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作者专门写了一部作品来嘲讽轻小说业界——奇物志第三期

2021-02-10 17:47 作者:钉宫病中毒者  | 我要投稿

  聊今天这部作品前,咱们先聊历史(我的天,感觉好不容易休息了,又要工作了)

这道高中历史题,相信大部分人做过。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中国整个思想界开始分裂。简单来说出现了两个派别,一个是主张全盘西化的激进派,他们要求使用白话文、标点符号、甚至废除汉字。另一个则是国粹派,1919年五四运动后,国粹派认为西方自诩的文明不过也是欺世之说,真正的思想源泉要从古代文化中吸取。

  单说激进派,其中不少人就要求废除汉字。期中以鲁迅与钱玄同作为突出。(当然,鲁迅最后思想有所变化)

  而钱玄同在废除汉字这件事上最为上心,他提出,用拉丁字母先为汉字注音,之后简化汉字,通过不断简化后,逐步废除汉字。

  1920年的时候,钱玄同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三号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提出了自己对简化汉字的想法。大致选取常用3000汉字,在不造新的汉字的前提下,通过合并字词、使用书写上早已形成的简化写法,逐步完成汉字的简化。

  不难看出,我们现在的简体字和当初钱玄同设想的一样。

  1956年,第一套简化字方案正式出台,当年的《人民日报》也第一次从竖排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横排以适应和首推改革方案。

1956年人民日报
1955年人民日报

  1977年的时候,推广第二套简化字的时候出现了几个问题。

  这里简单讲一下为何当时的人要废除汉字。

  原因很简单,两个:一、汉字书写难且复杂,对于急需消除大半文盲的中国来说是个不小的障碍

  二、就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形成了一种对自己文化的自卑感。

  而1977年上述两个问题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文盲数大幅下降,其次相比百年前的中国,现在的中国人不仅自信了许多,而且急需自己独特的文化来彰显民族文化与信心,再加上第二套简体字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很多汉字承担了过多的含义,歧义变多,反而加剧了学习难度,所以最终会用拼音替代汉字的方案,最终宣告失败。



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问了,UP主,你讲了这么多,和你标题的那本轻小说有啥关系呢?

  稍安勿躁,马上说,先讲完这个背景点。

  中国因为汉字的复杂所以要简化,那同样使用汉字的其他东南亚国家呢?

  我们熟悉的有韩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他们的彦文替代了汉字,虽然作为表音文字的彦文也遇到了类似我们二套简体字时候遇到的问题,但是必须承认,彦文的设计要科学很多,而且相比汉字和彦文各种混用,还是方便一些。

  接着就是日本。

  日本于1946年开始简化汉字。不过相比于我国,日本简化汉字遭到了很多汉字学学者的嘲讽。白川静先生曾嘲讽到:这帮人完全就没有过过脑子嘛。(这里也是推荐一下《白川静的神秘汉字》,白川先生是古汉字学界的超级大佬,作品很有意思,对汉字感兴趣的不妨读读)。日本的汉字简化基本上没有章法可寻,和我国简化汉字使用原本就有的简化字不同,日本简化汉字完全就是新造汉字,这就使得汉字替换工程量巨大,而且学习困难。


  由于日本失败的汉字简化,使得日本文字阅读并没有降低多少,日本读者必须要掌握假文注音和汉字表意才能流畅的阅读文章。

  因为汉字存在的音读和训读,以及多种不同意思,导致阅读门槛较高,日本年轻一代读者就非常需要能够轻松阅读的文学作品。

  哎,大家应该猜到了,那就是轻小说。

  实际上有关轻小说的 定义,目前存疑。其中有一个说法就是,轻小说因为使用的汉字比较少,以假文注音为主,所以日本人读起来很轻松,因此叫轻小说。

  随着日本年轻人阅读轻小说的数量在不断生上升,这件事也是终于让日本文部科学省注意到了,很多教育学专家认为,轻小说存在两个问题:

  1. 汉字太少,影响青少年的写作与阅读能力

  2. 轻小说的文学性太低

实际上不用这些专家发言,在当时整个轻小说业界,都在争论一个问题,那就是轻小说需不需要文学性?

这个争议最早是在推理小说业界开始的,最后开始蔓延大部分娱乐向文学领域。推理小说在社会学派统治结束后,开始了灵魂发问,那就是推理小说究竟需不需要文学性,需要进行社会批判吗?

  日本推理小说界是分为了两派,在《虚构推理》的长评区已经撰文写过,这里不在赘述。

  


  那么在轻小说这边,很明显,轻小说这种都有培训学校大批量生产作家的行业,怎么可能敢有人宣扬要有文学性。

  所以几乎一边倒的是,大部分人都支持轻小说应该不需要像普通文学靠近,写汉字以及具有文学性。

   讲完大背景后(好长),我们就来讲我们的今天的主角。

  轻小说,《我的妹妹会读汉字》

不知道为啥我自己的书拍照片发不出来

  这是一本完全用反语写成的轻小说。

  故事讲述了,在2060年,一本完全不使用汉字,只使用平假文和片假文写成的轻小说,《好想和哥哥生小孩》(这**叫什么名字)发表,结果一经发表,震动了日本文坛,导致日本在21世纪后半开始不再使用汉字,并让萌系文化成为23世纪日本的主流文化。在23世纪的日本,以“萌”为主题的文学被称为“正统派文学”,受到广泛的接受,而过去使用汉字的日语作品被称作“近代文学”,大部分的人都无法阅读。

  我们的男主角,妹背银(我去,这**叫什么名字),是一个不会读汉字的普通高中生(这高中生的设定放到现在就是个奇葩存在)。他是正统文学的狂热爱好者,其中他最喜欢的作家,是一个叫大平凯的人,大平先生年过七旬,但是依旧乐此不疲的创作,其妙笔能把10岁金发义妹写的活灵活现,是文学界的一大泰斗,代表作《闪闪亮!小裤裤 天蓝色》(我去,这*叫的什么名字)。

  为了能够成为一名作家,妹背银准备去拜访大平凯,而大平凯听说妹背银有两个妹妹,欣然答应了主角见面的要求。而且男主这俩妹妹还有独特的能力,她们会认汉字(我要是继续吐槽……)

  结果几个人一见面,突然就穿越了……她们穿越到了2010年,那个萌和妹妹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但是随着他们的行动,历史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而本作,就是妹背银最后写成的小说,这本小说被不明人士翻译成了21世纪用语,并且没章后面都会有文学批评家对正统文学进行批判。


  简单介绍完本作的相关信息,相信各位应该知道了。

  本作实际上就是用反语写成的一本小说,通过展现如果真的废除文学性和汉字的轻小说统治社会,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尤其是作者还专门用2010年开始崛起的妹控作为切入点,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评。

  甚至作者梶井孝为了提高讽刺力度,在小说上署名为 Takashi Kajii,没错,是自己名字的罗马音,讽刺意味十足。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体现这个讽刺,简体中文版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强制翻译,而是保留了罗马音的作者名,可以说是很良心的了。

  当然,由于本作是在是过于冷门,实际上UP的实体书也是最近才收购到的,小说的内容也只是很久以前在网上读过一点,所以无法对作品本身进行展开,各位有兴趣不妨自己看看,小说也比较短,5本完结,比较可惜的是简体中文版只有2本,并且已经绝版。

  最后简答说说我的看法。

  我认为轻小说确实可以相比于普通的文学小说在文学性上可以进行一个让步和妥协,但不等于要完全抛弃逻辑和文学性,文学性对于轻小说来说,还是如同锦上添花一样的存在的。毕竟,大家还是不想被别人说自己读的是厕纸吧。

作者专门写了一部作品来嘲讽轻小说业界——奇物志第三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