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赣鄱匠心--婺源县竹安堂油纸伞厂(中南大学港澳台实践队“求是”系列文化溯源活动)

2023-07-17 12:03 作者:中南江西非遗实践团  | 我要投稿

      


      油纸伞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的日用品,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在古代,它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由纯手工制作,全部取材于天然,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油纸伞因其历史悠久,古典怀旧,内涵丰富,寓意吉祥,深受各类人们的热爱。但传统工艺讲究、繁杂,年轻人不愿从业,使得曾经风靡一时的油纸伞,到了消失的边沿。7月13日下午,中南大学赴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及景德镇市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了求是系列文化溯源活动的第三站——婺源县竹安堂油纸伞厂。在这里参观体验了部分传统制作工序并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了解工厂的发展历程、目前状况。


竹安堂伞厂前合照


      油纸伞以手工切削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桐油的防水皮棉纸做伞面。整个制作过程完全土法操作,传承人带领我们参观了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制作过程分几个阶段:选竹、穿线、做骨架、糊伞面、绘画、上油。我们穿梭在车间观看,忙碌的工人都沉浸在各自的工序中,车间与工人、纸伞与绘画、桐油与竹条、笔墨与色彩,浪漫而恬静。

油纸伞骨架
油纸伞伞键制作
团队成团体验伞面绘画
刷桐油

      据了解,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受现代工艺的冲击,机械化生产的金属骨架布伞取代了传统手工制作的油纸伞。竹安堂伞厂创办于1996年,以生产竹制传统手工油纸伞绸布伞为主,所产油纸伞曾于2011年获全国旅游商品博览会铜奖。厂长胡三忠是省级非遗传承人,伞厂是婺源纸伞非遗传承基地。近年来,伞厂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旅游文创产品打造、综艺节目邀约、网络售卖、拍照打卡场景营造等方式,吸引各地游客来参观了解。

拍照打卡布景
油纸伞文创展示
拍照打卡体验



      不断有人路过、但鲜少有人驻足。伞厂成立之初,同时生产的工人数量有上百人。疫情时代前,伞厂的旅游业盛极一时。但当实践团踏上这片土地时,伞厂工人仅剩平均年龄超60岁的的十几人。不少油纸伞上也落满了灰。在一路参观途中,我们发现婺源县文旅建设十分沉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民风淳朴。相信在这样踏实稳健的发展下,油纸伞能迎来发展的新春天。

伞厂工作环境与工人风貌

团队成员 | 龚舒斌、林郁伦、胡昕妤、翁佳婷、王思文、史超志

指导老师 | 宋宁宇

编辑 | 王思文

审核 | 宋宁宇、史超志 


诚邀您参加本次实践活动调查,感谢!


赣鄱匠心--婺源县竹安堂油纸伞厂(中南大学港澳台实践队“求是”系列文化溯源活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