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焦虑为什么难以解决

2023-05-21 20:10 作者:先生坐何至于此  | 我要投稿

    有了焦虑的人会发现焦虑真的很难解决。

    或许也尝试了很多的办法,但只能缓解一时,却又很容易复发。

    要想知道如何解决,首先就要知道容易复发的原因。

    焦虑通常是来自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慌,如果要细看我之前的专栏里已经讲过了,这篇只讲原因。

    焦虑的人通常是因为某个问题导致的焦虑,但问题并不是焦虑的根源。

    因为问题产生的焦虑情绪,通常会伴随着问题的解决而消失,但随之而来的是你会发现自己开始习惯性焦虑。

    当你在尝试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你通常搜索解决方法。当你搜索解决方法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你需要了解问题的全貌。

    但一般问题发展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不管是预防还是解决都并不是那么容易。

    时间近了,你会特别焦虑;远了,要么无感,要么觉得太久了很折磨。不管怎样,当期限到来之后,问题总会有结果。

    你本以为解决了这个问题就焦虑了,但由于你的迁移性思维,你的潜意识会告诉你不单是这个问题需要焦虑,还会有许许多多之前你并不焦虑的事情需要焦虑。

    因为这一次的经历,你的潜意思告诉你做事要防范于未然,事先做好准备才是防止焦虑情绪产生的最好办法。

    但正是因为这样,你反而会去关注原本不会关注的很多事情,因为你有了前车之鉴,你更会害怕将来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导致你现在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可能某个小概率事件曾经给你带来了很多的负面情绪,吸取了教训之后你会在这件事甚至是各种事情上都开始防止小概率事件的产生。

    这将会使你的神经高度紧张,从而更容易感到疲劳,更容易犯错,犯错又会导致你吸取教训,更加焦虑。

    渐渐地,你会从担心一件事情到担心所有事情,你会感觉所有事情你都可能会做不好,因为你需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总会有做不好的事情,如此循环往复。

    并且,由于我们的认知是不断发展的,本来当一件事情你认为做好可能要付出10分的努力,但当你付出了之后你发现可能还要20分,接着你又付出20分之后你发现还得付出30分。

    但是这个时候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认知了,你觉得30分后面还会有40分、50分,你应该是做不好这一件事情了。

    这就是预见性思维。当下的否定会因为预期的失败从而被你修改成对未来的否定,因此你会更加感到焦虑。

    并且,预见性思维根据上面的迁移性思维还会被你扩散到各个领域,继续恶性循环。

    就拿考试来说。

    第一次,对于一场考试,你认为你准备多少考60分,失败了。

    第二次,你痛定思痛,开始上网搜东西,做计划,抓落实,然后又失败了。这个时候,你只对考试分数感到焦虑。

    这个时候你觉得你搜得不够全面,落实得也有问题,需要改进。这个时候,你焦虑的已经不只是考试分数了,包括你的计划和你的执行,也开始加入你焦虑的范围。

    第三次,你又更加充分地重复上述流程,可以预见的是你又失败了。

    这次你连自己都否定了。你认为自己就是成不了事,于是你不但对上述事件感到焦虑,你还会怀疑之前你做得没问题的事件究竟是真的没问题,还是只是在你看来没问题。

    自此,你开始陷入焦虑的死循环。

    你除了搜索各种各样的问题,你还会搜索如何应对焦虑。即使到最后你需要看心理医生或者是精神科医生,你还会焦虑如何跟他们说明你的情况确保他们不误判,要怎样做才会保证治疗效果,治疗焦虑会不会耽误你的学习和工作,或者是影响你的档案、人际关系等等。

    并且,每次焦虑都会给你造成持续性的压力,进一步造成你的神经衰弱,让你做事更容易出错,更容易否定自己,更焦虑。

    所以,你真的准备好直面自己了吗?

焦虑为什么难以解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