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荐书】从黑天鹅、灰犀牛到“疯狗浪”,为何每次危机事件都以动物命名?

2022-07-22 21:59 作者:哈佛商业评论  | 我要投稿

今天,提起“黑天鹅”“灰犀牛”这些概念,很多人已不再陌生,起因正是这几年来的基金热、股票热。而近两年新冠疫情的袭扰,再次让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的经济形态和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医疗卫生领域到金融领域,无不受到疫情重创,全人类一时间共同进入了危难时刻。

于是,“黑天鹅”“灰犀牛”等金融学词汇再次被提上案头,与此同时,“疯狗浪”一词也随着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传播开来。那么,从黑天鹅、灰犀牛到“疯狗浪”,为何每次危机事件往往会冠以动物之名?原因可能要从它们的出现及隐含寓意说起——

如果说,黑天鹅事件往往指那些小概率且不可预测的高风险事件,灰犀牛事件比喻那些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疯狗浪”则是由惠普前高管、资深战略咨询专家乔纳森·布里尔命名、喻指那些表面平静却有暗流涌动,最终突然爆发的事件。


何为黑天鹅与灰犀牛?


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不会在意,但一旦当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它并不神秘,却更危险。可以说,“灰犀牛”是一种大概率危机,在社会各个领域不断上演。

总的来说,灰犀牛事件是很容易设想到的事件,并且特征明显:概率很高、破坏力巨大、可以预测,也可以防御。在中国的房地产、金融系统、股市中,显然都可以看到灰犀牛。同时在利益结构的固化中,灰犀牛的影子也时隐时现。

可点击图片购买

而在灰犀牛流行之前,还一直流行着“黑天鹅”事件的说法——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着一切。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

在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所写的《黑天鹅》里,把美国的9.11事件、泰坦尼克号沉没、地震、海啸等历史上很少出现的大灾难事件,都视为典型的黑天鹅事件。因此,黑天鹅事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概率很低、破坏力巨大、很难预测,也难以防御。

而至今仍旧对人类存在威胁的新冠疫情,几乎就可以说兼具黑天鹅和灰犀牛的特征。那么,最近诸多报道中提及的“疯狗浪”又是因何而来?有可能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何为疯狗浪?

在地理学上,当海底地形或横流将海浪集中引向一个狭窄的缝隙,或不同方向的小波浪汇聚在一起,突然撞上礁石或岸壁,就会在几秒内掀起高达几十甚至近百英尺的水墙。

这种突如其来的巨浪由洋流和涡流相互作用的涌浪发展而来,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作“疯狗浪(Rogue Waves)”。意思也就是极难被预测到的复合型危机

推及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随着世界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就仿佛水面下的潜流,不断为系统注入越来越多的能量。当这些波浪突然相交,一场“疯狗浪”就这样到来了。它几乎没有预兆,当你意识到风浪已至的时候,或许已经招架不及。

举几个已经发生的例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身边的“疯狗浪”事件。

1. 2008全球金融危机

08年的金融危机,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埋下了伏笔。从历史上看,我们知道债务危机往往每7~12年发生一次,而上一场危机就发生在2000年。

从当时的金融背景看,美国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忽视了资产质量,已经暗中促成了次贷危机。加之当时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缺乏监管,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行为。此外,美国连续降息导致投资者热情虚高,银行过度放款,直接促成房地产泡沫的膨胀。

我们不可能知道大坝哪一天会决堤,但是潜流正在不断地加深峡谷的深度

2. 新冠肺炎疫情

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大家往往认为这是一起“黑天鹅”事件,属于小概率且不可预测的高风险事件。

但是,疫情持续蔓延的这两年间,我们也能发现人类无法快速终结疫情背后的系统性问题

国际旅行和货运加速了病毒的传播;城市密度增加、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易受感染的人口更多;而由于人类长期没有经历大型瘟疫,预先的物资储备与防疫知识都不足够,致使危机持续蔓延。


识别疯狗浪

那么,面对“疯狗浪”的侵袭,我们只能在不安中,等待风暴从黑暗处降临吗?

答案是否定的。乔纳森·布里尔在他的同名书中,指出了疯狗浪的三种特点:突发性、复合性与规律性。

识别这三种特性,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抗风险与前瞻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在下一场疯狗浪来临之前保全自身,甚至寻找到新的机遇。

1. 突发性

正如其名,“疯狗狼”危机会以极快的速度迅猛而来,且它的威力是多方面、持续且变化的。

对于大多数人与组织来说,我们倾向与向内聚焦,精进业务,提升自身。然而危机是无情的,巨变既有可能破水而出,也有可能从天而降。它们可能来自所处系统的不同层面。、一旦变化突生,不仅是竞争,世界、客户以及他们的期望也都会发生改变。

于是,在这个已经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要让自己的感官变得更加敏锐,向外聚焦,以识别巨大变化的前兆

2. 复合性

我们知道,“疯狗浪”是由海底无数潜流汇集而成的巨浪。而击垮个人、组织甚至一整个行业的的事件,也往往复合的方式暗中缔结在一起的

因此,了解并注意甄别这些存在与我们周围的潜流,对应对疯狗浪也至关重要。

经济是第一种潜流。它是最具人性化的科学,因为它研究如何正确使用资源以及其背后的动因。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最近被频繁谈论的人口问题——人口统计数据是经济的飞轮,它决定了员工和客户这两项最宝贵资源的成本和可用性。

在世界20个大型经济体中,人口的平均年龄都在上升,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可能意味着利率降低、经济增长放缓、政府债务增加等,这样的潜流会引起怎样的风浪,自然不言而喻。

第二种潜流是技术革新

例如,日益深入我们生活的人工智能技术(AI),将人类的生产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使在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随着AI自动化促成的资源消耗的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提高。

同时,信息技术系统日益复杂,也增加了人们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来自科技行业巨头的技术垄断就成为了需要被注意的潜在风险。

最后一种潜流是社会契约的更替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新的社会契约正在无形中缔结,它将挑战长久以来我们关于权力、权利和财富分配的认识。

国际上,随着债务、生产力不平等现象的增加,“英国脱欧”、“占领美国国会山”等历史事件已经出现,意味着大企业和政府将需重新划归它们与民众彼此之间的关系,财富和资源将被重新整合

而在国内,“碳中和经济”、“双减落地”、“大厂裁员潮”等现象的出现,也无不昭示着个人与企业的新机遇、新风险,正在转变的社会契约下同步到来。

3. 规律性

危机总是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但纵观历史,风险的到来却并非毫无规律可循。因此,研究过去的主要潜流和其运作系统,也十分有用

回顾我们的历史,技术的进步往往带来着一些行业的没落,另一些行业的崛起。而这直接影响到某些地区的经济下行,而在其他地区过剩。经济增长的不平等,自然又会影响不同国家与经济体的差距缩小与放大,促使世界格局和力量的交替

疯狗浪状似“疯狗”,但只要我们仔细研究,便不难发现巨浪也有暴发的规律。


如何应对疯狗浪?

对于“疯狗浪”这些特点,布里尔在书中给出了4步应对法。

1. 确定需要管理的变化

变化是不确定的,但我们总是可以通过设置目标的方法对他们进行预先管理。

首先,我们要确定触发风险的可能因素,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潜流”,这些潜流不仅存在于外部的经济与社会变化中,也或许与你个人的某个选择、以及你周围环境的改换有关。

管理变化就必须要抢在他出现之前,根据可能因素的优先级,有针对的设置你的抗风险目标

2. 合理配置资源以应对风险

确认风险管理的目标后,你就会对可能来到的危机有了大致的预测。此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将机会事先转移到有利之处

做出这个选择需要我们明确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环境的状况如何,而我们自身拥有什么样的能力,之后才将资源投入到那个最有可能利益最大化的“篮子“里。在做出选择的过程中,安排时机、顺序与准备对冲方案也很重要。

3. 评估并调整你的选择

做出你认为有利的选择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观察与追踪。我们知道疯狗浪是复合型危机,那么随时加入的任意一种潜流和变化因子,都有可能导致巨浪转向,从而引起系统重置。为了确保你的选择在任何场景下都是正确有效的,我们需要定期评估风险,找到新的不确定性,据此对已做的选择进行微调与修正


4. 从未来回溯规划

从未来回溯规划,也是一个检验你的目标与战略的过程。

从项目的结果开始回溯,确定会导致失败的因素,然后进行流程调整,使概率向着有利于你的方向转变。

总有一些人能够在翻滚的浪潮中保全自身,选择正确的航向,甚至找到新的风口。

正如几千年来,因纽特人能够在没有地图指引的情况准确地穿越北极苔原一样。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某种神赐的第六感,而是因为他们在一次次的航行中钻透了环境变化

他们发现巨浪来临亲海天相接常出现一抹淡蓝,也留意到船尾的水流会出现细微的变化。在“疯狗浪”爆发之前,他们已经通过对潜流的观察和预测,调转了航向或是紧急靠岸

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无数看似细微的小改变,都有可能激荡出巨大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浪潮。

如果能够理解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自身,并提前准备应对方案,我们就能以混乱赋能自身,在变革中增长获利




【荐书】从黑天鹅、灰犀牛到“疯狗浪”,为何每次危机事件都以动物命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