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屏概念相机佳能Ivy Rec的体验报告
前文讨论了无屏相机可能对拍摄体验造成的改变,而引起我思考这个的原因,主要来自与一位拍立得的狂热拥趸的讨论。
他认为,屏幕即打断拍摄心流状态的原罪,只有对于模特全然的投入拍摄,对于相机全然的人机合一,才可以拍摄出真正有“灵魂”的照片。
对于这种观点,我带着认同感,开始了对器材的实验。关注我的老粉都知道,我做过大量相机关闭屏幕的尝试,而Ivy Rec的概念设计,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强制性的无屏幕,钥匙扣设计,用钥匙扣作为取景器,物理按键切换拍摄模式,三防功能。
可以说,每一个点都直戳我心。
因此抱着强烈的想象购入了相机,全然不顾亚马逊和DPreview上清一色关于画质拉垮的差评。
而事实证明,我对相机画质的要求,可能比我想象的要高。
我的想象中,这款相机,作为一台“相机”,画质至少应该比我手里的17年产的iPhone X要强。
而事实是,标注的1000多万的像素的画质,拉垮的让我想起了通过的第一台手机——200万像素的诺基亚手机N95。(作为参考,可以理解为,画质差于osmo action/mavic air1)
由于这种几乎不可用的性能,这期节目就此流产。成为了某段时间直播节目的封面,一直有人问我,再次特地回答。(同样流产的节目有:美能达的卡片CCD相机,同样因为画质差到无法忍受,而无法做节目)
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如今的iPhone计算拍摄性能,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好,已经打败了小底无算法的传统卡片相机,也无怪乎许多手机厂商喊出了“打败相机”的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