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经过风暴》有了,但远不够深刻

2023-08-18 13:47 作者:荧幕前的普通观众  | 我要投稿

点映的时候去看了这部《我经过风暴》,看之前只知道这是首部讲述家暴题材的影片,取材自上百起真实的家暴案件,并且配着的海报是结局大尺度,请带好纸巾。两句话就一下拔高了对这部影片的期待,在第一天点映的时候就前去了电影院。 影片中陈敏和陈均是夫妻,育有一儿一女,可谓是事业有成,儿女双全。但是离婚成为了先头军,成为了整部影片的开始,长达六个月的离婚冷静期里陈敏仍旧遭受着家暴和恐吓,在既偶然又必然的一次亲眼目睹到家暴过程之后,李小萌下定决心帮陈敏打赢了这起艰难的因家暴离婚的诉讼案件。可一切远远没有结束,因离婚分开的兄妹俩成了身为母亲的陈敏的烦忧,儿子的生日之后,被前夫陈均追踪到了具体的住址,虽然嘴上一直强调因为心理疏导已经变好,但行为没有丝毫变化,落单的儿子意外的被快递车砸断了胳膊,成为了压垮陈敏的最后一根稻草,选择了重新复婚的道路。没有止境的家暴却在陈敏用石头砸死丈夫陈均而告一段落。键盘侠的无脑跟风,舆论的导向,陈敏的自暴自弃,都将这位母亲推向深渊,关键时刻,李小萌将她的儿子念念作为证人打开了突破口。最后刑满释放的陈敏与儿女团聚。 整部影片的个别细节处理的非常好,设计也很巧妙,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说又很不流畅,和前期的宣传语以及较高的期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设定上,女主陈敏其实是有些降智的存在,她有着属于自己的事业,并且给人的感觉是还算成功的,那么事业成功的背后就是忙于应酬而疏于对家庭的照顾,这也就招致了身处事业单位的陈均的不满,慢慢的也由言语上的暴力转变为了家暴。可当一切都发生的时候,明明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可宁愿选择最可怕最黑暗的一条路,也不选择去相信自己的律师。虽然这样做突显出了母亲为了孩子的一种大无畏精神。 既然提到了家暴,整部影片一直不会为观众呈现出家暴的具体场景,直到儿子念念作为证人出庭,也就是结尾部分的时候,用儿子的视角展现出了具体的暴力过程,这样处理的方式使母亲和儿子以及在场所有人的情绪都推向了高潮,但是与观众的共鸣感又会大打折扣,像是与整体故事和情节的前期发展脱节一般的存在,本身这些场景其实通过想象是大致可以想到的,放到最后集中呈现就会失去掉绝大部分的“感觉”,因为在前期的故事发展中特意扣掉了这部分。 男主学医出身的身份又和家暴的细节形成了很好的相呼应,会特意给手包上毛巾,以此来使家暴的证据难以被收集,家中的监控更是落入了男主的控制。同时还会利用欺骗和误会来给别人制造是老婆的问题,而自己身为丈夫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不论是家庭解散,还是儿子受伤都是因为女主执意离婚所造成的,就算被拆穿被发现,那也是两个人共同都有问题,甚至还劝女主也学自己去做做心理辅导和治疗。在复婚之前还会利用儿子来给女主施压,在复婚之后甚至想通过生育第三个孩子来解决问题。在影片最一开始还给我一个小惊喜,男主陈均的饰演者是吴昱翰,第一次认识他是在《半个戏剧》中,包括之后的影片给人的感觉饰演的角色都是那种深情,憨傻的乖乖男,猛然的转变给了些许惊喜,将凶狠和阴暗诠释的很到位。 细节中还包括了男主陈均的母亲,胳膊上的烟疤和法庭上女主的话语中都可以明显的透露出,这个女人同样经历着家暴,可在面对同样的事情上,面对自认为是让自己家丢脸的离婚这件事上,不仅大发雷霆,还将戒尺丢给儿子,这也就代表是要让儿子用同样的方式来强硬扭曲的挽回这段婚姻,尽管她的儿子已经在施暴了。最应该理解同情帮助陈敏的人,却反过来站在了她的对立面看到这里只觉得“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影片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分不清故事的核心和偏重到底在哪里,家暴看似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可从头到尾表现出的因家暴离婚的诉讼案件的艰难,取证的困难,又好像家暴变为了表现这一艰难的附属品。两个孩子作为纽带捆绑着陈敏,但却又不束缚着陈均,反而成为了陈均用来制约,钳制妻子的利器,一段婚姻不论是悲惨还是幸福,为了孩子还是否要坚持似乎又成为了故事的一个内核。而影片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多个故事内核的相互配合呼应,更多的是将故事分割破碎。 最后的细节是身边人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男主的消息都用黑底白字的方式呈现。警察的不相信,不以为然的态度;朋友认为是小打小闹的满不在乎;父母极力反对离婚的态度;法官、律师对于该种案件的无力感;以及周围人的一味劝和。都间接成为了导致这起悲剧的导火索。而男主的消息这样处理更加的具有压迫感,对观众形成一种强烈心理不适感,来使相关联的情节得到烘托和强化。 以上的所有好与坏定然都是百起真实案例所提供的灵感,但难免用的太多,进而就会导致会出现贪多嚼不烂的局面,太多的人设,事件事例都一股脑地按在一起,破坏了故事的协调性和流畅感。我经过风暴这个名字起的也非常贴切,家暴就像是一场风暴,影片的陈敏经历着风暴,陈均的母亲经历过风暴,银幕前的观众有人正在经历,也有人没有经历过。所以“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以上的分析都是基于影片层面,没有在现实中经历过,也没有见识过,所以在共鸣上定然是欠缺的。愿家暴能远离任何一个人。

《我经过风暴》有了,但远不够深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