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兔三季动画: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知

写在前面:本文首发在百度贴吧,经过略微改动。
这是一个我心血来潮开始的自己都确认不了是否能完成的大坑。
欢迎讨论或指出错误。
(下文约3700字)

点兔全解析
序
点兔三季动画: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知
我一直想搞明白,点兔治愈的力量到底来自哪里。所以这是第一篇的,试水的,解析。
这次解析从标题的三个词入手:
1.相遇
点兔的故事是从心爱闯入到智乃的世界中开始的,这里就是所谓“梦开始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心爱与智乃相遇。那么相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朗读者》第一季第一期开场白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词:(其实就是先随便说几句防止尴尬)相遇,指在某一时刻的某一地点,两个或几个人相互同时看见对方。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对相遇作出了下面的界定:公共场合人们之间持续性的相互注意。如果要死死套这个设定,的确,心智二人的第一次会面就属于相遇了。我们常常会说相遇会改变一个人,那么这次相遇,就是一切一切的开始。
但其实,在故事开始前期,不止有心智二人的相遇,还有兔圈其他成员之间的相遇。就比如说,在点兔的故事开始之前,心爱和千夜并不相识,智乃、麻耶、小惠还没有被叫做小豆队,迅哥还没有频频光顾rabbit house……点兔里人物的关系圈还没有像现在似的如此紧密,而心爱来到木结构小镇恰好把这个“冷漠”的环境打开,掀开了之后发生的温馨日常的幕布。
“相遇”这一部分可以对应第一季的动画(当然并不一定完全对应)。第一集心智二人史诗级会面,顺带交代了rabbit house里发生的相关的情节,第二集引出千夜,第三集引出纱路,在后面引出了麻惠和迅哥,这些邂逅、相遇,可以说为后面的故事做了铺垫。
先说一下心智二人。心爱和在rabbit house打工的理世有所不同——毕竟心爱本质上是来借宿的。既然是借宿就避免不了二人在一起的时间(请别往那个奇怪的方向想),对于当时性格还很冷淡的智乃来说,这样的经历是头一次,她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这个成天让她喊姐姐的呆呆的家伙,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这个整天嚷嚷叫唤的家伙安静下来,所以对心爱,智乃首先用来作为反应的,可以说是“排斥”(但其实还没到这个程度,只是稍微有点烦罢了)。但至于智乃为什么后面对心爱的态度发生转变,那就是后面会说到的内容了,这里不再赘述。
接下来再说说其他人。首先我们可以发现点兔的某些角色之间本身就有一些彼此之间的设定,比如说千夜和纱路、麻耶和小惠都是青梅竹马什么的,在已有设定的基础上,故事开始之后每个角色都渐渐开始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这种突破已经适应的舒适圈的体验对她们来说都可以认为是之前不敢想象的。就如什么一起看电影,一起过夜,想都不敢想(尤其对纱路)。在第一季后面的故事中,这几个女孩建立了初步的羁绊,起码感觉,身边的这些人都是自己的朋友,就算彼此之间有缺点,或者是性格有差异,起码不会觉得膈应,而是开始适应彼此的不同。毕竟相遇本来就可以说是一种“魔法”,确认过眼神,你我就是对的人(哪跟哪呀)。现在的她们已经成为了朋友,但是朋友的感觉并没有像之后那么深。智乃在不情愿的情况下逐渐接受了心爱的存在,并在自己腮腺炎痊愈后叫醒心爱时头一次说出了“欧内酱”,从中可以看出智乃的心境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这个问题之后会说先放放。而在这些角色彼此相遇建立初步羁绊之后,要想加深这种羁绊,就需要继续“认识”彼此,发现每个人背后隐藏的一些东西,那就是接下来会说的
2.相识
心爱在木结构小镇借宿大约十个月后,对应到故事的第二季。
其实当我写到这想起来,点兔的剧情元素是比较淡的,这些剧情就可以说是一个又一个单元剧,除了某些特殊的具有特殊意义或作用的章节之外,跳跃性观赏其他故事无伤大雅。个人认为,最起码的,摩卡到来和最后的野外露营(是这么说吗)的剧情不可少,所以咱就主要从这里来看。
先看摩卡来的相关的几话。当摩卡说自己将会在几天后来看心爱时,心爱整个人都木掉了。毕竟心爱不想让姐姐看到自己不可靠的一面。而若要结合相关内容很容易就能推测出来,心爱在老家就是一直模仿并粘着摩卡的,她来到这个小镇并不是不粘着姐姐而是出于其他的目的(之后说)。再加上摩卡一来,心爱一不小心本性大发疯狂撒起娇来,这画面可不好意思让智乃看到。但是摩卡在攻略掉所有人之后,临回家之时收到了心爱特意策划的派对,在火车站时又看到打闹的心智二人,看到了心爱新的一面,相当于是重新认识了妹妹,知道了在智乃身边,心爱真的有了姐姐的样子,然后才在不舍与欣慰中离开。(额好像说了一堆废话,具体的之后细说)
而野外露营篇,角色深化则表现的更加明显。高中生组放飞自我,以至于让小豆队怀疑“她们真的比我们大吗”;小惠不会吐槽,但转起圈来可丝毫不马虎;智乃不会游泳,不知不觉间为了捡帽子而跑到河中小岛,还相信了晚上闹僵尸的玩笑;心爱难得有点一本正经教训智乃,带来咖啡机的她却是最先睡着的……像这种发现朋友们平时不会展现出来的这一面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进一步了解对方,为彼此拥有的某些特性而情不自禁地发笑或吐槽,抑或是感受到一种温暖。白天一起钓鱼野餐,吃完饭后一起玩水,夜深之后一起啃着烤棉花糖仰望星空——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渴望着这样一种轻松自在的经历或想法,但看着她们嬉戏打闹,我们的内心似乎也能被同化一般感受到这样的氛围——也许就在这样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人的内心想法才得以显露,因为总要想着办法让看似无聊的生活不再无聊。而在这次在一起的露营之后,点兔七人组的羁绊就真正意义上正式形成了。麻耶小惠会不定期来rabbit house、或魔鬼甘或Fluer来转转,咖啡店之间的朋友关系不断增加,这是因为她们每个人之间都更加明白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知道,她是自己非常亲密的朋友,和她在一起就很快乐,尽管不知道为什么。朋友彼此之间的相识,相当于就是更加确信对方的地位,也感谢对方能和自己成为朋友,并在每个看似寻常的日子在一起度过或许快乐或许难过的时光。这样差不多就很足够了。
3.相知
如果从第一季一路看下来的话,很容易就能发现,第三季的情感元素更加丰富,只不过牺牲了一些搞笑的气氛。这也是很多人——不乏一些老兵——刚开始难以适应第三季的原因。——不过我并不是吹第三季多么好或喷多么不好。
相知,相互认知,互相走进对方的心灵,让对方知道自己有这样不离不弃的好朋友,同时,自身也会知道,对方也会陪伴在自己的身旁,给予呵护,关爱和温暖。
现在回顾一下第三季的内容,夏季制服,跳蚤市场,一起看动画,学园祭,捉迷藏(?),万圣节,又一个圣诞,还有心爱老家的情况,等等等等,其实都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深入。其中,学园祭、万圣节、第二次圣诞节上面都是情感爆发的阶段性标志性篇章。第三季还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每一集似乎都有一种完结撒花的感觉。其中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官方的选集——特意选了每集改编的两话的后面一话作为抒情载体用以抒发角色之间的情感——就算ed前没有也会在后面的正片中有。抒情性的增加,其实也可以当作点兔动画基调转型的一个特征吧?
而这份抒情性的增加,恰恰表明角色之间的关系步入到了更深的阶段,到了彼此之间不能分割的阶段,同时,大家还可以不经意间发现对方难以察觉的一面。
点兔有一个特点,就是cp乱炖,不止C72的cp交叉配对让点兔角色之间的情感更显单纯。每个角色都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找到亮眼之处,抑或是有了更深的了解。理世化身萝世的善意谎言被揭晓,纱路被迫营业当起了怪盗,心爱在万圣节又觉醒了灵异的特性见到了岳母学会了魔术结果停不了;麻耶是个隐藏学霸,千夜体质差却励志跑下全马,智乃面对圣诞节的困难选择相信朋友求支援;找不到豆馅的帽子会急得团团转;去学校探险也能迷路;中二魂沙雕魂充斥在快活的空气中……或许就是这样种种轻飘飘飘渺,虽实际存在却不可触摸的这种奇怪的心灵暖意荡漾在身边。毕竟谁不喜欢看可爱的女孩子贴贴啊(滑稽)
“甜”、“糖”,之类的字眼在第三季中体现得格外明显——感情的显著升温,不管是编辑和青山、千夜与纱路、小豆子、甚至心智,——当然体现的最明显的莫过于智乃——主动邀请大家到rabbit house开趴体,自己“献身”勾引心爱上钩,认真思考自己的志向学校,等等。智乃是点兔里非常重要的人物。作为“老父亲”看着智乃的额一步步成长,逐渐认识她,当然也包括其他的女孩子们,认识她们了解她们,和她们一起,感同身受般,看着她们嬉戏、打闹,或许这就是其中一种治愈感的来源吧。
点兔漫画连载已经十多年了,越来越多的人慢慢熟悉并喜欢了点兔。点兔本身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这种氛围,与悠哉日常大王、抑或是后面的新生代黑马摇曳露营的那种轻松并不相同。本身梦幻带有一点奇幻元素的背景,不同角色自身特有的特点,四处可见的兔子、咖啡等要素,结合上日常的故事,共同组成了点兔这一部神奇的作品。奈何我不是学文的,说感受也说得并不那么清楚。点兔的几个关键词及角色,就放到之后慢慢填起坑来吧。
下一个阶段,应该就是相依了。
(下一篇大概:本次愚人节的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