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直播录像】崩3主线33章part2——结构上惊喜不少,大概或许获得了一点...

2022-12-05 12:34 作者:风引寻秋  | 我要投稿

这是本次的作品推荐(雾),请查收,另稍微夹带一点个人私货

1.「将军,你的坦克很强大,

它可以摧毁森林,碾碎成百的人。

但它有一个缺点:

它需要一位驾驶员。

······」

——贝尔托·布莱希特,《将军,你的坦克很强大》

注:实际上各位与布莱希特早就见过了,因为“打破第四堵墙”就是他的主张。(但“第四堵墙”不是他,是由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提出的。“第四堵墙”是一个基于戏剧表演提出,对艺术影响深远的哲学问题——它亦是「探讨“虚构”与“真实”的界限」这个母题的支流之一。)

不过这则诗歌的主题是“反法西斯”,是最后一句:

“将军,人是很有用的。他会飞,他会杀人。但他有一个缺点:他会思考。”

是对自己、对人的存在——那“智性的原罪”的讽刺与厌弃。


2.「灾难中是有欢愉感的。将一切摧残毁废是种诱人的行为。」

——拉斯·冯·提尔

注:来自对其导演作品《忧郁症》相关的专访:“忧郁症的欢愉”——

Q: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你说这部电影很简单,但是忧郁症的纯粹具备摧毁一切的力量。

A:是,我就是要找到呈现这种摧毁以及个中甘味的表现方式。贾斯汀(Justine)呼唤这颗行星的到来,它便抵达了。灾难中是有欢愉感的。这种苦难中的欢愉也是忧郁症所馈予的一部分。将一切摧残毁废是个诱人的行为。丹麦诗人Tom Kristensen有则诗句:“我们拥有对破灭、屠杀和猝死的欲望。(《恐惧》,1930)”我对此甚为了然。


3.「槲寄生」,“在某些神话里,它代表了「生命」;但在另一些神话里,它又和「死亡」息息相关。”

注:与北欧神话中「光明之神」巴德尔之死的不同版本有关,目前主流的两个版本其一来自《埃达》,另一来自《丹麦人的事迹》。


4.「长眠此地,只因我们并未选择活下去。那会使孕育我们的土地蒙羞受侵。」

「生命,诚然不可轻易失去。但年轻人无所顾虑——我们又恰好年轻。」

——此铭文位于亚得里亚海维斯岛英国战争公墓中的纪念碑,作者A. E. 豪斯曼写于1919年。收录于由萨缪尔·法努斯所编著的《墓志铭图书馆》

注:原文如下——

Here dead we lie because we did not choose.

To live and shame the land from which we sprung.

Life, to be sure, is nothing much to lose;

But young men think it is,and we were young.

——A.E. Housman


5.「威尼斯已经物是人非,最好的希腊岛屿正在加速沉没。但正是拥有,而非保留,才值得珍爱。」

——杰克·吉尔伯特,《被遗忘的巴黎旅馆》

注:这首诗的后半部分也很值得玩味。


6.「芭芭雅嘎(Baba Yaga/Баба-яга)」:林中恶魔

斯拉夫文化中的女巫,又叫雅加婆婆。

住在森林深处中的神秘老妇。在俄国童话中是一个专吃小孩的邪恶形象,可称俄国张辽(划掉)。

但在另一些故事里,是一个热情好客、愿意为不惧造访她的人提供明智建议和提示的慈蔼婆婆。

——————————————————————

个人私货:

1.关于鸭鸭妈妈

档案姐那边把那一段单独切了出来,因为非常有感染力。我非常认同,因为我想到了我妈妈。

本来如果一切正常,高二那年我会有一个小我16岁的妹妹或弟弟。我们家在家庭关系上算是模范家庭了,所有人都很欢迎小家伙的到来,政策也允许。可惜的是,三个月的时候诊出胎心停了,一番辗转后还是决定流掉,这对一个40岁的母亲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我妈妈是很那种外柔内刚,非常坚韧的人,无论是做出决定还是结束之后,她都很理智,没有很激动,但是她之后的反应更让人担心。

我妈妈喜欢看书和写写随笔,会打扮自己,每天都很充实很有精神,因为她相信只有自己把生活过得充实,让自己看起来有精神,才能让身边的人也这样觉得,也这样去生活。但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样的一个人失去活力了,不再看书,不再打扮自己,整日在手机上看小婴儿的视频。有人在旁的时候,会拉着我们一起看。老爸请了假在家陪着,他告诉我她总是这样说:“你看,多可爱啊。”“小家伙多喜欢人。”我高中要住校,每到放假回家,我就在她旁边躺下,她会让我躺在她怀里,摸着我的头发说:“你看,这个小宝宝眼睛多漂亮,像你小时候。”说着说着,声音就逐渐哽咽——我知道每一句话都没有说完,都还有未曾出口的后半句。

自此之后,一旦涉及到这种话题,我都很难将“故事”只当作故事,将“案例”只当作案例。在另一个方面,我虽然依旧承认相关科学理论的科学性,但不会再用这些理论对个人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归因——至少我觉得,那样做是错位的。

所以看到这段剧情的时候,我几乎是瞬间就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就算二者面临的境况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我的妈妈没有艰苦的条件,没有处于极端两难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只能单向的决定,也没有初为人母的青涩,早已知晓「养育」一个生命方方面面的不易,但是孕育这个小生命时的那种欣喜、期待与祝福,得知会失去这个小生命时的绝望、悲痛与祈求,并无半分不同。


2.回到剧情相关

既然有些人提到了当初冰律的剧情,那索性我再提供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从内容量说话:

不谈远的,就从琪芽分离开始,不算支线,带战斗,无跳过,正常(或者较细致地阅读包括旁白在内的一切文本,略有偏慢的)速度下——

20年5-6月:16-17两章雷律篇,16章剧情流程首次逼近2小时,17章首次突破2小时,平均一章2.1小时。有动画短片《罪人挽歌》。

7-9月:18-19两章冰律篇,平均一章1.2小时。(你没看错。但是同期活动剧情《迷迭香的花语》有3.5小时,质量也不错。)无动画短片。(这个确实可以归因到在剧作中的定位问题)

10月-21年1月:20-22三章识律篇,20章首次突破3小时,平均一章2.3小时。有动画短片《渡尘》。

4-7月:23-25三章千律篇,23章首次突破4小时,平均一章3.7小时(7月往世乐土上线,剧情第一章开始更新)。有动画短片《薪炎永燃》。

8月-22年1月:26-28三章带一间章奥托篇,间章1.5小时,26章首次突破5小时,平均一章4.7小时有动画短片《阿波卡利斯如是说》。(期间还进行了后崩坏书Ⅱ福斯湾和往世乐土第二章两个DLC的剧情更新)。

2-3月:完成后崩坏书Ⅱ第二章和往世乐土第三章)

4月-8月:29-31三章乐土篇,31章首次达7小时,平均一章5.5小时。有动画短片《因你而在的故事》。

9月至今:间章2.3小时,32章4.8小时,33章5.8小时。

请注意,在这两年里,无论是剧情的流程安排、战斗安排还是演出,崩三是一直稳中求进的,是在优化的。这意味着,靠这些环节水时长是站不住的,想要在内容量上进步,只能靠实打实的文本量,几乎无法注水的文本量,这是一切的基础,否则什么都不好说,就像各种意义上都有些尴尬的冰律篇。

我不多说什么,我只是想说,对剧情的观感也好,理解也好,评价也好,这些确实是相对主观的问题,见仁见智,但至少要立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不说全部,至少知悉80%(并且要连起来看)不过分吧,这样对那些叙事手法,语言表达,故事重心,情感表达,内涵表达的褒扬和批评才是立得住脚的。过于粗暴的对比和归因,我也可以粗暴地下判断:你就是没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且你想看到的东西,对这个故事本身也许本来就没那么重要,甚至是相悖的。

【直播录像】崩3主线33章part2——结构上惊喜不少,大概或许获得了一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