺人,苏姗自己很清楚,可在那样的处境下,她被拖延坑害得别无选择。领导看过后,传过来一份文档:“你看看这个案子,是新来的员工做的,就用了两天时间。”看到这行字时,苏姗心里很慌,也有点沮丧。如果说,一开始她只是为自己的拖延感到自责和内疚,可那一刻的她,却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她不知道,领导这样做到底是什么用意?是想让她借鉴学习,还是借此来给她一个“下马威”?她揣摩不透,也不敢多猜,因为越猜越害怕。这块心病折磨了苏姗很久,尽管老板并没有对她的方案提出不满,可她的情绪却很低落,已经无法集中精力去精益求精,只能勉强在低迷的状态下按时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煎熬不堪回首。 那段难捱的日子结束后,苏姗像畏惧瘟疫一样,畏惧再次经历拖延的折磨。拖延,让她陷入了强烈的自责中,被负罪感包裹,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贬低,她承受不住。好在,她及时发现,又及时觉醒了,如果做什么事都要重复这个过程,那份伤害简直无法想象。

拖延|摆脱慌于“内耗”的人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