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VSL学长学姐说:本科生要参加竞赛吗?

2022-05-07 10:47 作者:多样化结构实验室VSL  | 我要投稿

导读


对大多数小伙伴而言步入大学意味着离开家乡开启独立自主的生活、步入小型社会开始塑造自身的能力、接触专业知识为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因此,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可谓是人生旅途中重要的转折点之一,但是在大学中除了专业学习以外,还存在许多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例如学生会、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类型的竞赛等等。那么我们也许会在心里产生这几个疑问:本科阶段我是否需要参加竞赛呢?参加竞赛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若想参加的话,又应该挑选什么类型的竞赛呢?竞赛与学习孰轻孰重,应该如何进行时间的合理分配呢?VSL的学长学姐们都是已经走过本科学习生活同时也具有丰富课外活动经历的前辈,下面一起来听听他们给出的思考和建议吧!


1

Why-参加竞赛的原因和作用

解兵林(VSL博二):大学期间参加学科竞赛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一次比赛中,需要我们围绕赛题目标,去独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自主学习技能、动手解决问题、正确评价结果、清晰表达观点并总结撰写成文。因此,参加一次竞赛,是经历一次解决科学问题完整过程的锻炼机会,不仅可以丰富课堂以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我们培养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意识。尤其是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更会增加自信,促使自己再接再厉。

姚显花(VSL博一):我认为本科阶段参加竞赛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本科阶段的竞赛就像一场期末考试,虽然不用担心挂科,但是能够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竞赛可以快速的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能突显出自身的不足。此外,通过竞赛,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抗压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无法获得的。

刘盼(VSL硕二):本科阶段需要参加竞赛。对个人简历和发展而言,具备竞赛的经历有利于获得奖学金和保研资格,有助于考研复试和专业面试等;再者,参加比赛可以阶段性地检验自己的实力,并且在比赛的过程中反馈式学习,迅速提高自己的技能;此外,参加比赛可以见识到许多有不同想法和亮点的朋友,拓展人脉,碰撞思想的火花;有所学才有所成,在比赛过程中,即使是“突击”来的技能,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增强自信,为日后的招聘或者其他面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What-可以选择什么类型的竞赛

刘盼(VSL硕二):在我心目中各大竞赛是这样的分类:第一类排在首位的是挑战杯(其中分为“大挑”和“小挑”)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互联网+这样的综合性赛事;第二类是技能类的,比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以及数学建模竞赛等等;第三类是学科专业类的,比如我们专业的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等;第四类是各种业余爱好比赛,比如摄影大赛、征文比赛等等。各大类比赛建议可以根据赛事的含金量、自身能力的定位、择业去向和兴趣爱好等多方面情况选择其中的一到四种参与。如果学有余力也可以尝试不同类型的竞赛,结交不同志趣的朋友,拓展自己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大胆探索自己潜在的可能性。

林杨胜(VSL硕一):我的建议是可以先参加一些本专业的比赛,比如土木的同学可以参加结构设计竞赛等,在这类比赛中能够培养对专业知识(比如结构模型的受力形式、破坏模式)的直观概念性认知;对于主观能动性比较强的同学,还可以选择跨学科参加像数学建模、互联网+等这样需要自己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主动去解决问题,或者把一个课题结合实际落地到实处的比赛。这就要求参赛者跳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去搜集信息和学习知识,同时在和来自不同专业的队友的合作讨论、思维碰撞中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为多元发展打下基础。



3

 How-如何平衡竞赛和学习的时间


黄志雄(VSL硕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竞赛固然完美,但总会因为课业等原因事与愿违。我的建议是在不耽误课业的前提下,跟小组成员商量好,每周或者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进行竞赛内容分配的节点任务,做到高效高度集中有效地完成竞赛。此外,每周也预留出一定的弹性时间,假如竞赛任务预先完成,那么剩下的时间便正常进行课业;如若竞赛的进度有所落后,那么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补上落后的内容。

刘天畅(VSL硕二):踊跃参与竞赛是件值得鼓励的事,但是我认为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先要保证不挂科,毕竟无论是对升学或就业而言,成绩排名及GPA都很重要,避免让老师或HR认为你是一个做不好分内之事且没有时间分配能力的人。其次,身肩竞赛和学习两任的小伙伴可以提前列出一个时间安排表并把赛事计划和任务进行拆解,比如以星期为时间节点来预计这周需要花费多少小时去完成多少工作量;临近课程考试的1-2星期也要提前预警并留出复习时间,在该时间段内可以适当减半赛事的时间和任务量。


4

 胡老师点评

我一直很支持学生们去参加竞赛,甚至觉得这是在大学阶段和专业课同等重要的环节。因为书本上的知识和习题,都是非常确定有规律可循的,自己多花些时间多找些资源应该都能学会。但是在竞赛中,你可能会涉及不确定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且还要接触不同性格的队友,这就等同于提前面对了一个真实存在的工作和社会环境。我一直觉得只有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才能更加提升人的综合能力,涵盖了解决问题,辩证思维,交流沟通,协调管理,甚至受挫后的适应力和韧性。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可避免竞争的时代,在大学里参加比赛是一个纠错成本很低的机会,一旦步入社会,很少有人会耐心等待你在台上的局促和慢几拍的成长。因此,本科阶段的学习和竞赛机会给我们提供了全面锤炼自己的绝佳平台。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判断和选择的权利,在保证完成学业并顺利取得学分的情况下,建议大家都能够勇于挑战不同类型且具有实际价值的竞赛,在参赛过程中以实践检验专业理论、以交流进行头脑风暴、以尝试发掘自身潜能,同时还可以全方位、多航道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日后的求职或升学之路锦上添花!


the End


来源于多样化结构实验室VSL

排版:刘  盼

审核:胡  楠



VSL学长学姐说:本科生要参加竞赛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