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纪实|福建武夷山建角——因为爱,所以投入

2023-07-04 09:18 作者:担当者行动  | 我要投稿


小朋友可爱的回眸

“因为爱,所以投入。大家不都是一起在做吗?”

——田园老师

文字|黄婷婷

照片|思源茶业志愿者、黄婷婷


翻看建角记录下的照片,一个个跳动的瞬间。一周过去,这些瞬间依旧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也许是曾经经历过,看见过,感受过,才会一次次被那样的真挚和纯真所触动。小朋友们投入的小眼神和畅快的笑容,田园老师自然地融入其中,那个画面,是我此行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志愿者田园在为小朋友讲述绘本

小时候对武夷山的记忆是有山有水有茶,住所不远处就有一条汩汩流淌的河,河水含沙量比较大,看起来总是浑浊的,每当退潮时,会和弟弟去河边捡贝壳玩,所有的回忆仿佛都与这片土地的自然有关。

这一次,带着儿时的记忆和内心的期待,和思源茶业一同启程,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一路上感受了六月的闷热和炎炎的烈日,还有漫天珠帘般的大雨。车驱近武夷山,山逐渐多了起来,一片一片的茶山在暴雨的冲刷下逐渐变得模糊,又逐渐清晰。好在到武夷山时,雨势渐小,淅淅沥沥的,在夏天,这样的天气很舒服。

去程路中突遇暴雨

不同于以往的长途客运体验,这次七个多小时的车程,一点儿也不觉得疲累,一路上思源茶业团队的志愿者们充满了欢声笑语,能明显感受到这个团队的年轻与活力。

车经过武夷山风景区时,雨已经停了,山头萦绕着云雾,思源茶业品牌的创始人林银雷先生向大家介绍着武夷山有名的“大王峰”和“玉女峰”,而我的思绪随山头的云雾去了,仿佛回到了曾经熟悉又逐渐远去的地方,那里雨后也总能看到云雾缭绕的山头,听到此起彼伏的读书声,呼吸到新鲜纯净的空气……山脚下,是否也有一所彩色的学校,一群可爱的儿童?

去程途中的风景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了“班班有个图书角”建设点——武夷山市上梅中心小学,在杨副校长的带领下,了解了校园的基本情况,思源茶业的志愿者们为每个班级贴上了“茶筑梦想图书角”名称条,希望班级图书角能为这里的孩子们打开一扇探索世界的窗,构筑起一个个彩色的梦想。

思源茶业志愿者一行抵达上梅小学
共同张贴图书角名称条


从学校建筑可以看出,以前这也是一所“风光”的中心小学,彩色的塑胶操场,干净整洁的教学区,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可依旧留不住乡村的孩子。如今全校只有87位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有条件的已经随父母去城里上学了。尽管这所小学坐落在山村,依旧有一些学生因为家远需要寄宿,他们普遍缺少陪伴和正确的教育引导,我无法定义阅读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唯有相信,相信一切善的可能。

上梅小学环境

正如上梅中心小学杨副校长在捐赠仪式致辞中所说:“读一本好书,如同攀一座高峰”,阅读虽不能改变这些孩子人生的长度,但却能通过阅读延展他们人生的宽度,给予他们翻阅人生山峰的勇气和力量。

武夷山市民政局暨兴福副局长到场指导,参加此次启动仪式。杨菊芳副校长代表上梅中小致欢迎辞,思源茶业品牌创始人林银雷先生分享了捐赠图书角的初衷,担当者行动总干事张春亮致辞并给老师们做了担当者行动阅读助学平台分享,乐元社工理事杨飞、项目主管潘晓玲、志愿者骨干周建芳参加此次活动。学生代表为领导、嘉宾和志愿者佩戴红领巾。

捐赠仪式
小朋友为志愿者们佩戴红领巾

作为上梅中心小学“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捐赠方,思源茶业希望“即使是一寸一滴的微光,也能用其分毫之力,成为彼此内心光辉的互勉。”思源茶业的初心如此,思源公益助梦的初衷亦如是。希望孩子们能在这份善心的滋养下,通过阅读获得心灵的滋养。

茶筑梦想图书角

在随后的“生命联结”过程中,林总与担当者行动总干事张春亮,以及其余志愿者各自为组,进入班级,走近学生,分享生命故事或绘本故事,相信这份善的联结能沁润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心。

思源茶业志愿者为小朋友读故事

思源茶业志愿者与小朋友的合影
思源茶业志愿者为小朋友读绘本《小王子》

“上体育课还是讲故事呢?”田园老师问孩子们。

“讲故事!讲故事!”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你们想让我讲什么故事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最近读过的绘本故事,都希望田园老师能讲自己最近读过的故事。当其他孩子都还在说着自己读过的书时,一个男孩从座位走到图书角,拿起一本书交到田园老师手上。“老师,讲这本”。读过的举手,十几个孩子几乎都把手举了起来,看来孩子们是真的喜欢这些书。

“你们都读过了,为什么还要让我读呀?”

“这本书好玩!”

“还想读!”

……

“哦!原来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这让田园老师想到——“阅读是一个媒介,孩子们更需要的陪伴,共享美好时刻。10多分钟的阅读,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书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上,后续如何善加利用,才是关键。就像孩子们让我读书,都已经读过,但是他们还可以不厌其烦地让大人读给他们,他们需要的是陪伴,被看见,被关注。”

于是,就有了互动版的《谁吃谁》的故事。

志愿者田园为小朋友讲述绘本故事

对于小朋友来说,这是一本颇具吸引力的绘本,大自然里藏着好多秘密,食物链就是其中之一。谁吃谁?为什么要吃?是大动物吃小动物,还是小动物吃大动物呢?整个绘本用黑白色调和简洁的线条塑造了各种动植物形象,孩子们在观察画面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了解到大自然中“谁吃谁”的奥秘,看完整本绘本,仿佛也一同经历了生命周而复始、自然生长的过程。

田园老师用“你们别说,让我来猜”串起整本绘本故事,读过的孩子们非常乐意帮田园老师猜谁吃谁。在这个过程中,我惊叹于这些孩子的感受力和表达力,他们有对生命最质朴的认识。

当被问到:“我们老了以后会怎么样?”

孩子们说:“老了就会像猫头鹰一样,会死”

“死了之后呢?”

“烧成骨灰,放到土里。”

读完整本绘本,田园老师答应带他们进行户外活动“1,2,3,木头人!”看他们做游戏,完全不像刚认识不久的陌生人,更像是熟悉的朋友,这让我再次想到孩子远比大人想的包容,他们小小的心能容纳万事万物,有着对人最初的信任和坦诚,这一点,只有在接触这些孩子的时候才会认真地戳一戳自己。

志愿者田园在与小朋友们玩游戏

整个上午结束得太快,同行的人感受了优质图书和故事对孩子的吸引力,见证了对教育的期待,更见证了孩子们的欣喜。我们相信孩子们能够把书读起来,相信阅读这件事能融入孩子们的生活,相信理想主义能在行动中开出花来。

看着他们排队回家时,好几个孩子跟我说“黄老师,再见”,被他们记住的感觉真好。

担当者行动工作人员黄婷婷与孩子的合影

志愿者感受分享 

田园:

事情每往前推进一步,看到了成就感,也看到了进一步的需求,而这些都是需要社会群立群策,携手一起努力。“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样的体验,也是自己的成长机会。
于振泽:

书是神奇的。它能带我们翻过大山,穿过大海,甚至带我们穿越古今。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给我们带来的知识和精神财富是无穷的。它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心灵伙伴。为山区学生们搭建图书角,把知识带到学生的身边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工作,因为它能为学生们带来学习上更大的便捷。
此外,这次活动也为孩子们带去了陪伴和关怀。正所谓“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我们在生活中都曾感受过来自别人的温暖,我们也有责任将这份情谊继续传递下去。跟孩子们互动时,看到他们开心灿烂的笑容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社会工作能给予我们莫大的心灵满足感,因为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能给他人带来快乐。我非常感激主办方能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我期待下一次与担当者同行,将温暖传递到更多的地方。

纪实|福建武夷山建角——因为爱,所以投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