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电影40:《流浪地球》

2020-12-20 19:47 作者:热咖呀  | 我要投稿


作为中国电影总票房第三名的电影,你是其中的分母吗?

 

众所周知,《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作者是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当然,他最家喻户晓的作品还是《三体》。先不说《三体》这部作品如何,目前只要提到三体我都会想到LOL职业选手SMLZ推荐的三本书,没错,就是《三体》三部曲,真是个不苟言笑的年轻小伙呀。至于《三体》,从目前的的网络小说阅读量以及各大售书网站的销量和推荐来看,其中的价值早已被大众所定义。书中所构建的世界观,阴谋论以及我们为何要学好数理化的原因都是极度的吸引人。而且看了一些刘慈欣的作品,真让我对刘慈欣的世界宇宙观特别感兴趣,我觉得那是一种超越漫威宇宙的存在(当然,我也很喜欢漫威和它的平行宇宙)。

 

从原著的角度来说,电影剧本的编写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因此很难再拿小说与剧本进行对比其中的好与坏,但编剧们在重新改编的过程中很好的借鉴了作者其它作品中的部分思想来编写的,这点上是难能可贵的。要同时兼顾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原作者相关主题,而且还是原作者还是我国很厉害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其中的艰辛也就编剧们才有体会吧!

 

一部科幻电影的成功,剧本只是开始,合理的逻辑结构才能帮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故事中的世界及事件的发展所需要的条件,这点我相信身为观众的我们应该都深有体验了吧。其次的话,特效方面也必须足够科幻,足够未来化,足够大胆和自信。特效电影在现代科技和美学文化的加持下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阿凡达》作为10年前的电影,一直都是电影行业的美学标杆,因此《流浪地球》若想成功也必须下一番苦功夫。若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话,没人会说《流浪地球》的特效是失败的,事实上为了让特效达到理想的效果,电影的特效组付出的努力真的太多了,或许用的设备不是最好,但创意与执行不断展示着中国特效的新未来。

 

除去外在的条件,我们关注的焦点还是演员的发挥。首先是演技日益熟练的成年人,吴京和李光洁的发挥稳定且夺人泪点,这两位演技派演员以其坚毅的性格去诠释男子汉的担当,很棒,而且因为特效技术的限制,李光洁在拍摄时必须穿上厚重的‘机械铠甲’,拍摄过程中不方便随意取下,一穿就是一天,至于吃喝拉撒,就不提了,真挺不容易的。其次是年轻人的发挥,电影中的‘刘启’和‘韩朵朵’,虽然是年轻一代的演员,但却把各自的角色演得很棒,对于整体气氛的带动很到位,未来可期的两位演员。最后还有老演员吴孟达,不管之前的新闻怎么乱七八糟,作为一名简单的观众,能在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中看到上个时代的优秀演员,绝对的‘爷青回’。当然,其它配角的发挥也不错,就不浪费篇幅评价各位外国演员了。

 

《流浪地球》的成功,为我国的科幻电影竖起了一棵伟大的标杆,如今的时代是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我国的科幻特效目前或许在技术上略逊一筹,但庞大的电影市场在不断吸引着外来的投资者和技术,相信在今后能有更多的优秀剧本被拍摄成优秀的电影作品,其中也必然不会缺少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期待我国科幻电影的茁壮成长。并且关于《流浪地球》的特别版已在2020年11月26日上映,可以再次感受一下。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豆瓣)


 

 

(以下内容可能是我对自己说的)

1.       之前可能就是凭借着一时冲动,开始写属于我自己的‘关于电影’系列。虽然写的很糙,主题和风格也飘忽不定,但这就是我想说的,后面的话可能会重新整理并修改做成自己的公众号(2021年计划之一),希望有缘再见;

2.       2020年的观影还在继续,但文章的更新就停留在40了,今年剩下的时间会准备41~50的内容,并且努力写些关于生活的小片段,毕竟其它文集确实好久没更新了;

3.       希望2021年的电影简评能有不一样的提升,如果每天能收获一个赞,也还是挺香的,但愿能和更多的电影爱好者在评论区见,相互努力吧!

 


关于电影40:《流浪地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