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炫!这座自带“彩虹”的地铁站来了!

2022-09-28 10:02 作者:通行线  | 我要投稿


广州地铁8号线彩虹桥站于9月28日首班车开始正式开通初期运营,这座迟到了近两年的地铁车站因何未能与8号线北延段同步开通?在车站的设计、建设、装修上还有哪些值得说道的地方?又会给出行带来怎样的变化?通通带你一睹为快吧!


睽违两年 一朝梦圆

广州彩虹桥,位于荔湾区西华路与荔湾路交叉口,上跨驷马涌。彩虹桥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旧石桥始建于五代十国的南汉时期,由于当时驷马涌水面宽阔,桥的跨度较长,远望犹如彩虹横跨河面,故名彩虹桥。

古时候,彩虹桥所在的位置是广州城西出入的重要通道,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后来由于河道淤塞变窄,1930年修筑西华路时将桥体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历经道路拓宽、河涌改造,彩虹桥仿古重修,原貌萃饰,才有了如今这般模样。

而在这荔枝湾边流花湖畔驷马涌旁,一座名为“彩虹桥”的三线换乘地铁站已悄然成型,虽较8号线北延段开通已暌违两年,但它正与历史悠久的彩虹桥“深情凝望”。在就要开通运营的当下,彩虹桥站仿佛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传承着驷马涌、荔枝湾、流花湖的深厚文化底蕴,延续着不一样的“彩虹桥”时光……


排除万难 彩虹灿烂

其实彩虹桥站的8号线部分车站主体于2013年4月就早早围蔽开始施工了。按照常理,一般车站主体的土建工程耗时两到三年便可以完工,但直到2020年1月中旬,彩虹桥站8号线部分主体结构才宣告封顶,成为了8号线北延段最后一个封顶的车站。历时近7年才完成了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为何耗时如此之长?个中又有什么原因呢?

原来在彩虹桥站的施工过程中,车站规模、管线、地质、土方外运等多种因素给施工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车站规模巨大

作为8号线、11号线与13号线三线换乘的彩虹桥站,车站的建筑面积约8.6万平方米,相当于四个普通车站,属超大规模车站。如此大规模的车站,势必不能以一般车站的工期节点来审视这座超大规模车站的施工进度。


管线迁改众多

地处老城区的彩虹桥站,施工区域内涉及河涌及污水、自来水、高压电力、热力、燃气等各类市政管线,还有上千组通讯线路,影响范围广、改移周期长。尽管经过各方努力,但扫清这个影响车站主体基坑施工“拦路虎”,时间已来到了2017年3月份。


施工条件复杂

建设中的彩虹桥站(图:广州地铁)

彩虹桥站施工中需外运土石方26万立方米,但根据城市管理要求,车站土方外运有效作业时间仅2小时,在施工前期每天平均出土量不足300立方米,严重制约基坑开挖的施工进度。“屋漏偏逢连夜雨”,每年四到九月的雨季亦严重制约基坑开挖作业。

彩虹桥站虽然在施工上遭遇了众多困难,但在施工方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彩虹桥站终得以排除万难开通运营,在暌违近两年之后,我们也终见“彩虹灿烂”。


南越彩虹 不让姑苏

虽然彩虹桥站“姗姗来迟”,但它的颜值,绝对让你刮目相看。彩虹桥站采用特殊的“高站厅”方案,站厅层高达到10.4米,是一般地铁车站的2倍以上,形成了大体量的空间。

彩虹桥站车站装修充分挖掘所在区域驷马涌、荔枝湾、流花湖深厚文化底蕴,以“南越彩虹,不让姑苏”为设计主题,不仅满足了交通功能的基础需求,还与区域文化特征实现了呼应,提升了乘客与环境的交互体验与人文感受的需求。

彩虹桥站的变色灯带,随着列车一起变幻
车站天花板的设计也别出心裁,紧扣“彩虹”主题,装设曲线格栅和变色灯带,实现了灯光亮度和色调的可调节功能,开启的灯光如同“彩虹”般在天上流动。

车站天花板的设计也别出心裁,紧扣“彩虹”主题,装设曲线格栅和变色灯带,实现了灯光亮度和色调的可调节功能,开启的灯光如同“彩虹”般在天上流动。

车站墙面的主要设计思路也十分特别,以“城墙”为意象,将南汉时期的城西城墙元素引入到墙面设计中,选用了米黄色洞石材料,极具历史感及艺术感。灯光系统的加盟,模拟出不同的肌理效果,还原了彩虹桥作为南粤西关要塞的沧桑历史。车站的柱子亦别具匠心,18米柱距的V形柱让视野更加宽阔,空间层次更加丰富。

车站地面则采用了水波纹肌理的天然石材,以此与彩虹主题相呼应。彩虹桥站的整体设计,融合对天花、墙面、柱子以及地面空间的整体构想,以在地、解构、对话、融会的理念打造车站公共空间,营造出流动、富有韵律的车站空间环境,彩虹桥站也由此被打造成为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


颇具特色的“彩虹墙”
此外,利用彩色瓷砖、彩虹玻璃装点的车站A、C出入口地面,以及D出入口通道利用光线折射的原理,共同形成了一道道光彩夺目的“彩虹墙”。天、地、墙的“彩虹”元素设计,形成极具文化艺术特色的车站,让乘客的出行无时无刻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彩虹”华章。此外,利用彩色瓷砖、彩虹玻璃装点的车站A、C出入口地面,以及D出入口通道利用光线折射的原理,共同形成了一道道光彩夺目的“彩虹墙”。天、地、墙的“彩虹”元素设计,形成极具文化艺术特色的车站,让乘客的出行无时无刻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彩虹”华章。

此外,利用彩色瓷砖、彩虹玻璃装点的车站A、C出入口地面,以及D出入口通道利用光线折射的原理,共同形成了一道道光彩夺目的“彩虹墙”。天、地、墙的“彩虹”元素设计,形成极具文化艺术特色的车站,让乘客的出行无时无刻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彩虹”华章。

而在开通当天,彩虹桥站还设置了一个采用真花布景,增加3D全息投影,集合地铁LOGO、彩虹、鲜花元素的艺术景观打卡点,为车站增添清新和活力的同时,象征广州地铁绿色出行理念。有兴趣的小伙伴,记得去打卡哦。


融贯古今 便利出行

悠悠千年的文化底蕴,赋予彩虹桥站深厚的人文内涵;而前沿时尚的智能科技,则助力实现彩虹桥站优质便捷的出行体验。

参照广州地铁新建线路的标准,彩虹桥站设置了全新升级的智能客服中心,增加了高低台位设计,便于小朋友、轮椅乘客等群体使用。乘客可通过智能客服中心的智能化设备自助获得票卡处理、电子发票、语音问询、资讯查询等服务,通过智能客服中心“一站式”办理票卡查询、票卡更新、购买团体票、单程票退款、硬币兑零、开具电子发票等业务。此外,乘客还可以通过语音问询、屏幕点选等方式,与智能机器人“YOYO”进行互动,自助查询获取票价、线路、换乘、车站布局等出行信息,还可以通过屏幕上方的“人工求助”按钮,一键点击连线人工客服寻求帮助。

深厚人文内涵与智能科技的共同加持,融贯古今的同时,亦为乘客提供便利的出行体验。


彩虹璨绮 未来可期

不同色调下的彩虹桥站

彩虹桥站开通后,荔湾路、西华路一带以及彩虹街道的居民出行将更加便利,地铁8号线的运营服务也将更加完善。此外,通通还注意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设计:

8号线彩虹桥站采用了一岛两侧的站台形式,与公园前站的布置形式相近,以应对以后庞大的换乘客流。不过8号线车站位于东风路南侧,11号线、13号线车站位于东风路北侧,两者之间需要类似过街隧道一样的换乘通道联系。这个换乘通道已预留好,但暂时还被围挡挡住。

通通期盼着地铁8号线北延段最后一座还未投用的车站——西村站早日投入运营,期盼着在建地铁11号线与13号线早日开通,与彩虹桥站一同见证“彩虹璨绮,未来可期”!


文章作者

大西瓜


DF4_9242 | 配图

白云站在建Z36 | 配图

烤鸭菠萝包 | 编辑


通行线Toursline

大交通文化推广和传播品牌

授权/合作事宜欢迎联系contact@toursline.net


炫!这座自带“彩虹”的地铁站来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