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固里淖的消失
安固里淖,蒙古语为鸿雁的湖泊,史称鸳鸯泊,是华北第一大高原内陆湖,草原面积23万亩,水域10万亩。安固里淖历史悠久,从一千年前的辽代开始,就是著名的皇家游乐避暑圣地。
2004年,被称为坝上明珠的安固里淖,永远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中国科学院专家数次前往调查,认为降水量少(临时的,不会永远)、 连续干旱(临时的)、地下水超采(种蔬菜、华北区域性干旱)等是导致安固里淖干涸的主要原因。
由于失去水源,安固里淖周边草场质量迅速退化,土壤开始沙化,形成了面积达十万多亩的盐碱沙地。每年冬春季节,湖区中心土壤表面粉末状的白色盐碱粉尘在大风的作用下上扬,形成罕见的 “盐碱风暴”, 当地农民称之为“白龙卷”。
今年暑假打算骑自行车围湖一圈,25km的距离刚合适,转湖以作纪念,考察增加自然知识,西北沙丘年龄只有十几岁,非常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