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人石心
木人石心 《晋书·隐逸列传·夏统》 【原文】 后其母病笃,乃诣洛市药。 会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桥,士女骈填,车服烛路。 统时在船中曝所市药,诸贵人车乘来者如云,统并不之顾。 太尉贾充怪而问之,统初不应,重问,乃徐答曰:“会稽夏仲御也。” 充使问其土地风俗,统曰:“其人循循,犹有大禹之遗风,大伯之义让,严遵之抗志,黄公之高节。” 又问“卿居海滨,颇能随水戏乎?” 答曰:“可。” 统乃操柂正橹,折旋中流…… 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统归会稽,竟不知所终。 【今译】 夏统是晋代的一个隐士,吴地会稽人,后来他母亲病重了,他划着小船,到洛阳集市上去买药。 正好碰上三月上巳日这天,阳春三月京都洛阳城的王公贵戚纷纷宴饮春游,出游浮桥边,仕女会集如云,洛水两岸处处华冠宝盖,车马如龙。 当时权势显赫的太尉也来游玩,夏统只顾在船上晾晒买回来的药,对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屑一顾,连看也不看。 太尉贾充突然发现在河边一只小船上,有个人神情庄重,端坐船上,对周围的花花世界无动于衷,觉得此人奇异,就主动上前好奇地询问他是什么人。 夏统先不理睬,贾充又问了一遍,他才慢吞吞地回答说:“我是会稽永兴人夏仲御,因母亲病重,来京买药。” 贾充问他家乡会稽(吴地)的风俗人情,有没有三月游乐的风俗。 夏统傲然回答说:“我们那里的人,性情平和,节操高尚,不慕荣华,有大禹时代的遗风,太伯时代的仁义和谦让,严遵所具有的高亢的志气,黄公所表现的高风亮节。” 贾充又问他:“您家居水乡,识水性,能够驾船搏浪吗?” 夏统回答说:“这算什么。” 说罢夏统操舵正橹将小船划到洛水中流,表演起惊险的驾船技巧,只见小船上下翻腾,几次出没于水中。 一时江上风波震荡,水雾茫茫,还有白鱼跃入船中,一会儿就有八九条白鱼跌入到船舱,观看的人群都感到心惊肉跳,脸上露出惊诧的表情。 他高超熟练的驾船本领,惊呆了两岸的游人。 贾充的心里更是这样,尤其觉得奇怪,就又靠近他的船,又问他会不会唱歌。 贾充对他说:“过去尧也唱歌,舜也唱歌(昔尧亦歌,舜亦歌),您能唱当地的民歌吗?” 应贾充之请,夏统于是为贾充引唱古歌《慕歌》、《河女》、《小海唱》,这三首赞歌分别是赞颂大禹、孝女曹娥,和义士伍子胥的歌曲。 他用脚在船板上踏起节拍(以足叩船),放声高歌起来(引声喉啭),歌声清越,慷慨激昂(清激慷慨),大风受到感应刮起来,卷起海水喷向天空,引得风雨齐至(大风应至),电闪雷鸣,光影交加(雷电昼冥),长风呼啸,岸上沙尘烟雾烟尘四起(沙尘烟起)。王公贵族都害怕了。但夏统的歌声一停,这些现象都消失,一切又回复平静。 贾充觉得此人非同寻常,是个人才,意欲推举他为官,不料夏统则低头不理,再也不愿答话。 贾充让自己的鼓乐队来表演,意欲招引夏统前来观看,同时作为对夏统为他引唱古歌的答谢。 贾充摆出威严的仪仗,将骑兵排列成行,。不一会儿,奏起鼓乐,让华贵的车马在路上奔驰,又让表演技艺的歌伎舞女穿着上等的长袍,披金挂翠,美女们身着五彩服饰、戴着灿烂的珠宝,在夏统的船边歌咏舞蹈。 但是,夏统始终都无动于衷,他仍端庄肃穆而坐,神色漠然,视若无赌,好像是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到。 贾充等众人各自散去,叹道:“这个吴地的小子,真是一个木头人,石头心肠啊。” 待贾充与众人离去之后,夏统划着小船,从容地回到会稽,最后竟不知所终,不知其何年何月死于何处。 【赏析】 物欲横流的世界,诱惑无所不在,面对诱惑,每个人所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 有的人享受诱惑,让自己沉醉其中,之后精神意志便被消磨,一步步踏入泥潭;有的人洁身自好,不为所动,始终与诱惑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两类人的人格高下,自古已有判定。 “木人石心”木头人,石头心肠 a wooden man with a stone heart. 指人意志坚强,不为外界诱惑而动心 not to be attracted by. 也用以形容人没有感情 unfeeling and insensitive、冷酷无情 cru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