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圈正义》摘抄——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

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
不要轻易地向他人抡起道德的杀威棒
人很容易唱高调,因为这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反而可以沽名钓誉,掩盖自己的毛病,何乐不为?
但是,动辄站在道德制高点教训他人的人,往往自己是败类中的败类,越高调往往越败坏。只要对历史有基本的熟悉,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
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邪恶导致世上一切的罪恶。然而,人总是习惯向他人抡起道德的杀威棒,却很少反躬自省。
爱因斯坦说:“真正的问题在于人的心灵与思想… …让我们害怕的,不是原子弹的爆炸力量,而是人性的邪恶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是问题的一部分。
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理想人”的范例,用柏拉图的术语来说这就叫作人的“共相”。这种“理想人”有着高尚、勇敢、知恩图报等诸多美德。
当其他人的行为举止严重违反了“理想人”的标准,就会激发我们内心的愤怒。这种愤怒本身是正常的。
虽然有很多人说人的“共相”(“理想人”范例)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假设,但我更愿意相信“共相”不是假设,而是一种客观实在。正如人类无论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一个完美的圆,但“圆”这个概念是客观存在的。
正是这种“理想人”的范例激起我们的道德意识,也让我们一生可以不断行走在德行之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律师为什么喜欢为“坏人”做辩护
哈佛大学教授肖维茨说:“一个国家是否有真正的自由,试金石之一是它对那些为有罪之人、为世人不耻之徒辩护的人的态度。”
对异族的仇恨
当仇恨在心中发芽、长大,人也就慢慢忘记了最宝贵的东西是他的内在尊严,而不在于外在的身份。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枪机案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候,愿你我感同身受,让我们再次重温约翰·多恩古旧的布道辞“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峡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悲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爱,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