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杜镇:走进福昌寺,寻访千佛铁塔

2022-07-25 09:55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在中国的佛塔之中,大多都是砖石垒砌,很少见到用铁铸造的塔。其实,从唐代开始,我国就有铁塔。目前,还有十三座古代的铁塔保存至今,其中最高的一座铁塔就位于咸阳的北杜镇,被称为“北杜铁塔”——

 

北杜镇位于咸阳五陵塬上,与众多的西汉帝陵相望,东边不远处就是唐顺陵。这里曾经山清水秀,周围胜迹如林,著名的诗人王勃、杜甫、陆游、范仲淹、苏轼等都来到此地游览,并且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如今,北杜镇紧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经归属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辖。 

据《咸阳县志》记载:公元1037年,有一位名叫杜公昌的高僧,云游至咸阳北塬上北莽山下,看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乃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好地方。于是,化缘建寺,取名为福昌寺。

 

大明万历年间,北杜村出了一名叫杜茂的宦官,感念前人建寺的功德,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福昌寺竟然没有一座佛塔!于是,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杜茂捐资修塔,五年之后,铁塔落成,从此以后,福昌寺的香火更加旺盛了。

 

铁塔第一层四角的立柱,被铸造成金刚力士的形像,顶天立地,威风凛凛。塔身每一层的外壁上,环绕铸造了多尊铁佛,其间还夹杂着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工艺超群,精巧绝伦,所以被称为“千佛塔”,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千佛塔公布为第一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它被简单地称为“铁塔”。但是,直到1981年10月1日,才在这里竖起一块文物保护单位碑,碑文中的“铁塔”二字,由段绍嘉先生书写。过去,它矗立在铁塔正前方,如今被搬到东侧的草坪上,旁边还有一只石羊陪伴着。

 

201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铁塔”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正式更名被“北杜铁塔”。在此之前,它还被称为“咸阳北杜镇铁塔”和“千佛铁塔”,一直没有固定的名称。

 

此塔的塔身为铁质,但是底座为青砖垒砌,南北两侧均有券形门洞,其中南侧的门洞上方镶嵌有一块铁质的匾额,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千佛塔”。旁边隐约可见铭文写道:“大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

 

如今,两侧的券门,平时不开放,只能透过栏杆看到里面的情况。中间有一个简陋的佛龛,内有两道楼梯盘旋而上,可以登至上方的平台,走进这座铁塔的内部。2007年国庆节之际,我第一次来到这里,铁塔四周被垃圾包围,一群孩子在门洞中,上上下下,嬉戏玩耍。

 

北杜铁塔为纯铁铸成,平面呈8边形,塔身共有9层,高达33米,边宽3米,每层有窗,一共24扇。当地民谣唱道:“八棱子,九层子,二十四个窟窿子,七十二个风铃子”。形象地描述了铁塔的外观,但是“七十二个风铃子”已经看不到了。 

过去,在铁塔每层的檐角顶端,都悬挂着一件精美的风铃,每层八个,一共九层,正好“七十二个风铃子”。据当地的老人讲,以前只要风吹过,风铃就随风而响,声音清脆,煞是好听。可惜,由于保护不当,塔上的风铃已经全部被偷了!

 

从北宋至今,经过多次战乱,福昌寺早已荡然无存,寺内原本有一尊明代的大铜佛,如今收藏在咸阳博物馆内,这里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铁塔。2013年,为了吸引四面八方的信众游客,在铁塔的东北侧,重新修建起多座大殿,并且安置释迦摩尼佛和十几尊佛像,累计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但是,新的毕竟是新的,无法复制曾经的辉煌……


北杜镇:走进福昌寺,寻访千佛铁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