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感-《德语课》

2023-07-25 13:51 作者:筠山里  | 我要投稿

作者  西格弗里德·伦茨

这本书里的严斯、《悲惨世界》里的沙威、还有《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里的艾希曼,三个人的相似性是都透着刻板的尽职尽责。但又有所不同,艾希曼的尽忠职守缺乏良知、善与恶的思考,沙威的尽忠职守体现在阶级固化、非黑即白的公平正义,严斯呢,他更像是维护一种自己的权威秩序,不允许出现例外。

三个人中最戳痛我的是严斯,因为他太平常了,就像生活中的绝大部分父母一样,坚持自己的人生秩序,营造压抑的家庭氛围,总是试图控制影响家庭成员的人生轨迹。即使知道将大儿子送回军队会被处刑,他毅然决然打电话举报腹部中枪的逃兵。即使画家救了他的命并在当地广施仁义,他也用尽手段去贯彻“禁画令”的实施,甚至在“禁画令”解除后依然偷偷烧毁画家的画作……

如果说严斯的性格背景是因为战争对人类精神的荼毒,那现实生活中那些过于严肃和墨守成规的家庭氛围又是被什么影响的?

我们总是无意识的拒绝了解和接受世界的多面性,仅死死拥抱着自己了解的那么一惺惺便视为真理,视为人生准则,这是多么冥顽不灵的狂傲生物!

我痛苦的反思自己的严肃性和秩序性,反思工作中尽忠职守的标准答案,反思关于真理的多样性……因为不想被偏见裹挟,不想用偏见裹挟别人!

虽然本书一开始就介绍了西吉人在少管所,随着情节的铺开,我猜测是因为西吉保护了画家的画才被当权者因为违背“禁画令”抓起来的,但是读着读着却知道西吉是因为“偷画”才被抓起来了,这点太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他凭着自己对艺术的感知和热爱自觉的愿意去保护画,却又被父亲裹挟着一起监督“禁画令”的施行,作为少年的他看到父亲对哥哥见死不救,对画家伯伯冷酷无情,对“禁画令”职责的过度执行,让他心里种满了对父亲的恐惧,可那份对画的热爱一样支配着他的心灵。

西吉的颤抖和热爱连着每一位读者的神经末梢,他的人生是被谁毁的呢?那个警察哨长是否想过这个问题,那个曾经拥有过三个孩子的家庭是否在意过,那场已经结束的战争是否会让伤害一直延续?

书感-《德语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